佛弟子文库

提婆达多的造恶心行

证严法师  2013/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提婆达多的造恶心行

佛陀时代,提婆达多仰慕佛陀,而和七位王子一起皈依佛陀出家修行,但是当阿阇世太子拜他为师,接受太子的供养,他的初发心改变,野心就产生。

为夺权利 陷害佛陀

「我堂堂一位太子的师父,将来太子当了国王,我也当新佛的话,那将会多好啊!不过,这个理想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提婆达多想着。为达成自己的想法,于是提婆达多诱惑阿阇世太子说:「古代的人都比较长寿,可以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希望,而现在人的寿命比较短,你虽贵为太子,但要登上王位却不知要等到何时?说不定你还未当上国王时,生命就已经结束,不如赶快叫你的父王退位,让你早日登基,当一国之君。」

阿阇世太子觉得提婆达多说得很对,人生无常,不知自己是否真能等到父王驾崩后才登上王位,于是他就请求父王让位,但频婆娑罗王认为阿阇世还不具备一国之君的仁慈风范,要他再多学习、充实知识。阿阇世等不及到那个时候,干脆就用强硬的手段,将他的父王囚禁在监狱里,而自立登基,有了权势后,他就更加为所欲为。

提婆达多看到阿阇世已经实现他的希望,也期待佛陀能将位子让给他,让他领导僧众。因而起了杀害佛陀的心,他唆使阿阇世派兵埋伏在佛陀必经之路,等佛陀一到,就将佛陀包围起来。佛陀只是静静地站着,并用慈祥的目光注视每个人,接触到佛陀慈祥眼神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放下屠刀,佛陀并为他们说法,有人受到感化而归服于佛陀的座下。

第二次,佛陀经过灵鹫山时,提婆达多躲在山顶上,将一个大石头推落下来,打算压死佛陀。当巨石从山坡上滚下来时,佛陀的弟子们看到这种险境,都纷纷围过来保护佛陀,但巨石卡在半山腰,掉落的碎片伤到佛陀的脚趾头,而佛陀依然自在、如如不动,脸上仍旧挂着慈祥的笑容,并告诉弟子们:「这只是一点小事,不算什么、不要怕。」

提婆达多见伤害佛陀的计划仍然没有成功,于是又买通饲养大象的人,他得知佛陀托钵的路线后,就预先安排饲象者用酒将十几只大象灌醉,喝醉酒的大象就好像发狂一样,象鼻往上翘起,向佛陀托钵的方向狂奔而去。众人看见怒吼狂奔的大象,朝佛陀直冲而来,都很担心佛陀的安危,但不可思议地大象狂奔到佛陀面前时却都停下来,乖乖站着,并将身躯慢慢地跪伏下来,佛陀仍不慌不忙、自在地微笑着,轻轻抚摸着每只大象的头。

观照身心 透彻真理

提婆达多几次伤害佛陀的作法,说明心念的无常。最初,提婆达多也是很敬仰佛陀,守分守己地在僧团中修行,但阿阇世王子的皈依让他升起野心,从此想尽办法要伤害佛陀,以代替佛陀带领僧众,这种心思的运作就是「行」蕴。

提婆达多所想到的未来名声、地位、权势,都是无形中很微细的心思考虑,也是种内心的计划。而佛陀也有内心的计划,总是想着天下众生,计划如何教育人群、净化人心,才能使普天下的众生安然无恙。

同样的心思运作,却有着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时时用心于我们的观念、思想和行动。凡事皆需谨慎注意,若心念一不小心有偏差,那么行动就容易产生错误,学佛莫非是要学习透彻、了解真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众生恶业感召地狱境界

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汝家道颇...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思惟罪业后要做的三件事情

思惟罪业之后,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 特生厌贱: 对于...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禅者的伟大之处

石巩慧藏禅师有一次正在厨房作务,马祖道一看到时就问...

变成富人又能怎样呢

每天,渔人都要驾着自己的小船,到湖里捕鱼。他的经验...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

恶语之害

佛陀在袛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

【佛教词典】天人师

【天人师】 p0370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天人师者:由...

【佛教词典】性色

(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

亲人之间不欠四种账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

大安法师:念阿弥陀佛一切魔不得其便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

圣严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

持诵《普门品》的不可思议感应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