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最新更新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答: 信就是你真地相...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意...

如何断食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消化饮食输送饮食而忙碌...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

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

又见龙神 , 阿修罗等 , 数如恒沙 , 恭敬合掌 , 自见其身 , 而...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有困难了。末法时代,这...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示众生悟入佛知见。修行...

【佛学漫画】无量寿

说到极乐净土,很多人的理解是非常粗浅的,他们会说:极乐世界跟天堂是一样的...

【佛学漫画】缘起性空·从一支笔说起

缘起性空·从一支笔说起...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心的方法

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淫。何必设不净等观,作...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宗门教下靠自力修行,著...

你没有这么一点铁心肠,在这个世间还能出得去吗

铁围山外莲华国,这个莲华国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充满着莲华。他不是三界里面...

比丘闻花香遭呵斥——香欲的过患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

临命终的心有三种状态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终一关在我们生命当中是...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受戒并不表示成佛。我们可能刚开始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

不应把生灭流动的心识,当做常一主宰的我

这个无我观蕅益大师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
更多最新文章
佛教经文课诵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
更多佛经  注音版经文
随机推荐文章

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什么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知足,也不是...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凡是人都有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世界...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

证严法师:没有分别的爱

凡夫心有如野马、猿猴,因为没有任何依靠、目标,所以容易有妄想杂念;有了妄...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无论是事忏...

不要被六根骗进了六道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时即便是在梦中,也要...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问: 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大安法师答: 鬼...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得人身、感天福...

【荐】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极乐义 在这个宇宙中...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学佛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明明是苦事,他却认为是乐

身一定要受,一天饮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得舒服了,享受了,那个...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们看下面一段,我们要思...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

宣化上人:他非即是我非

无论哪一位,来到万佛圣城,一定要谨言慎行,把好名好利的心收拾起来。不要目...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善降之百...

【荐】淫欲之害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现在新打的附录四,《...

寒冷的冬天来了,请给鸟儿一把米

冬天给鸟类施食与放生一样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物的。城市中我们常见的...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育之恩,以神通力从祇洹...

妙莲老和尚《福慧双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就是在座的游居士。目前...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

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观音菩萨的法门,从显教来说,《心经》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问: 念佛法门,南传佛教比较少用,想请问上人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固,可以,三个如果,因...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舍这一个字是很难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么东西,我们还是很难舍的。对这个...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太...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我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净名...

宣化上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你想要成佛,先要断无明。这无明也就是生出见、思的烦恼。想要断这个见、思的...

孝顺父母不能等

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自己没能好好读书抱憾,...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

用感恩的心对待当下的生活

《菜根谭》有这样一段话: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

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引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说: 「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但是现实之中,却...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 明随缘不变之体。 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来自于...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一旦缺乏...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这个问题。我们在生活...

入禅之门第三讲: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时...

如何度化家人

问: 如何度化家人? 慧律法师答: 从你的行为做起: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

生命可以透过努力,作很大的改变

「忍辱」跟「精进」,它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们两个对功德有保护跟增...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弘一...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人有舒服、愉快、芬芳的...

宣化上人:修行要忍耐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时候,经过三大阿僧祗(无量数)劫,才成正觉。...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果报。是三善本所引等流...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过的痴狂地步...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十宗,甚至数宗数派,大...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我们讲过,在造业的当...

宣化上人:念佛如同打电话

念念真诚念念通 默默感应默默中 直至山穷水尽处 逍遥法界任西东 刚才所说...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所证得的法身是一个法身...

聪明的女人不做婚外情人

男人有了情人后,其身体状态和精神状况由内而外会突飞猛进,不仅让男人的信心...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支持生命?他说:因为看...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

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之字函《消灾吉祥经》,...

宏海法师佛教祖庭朝圣参访之行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 阿弥陀佛! 那我们现在在华严宗的祖庭华严寺,可能学习佛...

圣严法师《使得十二时》

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汝被十二时辰转,老僧使得...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无所不住?生其心是生...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养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对人都很爱护、关怀,因此赢...

佛度六师现神通

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其他外道的嫉妒。一日,...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

念念不被骄诳染

各位善知识,禅宗一法是心地法门,不可离开心地以外用功,所以六祖坛经云:心...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信根产生信力,信力...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方众生,听闻到这个法门...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有一子,年约十二、三岁...

拒绝血池的哀鸣

26岁那年,我断绝了肉食。 本人专业动物学,可对这三个字还真是心怀惭愧。...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是大乘圆顿之...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亲人所讲的一句话,因...

为别人留一条路

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常的大沙漠。沙漠中行路...

【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发道念。他今生通过学习...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人之所以下地狱,做饿鬼,转畜生,不外乎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支配...

五欲中哪一事为最妙

往昔,佛陀游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毗沙王、优填王、恶生王、...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修什么法门。在我印象中...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

破了八关斋戒该怎么办

问: 持八关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缘破戒了,又没有师父好发露忏悔,我该...

我们在吃掉世界

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的人张开着鲜红的大嘴,...

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

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树下证道后,即以妙观...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都平...

吃素到底有没有营养

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觉得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少,长期食用容易导...

一朵可以辨别是人还是鬼的红花

如满禅师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为朋友诵经超度。一年之后,他前往扬州的途...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因是推之。岂惟驷马拱...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保持不变。赫拉克利特说...

要从当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刻把握当下。有些人说:...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前一念之心和西方净土相...

最可怕的捕风捉影

是非朝朝有,没有现在多!现在社会上的谣言是非,各种传说,众说纷纭。一些捕...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

人生怎样活才有意义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你...

星云大师《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本来是写顿悟...

家里出事,你要给他回向

大乘经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学的经论,都要你好好地保护你这个心。 怎么样保...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

忍辱法门有五种

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抗,只好坚强起来,把它...

锵锵三人行之肉食还是素食

吃鱼比吃肉安全吗? 窦文涛: 《锵锵三人行》,广美,今天给你介绍一位你们...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迷,失智慧种;食众生肉...

做早晚课的用意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不过早晚课诵所代表的意...
更多随机推荐
佛教词典

【词典】六道能化菩萨

(杂名)谓地藏菩萨也。...

【词典】厌坏对治

【厌坏对治】 p1276 杂集论九卷十三页云:厌坏对治...

【词典】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

【词典】一向净依止住食

【一向净依止住食】 p0011   世亲释十卷三页云:...

【词典】八句义

为禅宗之根本眼目,乃适切表现禅宗玄义之八句。八句即:正...

【词典】摩伽陀

(地名)Magadha,新曰摩竭陀。旧曰摩伽陀。中印度...

【词典】果唇

(杂名)佛唇如频婆果之赤好也。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唇色...

【词典】胎生

【胎生】 p0884   如四生中说。   二解 俱舍...

【词典】文殊三昧

发得无相妙慧之三昧。为文殊菩萨及其眷属所住之三昧。大日...

【词典】寺门传记补录

凡二十卷。日本庆恩院志晃撰。内容记述日本三井园城寺(又...

【词典】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经名)一卷,唐阿质达霰译。为秽迹金刚之印法。载符四十...

【词典】大妄语戒开缘

子题:疾疾说、屏处说、错说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不...

【词典】注荼半托迦

(罗汉)Cū?apanthaka,十六罗汉中第十六尊者...

【词典】心法

【心法】 p0348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心法云何?谓...

【词典】屙屎送尿

禅林用语。如厕大便谓屙屎,小便谓送尿。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更多佛教词典
佛法入门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你信了佛之后,你的父母...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如果众生由于你的回...

【荐】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

如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如来有十种力量,具足十种力。 (一)处非处智力: 他知道一切事物哪个是合...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

十法界

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

佛像不是偶像

佛像,即佛陀造像,为住持三宝之一,象征佛宝。关于佛像起源,据《增一阿含经...

佛学常见辞汇(十九画-卅三画)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教人行善叫做劝,制...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

星云大师《怎样做一个佛教徒》

第一篇 皈依三宝 壹前言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

「比丘」有三种含义

比丘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乞士,乞食来滋养这个色身,乞法来长养他的慧命;一...

金明法师:学佛的好处

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

在家居士应具足的五个条件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

佛像的缘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说一说,我们供养佛...

星云大师《善因善缘》

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识,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准...
更多佛法入门文章
佛学问答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是净土宗的一种修持方...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确实,在寺院现在作...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

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净慧法师答...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单调呢

问: 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助念以念佛为主,我们...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什么人、胡言乱语、大...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观照自己,发现自己起...

宣化上人: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感应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我持《楞严咒》怎么没有...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了,却被北京妇产医生诊...

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

问: 我半生辛苦奋斗,为家人谋得一栖身之处,本该高兴才对,可是心里总有疑...

【荐】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现在外面社会上,有第三者的现象很多,遇到应该怎么处理? 传...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周安士答: 可在一旁...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往生是万修万人去。请问...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情的本质是什么呢?此外...
更多佛学问答文章
念佛法门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方法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当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要的因;那怎么执持名号...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

慧律法师《1998年佛七圆满开示》

情爱纠葛,苦多乐少 我们这几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知道外面发生了很多事,...

宣化上人:恳切至诚念佛

娑婆世界的人,都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地狱的众生,欢喜苦恼,不欢喜快乐;...

持名念佛功德殊胜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号的,一定是精进办道的...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净土法门 二、惟念自...

传喜法师:用念佛来控制情绪

我们念佛形成一个功夫,能让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早晚课,早上要发菩...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还有观...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这句话,我们在家居士怎样做才是净念相继...

【荐】11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是中国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论显密,几乎都在阐扬阿弥陀佛的净...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本来是佛,只因迷惘,...

印光大师:念佛实修法要

一、选择称名 1. 禅宗 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 禅...
更多念佛文章
改命·因果·福报·财富

火灾、水灾、地震、海啸的因果

这一次的灾难,我们就不禁要问,地震到底是什么因果?海啸是什么因果?为什么...

星云大师《慈悲是福》

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 只要我们慈悲待物,爱护珍惜,花...

佛说吃肉的果报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第八》: 大慧。菩萨摩诃萨。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心若富有必将...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

农妇麻三的惨淡人生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她无儿无女,老伴也去世了,独自住在侄儿...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你们可曾见过以屠牛为...

【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十岁,却忽然夭折,对此...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缘。懈怠少智,忘失正...

【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么愿意做义工呢?为什么...

真诚供养,受福无量

佛陀在世时,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银珍宝不可称数。一天,佛与阿难尊者...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

修福犹如炒股,看你往哪里投

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有关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善事!而善...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是遇到顺境的时候,正好...

富商的快乐秘方

功利思想弥漫的社会,一切都在向钱看。人们往往以收入多寡、职位高低来衡量人...
爱情·婚姻·家庭

夫妻之间多留一些空间

王辉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阿梅相爱,两人感情很好。毕业时却因为一些误会,两人...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只脚,甚至是无数的脚,而人只有两只脚,你愈追,它跑得愈快 台湾人...

婚外恋产生的究其根源

受西方性自由思潮的影响,包二奶、养情人、纳妾等有损一夫一妻制的现象仍然存...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妈是菩萨,把我们照顾得...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在古代是太子的老师,属...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过得甜蜜极了。年轻人逢...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既然我不能得到你,...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意在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下...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佛者觉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觉悟。 觉悟表现在诸恶...

【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我们最难抛舍,也让我们...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家人嫌我是个女儿,二十...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但如果遭到家人或亲属反...

星云大师《婚外情》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尤其婚外情,造成多少家...

素食婚宴渐成时尚新潮流

周末要去参加朋友的婚宴。2011年,如果你周末想请人吃饭,听到最多的,可...
人生·生活·逆境·看破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他拉扯大的。 小和尚很...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暂时释...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开始不期...

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业缘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受业力所牵引,有种种的因缘,最重的因缘就是为生...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消沉的人生观

问: 许多上班族因每日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象就这样过去,而借着唱卡...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不到。你怎么样无灾无害...

湛空法师人生感悟

1、没人知道,下一刻自己到底身在天堂还在位于地狱,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却一辈子也学不会,所以...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对兄弟,从小一起...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断叩问这个生命大题,且...

【荐】追求外在的物质,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当初我学佛的一个因缘就是,觉得这个人没意思,特别是看到那些隔壁邻居啊,这...

嗔是在你心中活动,伤害的正是你自己

当然这是一个有相的观察,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无相的观察,思维无常无我的道理...

如何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丰子恺有次画了一幅《牵羊》,画一个人用两根绳子各牵一只羊。有人看了,说其...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人活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