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2020/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人民生活富饶,物产丰沛,五谷丰收,生活所需不虞匮乏,但人们却纵情放逸、不守法令,自以为是,彼此间不懂得相互尊重。世尊悲悯人们的愚痴与迷惑,以种种方便、譬喻教导弟子,引导大众,令得法味。

世尊结集大众,并对比丘们说:“我为大众作个譬喻,智者能透过譬喻了解义理。譬如有一区域,东西南北四方都充满了水,在这水域中有一只寿命长达无量劫的盲鳖;水面上漂浮着一块不大的木板,木板上有一孔,被风吹动四处漂流。

盲鳖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当它在东方浮出水面时,板子却被风吹到南方,比丘们,你们觉得这只盲鳖能从木板上的孔探头而出吗?”比丘们回答:“世尊,没办法!”

世尊又问:“又经过一百年,盲鳖在南方处再度浮出水面抬头向上,这时板子已被吹向西方。比丘们,那只盲鳖能穿过那个孔吗?”比丘们回答:“世尊,还是没办法。”世尊再问:“如此情况,不断重复发生在水域四方,比丘们,这只盲鳖有机会抬头穿过木板上的孔洞吗?”比丘们皆回答:“没有机会,世尊!”

此时,诸比丘请示世尊:“世尊,这只盲鳖要遇到浮木,再由浮木的孔洞探头而出是如此困难,它永远都没有机会了吗?”世尊告诉大众:“虽然很难相遇,但还是有机会的!相比之下,投生到畜生道,从畜生道要再得人身,那就更加困难了。比丘们,由此可知,人身难得;并且虽得为人,跟古人相比,现在人命短促,不如古人寿命无量。

过去毗婆尸世尊、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时,人寿八万岁;毗婆尸世尊入涅槃后,有佛出世,名式弃如来(尸弃佛),十号具足,具备众德,其时人寿七万岁;式弃佛入灭后,毗舍浮如来,十号具足,具备众德,出现于世,当时人寿六万岁;毗舍浮佛入灭后,迦鸠留如来(拘留孙佛)出现于世,此时人寿五万岁;迦鸠留佛入灭后,迦那迦牟尼如来(拘那含牟尼佛)出现于世,人寿四万岁;迦那迦牟尼佛入灭后,迦叶如来出现于世,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入灭后,人寿递减,到现在,我释迦文如来出现于世,人寿仅有百岁。

比丘们当知,生逢此时的人,寿命能超过百岁者甚少,能至百岁者亦甚少。古人积累德行,不但所行具备种种善法,也没有疾病、严重传染疫病等浊气,寿命无量;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只有三种疾患:一是有所求,二是饥渴,三是衰老。

比丘们,现在世间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浊炽然鼎盛,不但人寿极短,色身因四大不调所产生的种种疾病所缠困。

比丘们,生命如此脆弱,不能长久,有谁还会贪爱、欣慕呢?只有无知的凡夫,才会希望生于三界之中啊!”当时,听到佛陀开示的人们,皆发起清净愿心,得不退转。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二·无常品之二》

省思:

《达磨二入四行观》云:“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世人迷于真理,以无常为有常、以苦为乐、追逐五欲之乐,造种种不善业,故流转于三界之中无有出期。

人身难得,难如盲鳖值遇浮木;虽得人身,但处于五浊恶世,无常之火烧诸世间,老病死苦常相随逐,岂有安稳之时?因此当把握今生已得人身,听闻佛法,以正知见破除烦恼,精进用功,契悟不生不灭菩提心,方能离苦得乐,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

有三种事可招致社会上对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凡做不到的事,决不肯说

汝书说得很热闹好听,急宜自抑。凡做不到的事,决不肯...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以恶言骂詈,比丘堕为水牛

佛陀在骄萨罗国境内,带领着比丘们,将前往勒那树下。...

目连尊者度化五百饿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

【佛教词典】阿鞞

(术语)名位。阿鞞跋致之略。玄应音义三曰:阿鞞,此...

【佛教词典】极乐报化

(术语)弥陀之极乐国土,为报土、为化土,诸宗各有异...

让心定下来

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

【佛学漫画】马鸣菩萨

我们今天还能遇到佛法,这全赖过去的大善知识,他们乘...

珍珠的精神

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摊子上摆...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顺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

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

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