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心定下来

2012/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六尘时,难免会起心动念,但起的是烦恼心、动的是烦恼念,导致空虚、妄想、颠倒,迷失了本具的清净心。“攀缘”是一切烦恼之根源,烦恼亦出自于“痴”;有这分痴迷的心,贪、嗔、慢、疑等烦恼就会跟著生起而无法作主,自然就无法成就事业、家庭及道业。

修行可以让心定下来,保持清楚明白,不分别、不执著,诚如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所开示:“假使我们把烦恼化掉,执著破除,那么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般,纹风不动,像一面镜子一样,不落一点尘垢,烦恼化掉以后,心就定下来。”心定,专注力相对提升,应付繁忙的事情就会有条不紊,作决策时也不容易出错,做起事来相对事半功倍。

“佛者,觉也。”学佛,即是学习佛陀清净的身口意。如能从言行中反观自照,藉由持守戒律,以摄诸根,散乱之心即能消止,终能净心、明心,回复本具的清净心。所以,修行除了要有戒、有定,更要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检讨反省,心与境都能鉴别,看任何事情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不会被外境所转;做事自然事半功倍,修行亦能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生中为长者子,正值燃灯佛住世,听闻...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疗心的药方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 温柔半两、道理三分、 信行...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

星云大师《谈心的秘密》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很荣幸能够来到佛学研究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

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

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心、肝、脾、肺、肾逐个说

一 君主之官:心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

【佛教词典】六种别欲

【六种别欲】 p0299 瑜伽十八卷九页云:谓略说有六种别...

【佛教词典】阿那律经

(经名)佛说阿那律八念经,一卷,后汉支曜译。即中阿...

为什么要提倡念《地藏经》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佛像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吗

问: 请法师开示一下,如果买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请法师...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百善孝为先 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

四众道场药言

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

诸葛亮给子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讲讲什么呢?了生死。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