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灵的佛堂

2013/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到县城,然后乘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子才到了寺院的山脚下,为显示心诚,婆婆硬是环著山路一直走上去,其间不论见到小寺庙还是小尼庵,都虔诚地拜一拜菩萨,烧香、叩头,然后以孱弱的声音向菩萨祈愿。

我跟在婆婆身后,默默地看著她的举动,心中没有丝毫的取笑和埋怨,因为我知道婆婆在年轻时曾经一度要出家,后来经不住丈夫苦苦哀求,又念及几个儿女尚未成人,需要照顾才放弃。所以对婆婆来说,寺院生活一直是她的向往和梦想。

到了山上,见到大和尚,婆婆很是高兴,说算起来总有十几年没见面了,有几回得病了还想著可能再也见不著了呢。大和尚也很高兴地请婆婆喝茶,然后他们聊起了十几年前山寺的旧貌以及建寺的种种不易,说到艰辛处,两位老人唏嘘不已。

我在斋饭前的空当,到寺院各处走了走,看了看。也许是我经历不多吧,眼前这座位名不见传的寺庙,感觉竟是非常恢宏。几株百年老树伸展著繁茂的枝叶,将浓荫覆盖在庙宇的黄墙红瓦上,纵然是夏日骄阳当空,却让人心生清凉,丝毫也感觉不到暑热侵袭。

斋饭后,婆婆不肯在客房休息,说要去念佛堂作功课,这下我才知道原来婆婆竟会诵《弥陀经》。念佛堂不大,供著阿弥陀佛的塑像,里面几张禅凳,婆婆上香之后,就坐在蒲团上,专心地跟其他的人一起念起佛来,倒是我显得有些突兀地一个人在那里站著。

便又记起去年我去苏州明月寺的时候,因为饭前曾听知客师父提及坐禅的事情,很感兴趣,总不免想要观望一番,于是就央著知客师父允我进禅堂。那座禅堂比这念佛堂要大一些,里面的僧人也有二十来个,我去的时候,原本以为坐禅只是安静地坐著,没想到见到的场景却是二十来个僧人,正在禅堂内跑香,问了知客师父才知道:这静中有动的跑香也是让僧人开悟的一种方式。

第二天,随着婆婆告别大和尚之后,我们沿着下山的路慢慢地走著,走到一处观音庙前,婆婆又站下,去到门内烧香。等婆婆出来,我忍不住地说:“烧香要跑这么远,这么不容易,为什么不请一尊佛像回去供呢?我们可以给您建一座小一点的佛堂。”

婆婆摇头说:“不用,佛堂其实早就有了。”

我惊奇地问:“佛堂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

婆婆微微一笑,指著自己的心说:“在这里,已经盖了好多年了,我每天都在里面念佛诵经。”

那一刻,我内心非常震动!大字不识一个的婆婆,居然说出这么富有哲理的话来!

这个世间还有比心灵的佛堂更庄严、更真实、更美丽的吗?很多时候,我们苦苦寻觅,痴痴等待,甚至望眼欲穿,渴望那个万能的佛来帮我们拔除一切苦难,解救我们脱离苦海。还有许多人常常千里迢迢,风尘满身地赶往一个道场去朝拜心中的佛,以显示其无比虔诚的心意;还有许多人,以檀木、云石等贵重的材料,建筑一座座无比华丽宏伟的佛堂,用以敬佛、念佛、拜佛,但是有谁想到要给自己的心灵盖一座佛堂呢?有谁想到尘世的安宁需要先从心灵的安宁做起呢?

其实我们伟大的佛,早就以他那无比的智慧告诉我们:“一切外在的索求,最终还是要平息在内心的无所求上,所有的喧嚣浮华最终都会归于生活的平凡淡泊之中。”一个人唯有心灵有了觉知,智慧才会升起,才能在观照中发现光明的所在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

现在很多都市人,因为由于生活紧张的关系,非常的烦躁...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心若无尘

心若无尘,人的气质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蕴涵着高...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宁愿做傻瓜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胎儿羊水少胎位不正,诚念观音平安顺产

爱人怀孕六个多月时,做B超发现胎儿羊水少,且胎位较低...

夜夜好眠

北风飒飒,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树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同学聚会聚的是什么

莫言不打算参加这次的同学聚会了。 刚毕业那会,莫言...

【佛教词典】九上缘惑

九种缘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

【佛教词典】离生性

(术语)出离生死之正性也。即圣者之正性。俱舍论所谓...

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话的两头传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

什么是贩卖佛法

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晚餐与疾病的不解之缘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

佛教的生命观

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我们的业障消除了吗

很多人似乎比较喜欢形式,比如诵经要讲数目,佛号也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