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若无尘

2011/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若无尘,人的气质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蕴涵着高贵。

心若无尘,便会远离颠倒梦想,远离患得患失的中伤。

心若无尘,你观到的是照向心灵的明月,聆听到的是石上流动的清泉。

心若无尘,你会襟怀坦荡,觉知于当下。

心若无尘,你会从容自若,自然,悠然之中,也可见你的气度,你的风彩梵行。

心若无尘,你能带着喜悦的心情,活出了独特而真实的自我:如一潭幽雅的湖水,如一片流翠的绿洲,似一座无烟的深山,似一地皎洁的月光。

心若无尘,心中便有惊世骇俗的风景,便是一个至纯至美的世界。

于是,你从生命中享受到生活充实、富足、愉悦,你从中读到了美丽、感恩、光明。

人心犹如池面净澄无染,光滑明镜,池旁池中,木石花草,千姿百态,并无杂乱;岸畔翠柏,苍虬挺拔,给人以志向之美;堤上老木悬爪,盘根错节,给人以古朴之觉;池中山花含笑,显示出生机之美;池间野果缤纷,丰富充实之美,这一切景色就是人生生涯之中的心识之尘,心是镜中水月,尘浪中之花。

心若无尘,原本这一切不过是自然绝美,尘相真如。

人总是这样,为什么非要等到再重来一次?为什么现在不好好的把握当下?为什么要等到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

原来这一切都是心尘的习气所染;于是,人往往就是这个样子,拥有的时候感觉不到幸福,也感觉不到自己身边的美丽景色。人们更多的是把身边的一切看做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们习惯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习惯了所交的人与物,习惯了身边的草与木,也更习惯了这个世界。

等心尘的习气积累厚实的时侯,才知道了失去的总是所得珍贵的明净:无尘无染之心。

人生美丽也短暂。珍惜每一次相遇,珍惜每一次重逢,珍惜每一次缘分,珍惜每一次真感受,不要等到人近黄昏,留下许多悔恨与遗憾。上天根本不会给我们重来一次的机会,人生的课程总是单程车票,每个站点都是那样吸引人,等到更换了一个新环境,一切新鲜、异样,又是那样吸引人,人们总是在这种观念中交替着自己的感觉,只有失去了才能真正体会到,尽管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渺小琐碎。

但是,切莫忘了:曾经,我们是一个洁净无尘,心如明镜的赤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圣严法师《何谓解脱》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

心灵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道无可修,法无可问,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禅堂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观心,能观心即是上定,若不...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何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纯熟的时候,你嘴上在吃饭,...

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

净土宗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也不是佛菩萨赐...

比比谁更有「道」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佛教词典】子院

日本佛教用语。在日本,大寺院中之小院,称为子院。又...

【佛教词典】三摩泗多

【三摩泗多】 梵语 samahita,意译等引、胜定,指由定...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两只流浪狗的遭遇

一只流浪狗因为偷吃了一户人家厨房里的食物,所以被这...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在逆境挫折中磨练成长

轮回之路绝非坦途,我们会遇上顺境,也会遇上逆境,要...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

念《药师经》专门对治九种横死

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横死,不该死死了、意外发生的,这里...

上报四重恩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