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大安法师  2012/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天三万声,按一天的念佛速度,三万声需六小时。但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在持名的浅深。弟子理解“持名之浅深”是指信愿的浅深,不是指持名的多少。应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蕅益大师这个话是非常正确的。能不能往生就看有不有信愿。为什么呢?由于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大愿早已成就,如果以我们的信愿一感通到,弥陀的愿力就在我们身上体现,我们就能往生。这里不在念佛的功夫。但是念佛的功夫,在信愿感通之后仍然有作用。你想增上往生的品位,你念佛的功夫念得深,你品位就会高。你念得浅,品位就会低。这里面主要是指持名的功夫,但这个持名的功夫里面当然也包括信愿的深浅。为什么?我们常常说执持这个名号要有一个心态,是要以信愿来庄严的。这个信愿就等于发菩提心,以菩提心去念佛,这个佛号感通佛愿力的力量就更大。就好像面对浩瀚的大海,你要舀海水,你拿的是一个很大的容器,一舀就能舀很多水一样。这是广大之心。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建立信愿之后,还是要谈功夫。这里不能偏废,信、愿、行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而且三者会形成良性互动。

由此,我们凡夫众生实实在在用功夫,还是要用笨拙的方式——计数为好。蕅益大师自己就是提倡计数的,他在一个开示说:我们计数,每天或三万,或五万,或七万,或十万。古人他修行真的是为生死心切,是动真格的,不是来作秀的。三万是蕅益大师提倡的底线,本人鉴于现代忙碌的社会——大家工作很繁忙,我都不敢提三万底线。最后提了个一万的底线,至少念一万。但对于出家众和退休的人,可能我会提的多一点:三万。如果没有什么事,多多益善,多念为好。三万声只要六小时,试问,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六小时只占到了四分之一,如果你真是生死心切的话,你说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作轮回之业,四分之一的时间作点出离之道都不能保证的话,你怎么能够证明你是深信切愿呢?所以大家还是要从计数念佛下手。你有没有信愿,我们没有办法去评判,因为信愿是一个很形而上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能够一天念上三万、五万、七万,尽形寿你都能坚持,这就证明了你有信愿。如果你没有信愿,你不可能念这么多,也不可能不间断的去念。所以理上的东西要靠事相上的东西来表达,理事要双备,理事要圆融。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在计数念佛上不要放弃。

不要又去讲大话了,我就常常听到一些居士,包括出家众讲大话,“哎呀,我念佛,不念自念,念而无念”。你能达到这个水平吗?祖师都在给我们表示每天掐珠,“不谈玄,不说妙,数珠一串真风调”。宗赜禅师建立莲池胜会也是让大家划十字,念了一万划一横,念一万划一竖。都得要计数。而且最好有一个功课册,我们东林寺做了一个小册子叫《东林莲社功课册》,这就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护照。你把那一册念完,就是一亿四千四百万声佛号。那你拿着这一本——而且不止一本,你说你多么放心,我念了若干亿的佛号。“十声、一声都能往生,我念了多少亿”,你多么安心、稳贴地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品位就会增上。你念上十亿比只念十万的人那品位肯定要增上,没有问题。希望大家在这里用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

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问: 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

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问: 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问: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答: 不论...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

【推荐】如何将往生渗透到梦中最深层的心意识

问: 我要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夫...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

【佛教词典】父母于子作四种缘

【父母于子作四种缘】 p0392 瑜伽二卷四页云:又诸有情...

【佛教词典】垢

(术语)妄惑垢心性,故名垢。烦恼之异名。俱舍论二曰...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普天之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学

佛教并不主张算命,更不主张以算命谋生(占相吉凶,仰...

越努力就越幸运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他会思考的越多。越是优秀越是努力...

圣严法师《大与小》

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红灯,车停下来...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

冬季12种暖身食材

天气开始变冷,很多人都会有一些寒症,所以我们要多吃...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