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净界法师  2023/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辩论,很多的佛教徒也提倡。事实上应该这样讲:菩萨有二种:一者“悲增上”;一者“智增上”。

(一)大悲心重的菩萨,他当然不愿意到净土去,他不忍众生苦,愿意生生世世陪众生流转,所以他会提出器官捐赠的说法,他认为:“这个器官我不需要,就捐给真正需要的人。”这是功德,值得我们赞叹。

(二)智增上菩萨的立场是认为“我的器官捐给这个人,他也不见得能够灭恶生善,去做善事;我临终的时候不被搬动,可以成就正念往生净土,等成就法身菩萨再回入娑婆,度化更多的众生。”

其实,这二种说法都对,我们不是在说谁对谁错的问题。

大乘佛法的菩提心,有“上求佛道”,有“下化众生”,在实践上,除了佛陀之外,菩萨是有所偏重的。“智增上的菩萨”会先偏重“上求佛道”,然后再下化众生,他修学的次第是:先成就圣道、成就无量的三昧方便,再广度众生,成就般若波罗蜜。“悲增上的菩萨”在实践菩提心的时候,是先“下化众生”,再上求佛道。

生命是你自己抉择的,你决定怎么做,就怎么做下去,要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悲增上的菩萨,他会鼓励大家去器官捐赠,我们也表示随喜赞叹。不过你要他签下切结书的时候,应该要说明这个地方所带来的后果,“所谓的器官捐赠,不是死亡后才捐赠,是这个人还没有死亡就要切割了。”因为人死了几分钟之后,血块完全凝结,器官就不能用于移植了。你要让对方了解真实情况,不能掩盖事实,把事情美化;不要等到临命终时,他后悔了,不能动了,也不能讲话了,这样对他不公平。

我们今天想要劝人家器官捐赠,是他心甘情愿的,那没话讲,他能够依大悲心器官捐赠,他照样可以往生善处,乃至往生净土,因为他能够承当。但是应该把实情告诉对方——这种状况,真的是你要的吗?我们有义务把整个状况让对方了解,让他自己做正确地判断。

但是,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就不是非常提倡器官捐赠,因为印光大师讲:“切戒搬动哭泣”,连搬动都不可以,何况是切割。我们也不能讲修净土的人没有大悲心,不能这样子讲,因为他的着眼点是先成就圣道,再来广度众生,这是他的思考方法,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抉择,本来就应该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

关闭恶趣门踏上菩提路

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因为观察到众生有...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

敦煌风格连环画《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心灵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

【佛教词典】烦恼断有多种

【烦恼断有多种】 p1194 瑜伽五十九卷七页云:复次诸烦...

【佛教词典】阿梨耶识

【阿梨耶识】 即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唯识宗是妄识、无...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无生、杀贼、应供。这以下会说明。...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

戒邪淫十三法

时代变迁迅速,以往农业时代的色 情场所,仅限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