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2016/05/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二、《杂阿含经·卷三十二》

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

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华不著水。

三、《撰集百缘经·卷四》: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能离恩爱者,永断无怖畏。

四、《四十二章经》: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四、《出曜经·卷四》:

爱者众病之首,犹如城郭,聚集人民凭地自怙,云何爱众病之首?如佛所说,泥犁受苦,其数无量,皆由爱所造。凡在地狱受诸苦恼,皆由爱病。诸杀生者,亦由爱致。不与取、淫泆、妄语、十不善行,亦复如是。皆由爱心,造斯诸恶。

五、《佛说解忧经》:

众生无数,轮回无边,如蚁轮回,无有穷尽。众生贪爱,无明障闭,如陷泥中,而不能出。过去有情,轮回往复,数不能知。比丘!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处,和为泥丸,大小如豆,数彼众生无始劫来所生父、母、子、孙,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尽,父、母、子、孙数不能尽。比丘!如是无边轮回众生,贪爱、无明、颠倒,陷爱欲泥中,生死轮回,不知其数,是故令汝,学断轮回。

六、《月灯三昧经》:

贪爱淫欲甚鄙秽,能生苦恼丧天趣,

习欲之人离多闻,名为损减智慧者。

耽著爱欲为盲人,便能伤害于父母。

亦复能害持戒者,是故应当弃舍欲。

七、《出曜经》:

淫之为病,受殃无量,以微积大,渐致烧身,自陷于道亦及他人,不致究竟,犹自饮毒,复饮他人,是故说淫不可纵!

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

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

断爱除其欲者,爱之为病众患之本,以拔爱本枝叶不滋,于中自拔,永断无余,欲本自灭更不复生。由爱生欲流,犹如驶河,漂溺生类亿千万众,丧其命根,不得全济。河竭之后,众生往来,无形伤害,是故说曰:‘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也。’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者。爱为形质,欲为枝叶,痴为润津。若彼学人思惟妙观,能断此者,超越苦际,是故说曰:‘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也。’

能觉知是者,爱苦共生有,

无欲无有想,比丘专念度。

爱者众病之首,犹如城郭,聚集人民,凭地自怙。云何爱众病之首?如佛所说:‘泥犁受苦,其数无量,皆由爱所造。’凡在地狱受诸苦恼,皆由爱病。诸杀生者,亦由爱致,不与取、淫泆、妄语、十不善行亦复如是,皆由爱心,造斯诸恶。

八、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有阿罗汉,以天眼彻视,见女人堕地狱中者甚多,便问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缘故。一者、贪珍宝物、衣被欲得多故;二者、相嫉妒;三者、多口舌;四者、作姿态淫多。以是故,堕地狱中多耳!’

九、广钦老和尚

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恳切至诚放下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我们这里能看到十方人,形形色色,双双对对。年轻出家众,爱情惜别之念较重,看到情侣时,若被环境所转,对他们生起羡慕之心,则是没有道心。若认为他们这样下去会堕落的,才是有道心。

爱情惜别,千万劫也是在轮回这些,也是为这些在轮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通过念佛来断除执着

怎样来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样来真正地能够通过念阿弥陀...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

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老病死苦常随逐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问: 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

【佛教词典】二教

乃佛法之分类。系由教说之意义内容、实践方法、说法形...

【佛教词典】五股杵

又作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五钴金刚、五...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

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回首往事,发出一句颇带禅机的话,我...

粗布衣换高贵衣服

过去有一位穷人,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见...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

包装纸上有佛像该如何处理

问:请问用过的香盒和装香用的纸袋(上面印有佛、观音...

圣严法师《否极泰来》

一般人只知道无常是损坏、消失、死亡等消极面的现象,...

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我对死亡一直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死亡都是别人家的事...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