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成刚法师  2016/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们,有点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个疑问是:佛能不能跟众生说话?我们众生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成刚法师答:末法时期,佛在经里说,诸佛派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来住世,来弘扬教化。那么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住在我们这个世间,助佛弘扬教化。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和我们世间人一样,有的现比丘身,有的现居士身,有的现宰官身,有的现淫男淫女、小偷屠贩身,反面人物也现,正面人物也现。但是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住世也有个标准:泄则不住,住则不泄。如果要泄露了,就决定不住在世间了;如果要住在世间,就和我们平常人一样,决定不泄露。

所以(通常能跟你说话的)都是天魔、鬼神、外仙、外道甚至狐仙、黄仙,因为它们都是妄心用事,都是以生死感情来对待这一切事物,所以总想表现自己,迷惑行人,所以跟我们说种种话,现种种相,令我们生心动念,种种攀缘、妄想、执着,令我们生心动念,身心不得安宁,最后因为我们相信它了,以为是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了,是观世音菩萨跟我们说种种话,是观世间菩萨显圣了,来迷惑我们,使我们生心动念,起惑造业。

就脱离了佛法,就不能用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很好地规范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彻底地降伏其心,使我们走入歧途,招惹灾难,导致苦轮,所以诸佛说的法是解脱法,是安心法,不会使我们生心动念现种种相的。因为佛在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和菩萨就不会这样做。通常的情况都是这样。

但是我们修净土法门,一心念阿弥陀佛了,佛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不说么:"若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心里忆想,忆念,这一念纯熟了,现前,就是现在目前,或者将来必定见佛,得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是因为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了,心随着阿弥陀佛净业因缘,最后能够达到事一心,诚则灵,我们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以外,再没有其它,就是我们念的纯熟了,能够达到事一心,举心就是阿弥陀佛,举阿弥陀佛就是心,佛讲万法唯心嘛,达到一心了,就是阿弥陀佛了,不杂它念,所以万法唯心,由这一念心,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佛的庄严相好,琉璃世界就现在面前了。是由这一念心变现的,就叫识变。这一念心就是识,识就是心,也就是唯心所现。

但是佛说,若人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佛所以能现前,极乐世界所以能现前,我们亲闻亲见,就是因为我们心能够把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举阿弥陀佛就是心,举心就是阿弥陀佛,不杂它念,中间没有无明妄想隔碍,所以有感必应,我们感应阿弥陀佛现在我们的目前。念阿弥陀佛也是靠我们的心力,我们所以能够把阿弥陀佛念到一心,是因为我们降伏了一切生死妄想。一切生死妄想都被我们降伏了,再也不成为我们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的障碍了,所以最后就是阿弥陀佛,就是这一念心,所以这一念心纯真了,由这一念心,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就现在目前。是由识变,就是万法唯心的意思。这个是真实不虚的。

如果我们一般地念佛,念阿弥陀佛还没念到一心,都是散乱念佛,无明妄想,甚至口里念,心里不念。因为我们的无明妄想没有降伏,所以它就把我们和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隔而隔,隔的十万八千里,对面不相逢。那么我们怎么能见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怎么能现前呢?

因为我们有贪求之心,不一心好好地念佛,总是贪著神通,贪著见种种诸佛菩萨的庄严相好,不好好念佛,都是妄求,所以天魔、鬼神、外道、外仙知道我们的心理,就乘虚而入,现种种虚妄之相,跟我们说种种话,来迷惑行人。因为我们众生在迷,不能认识,不能识取,所以受骗上当,以为是观世音菩萨现前了,阿弥陀佛现前了,就种种妄想执着,所以招至外仙、鬼神附体,精神错乱,最后生活不能自理,走入歧途,起惑造业,不能真正地净化自己的身心,规范自己的身、口、意。

因为佛法是解脱法,如果我们一心念佛了,能够念到一心,那么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如果我们念不到一心,中间有无明妄想隔碍,那么就不能得见阿弥陀佛和诸佛菩萨,也是靠自己的心力。要达不到一心,中间掺杂妄想,就把我们和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隔离、障碍,所以这个时候显现的都是魔境。但是念到一心也不容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问: 请问大师,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星云...

打坐念佛气一直在头上鼓,应该如何解决

问: 我打坐念佛好几年了,近三年打坐气一直在头上鼓,...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问: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

【推荐】在家人应不应该看电视报纸

问: 现在打开电视、报纸,每天报导的都是色情暴力、...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

星云大师《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想要贵人相助,先学做别人的贵人

现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贵人相助。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做别...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

【佛教词典】慎那呾罗多

(人名)Jinaputra,译曰最胜子。制瑜伽师地释论之人也...

【佛教词典】支杂染摄

支杂染摄者,若无明若爱若取,是烦恼杂染所摄。若行若...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佛门的七众弟子

一、比丘(Bhiksu):是男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二、...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

心无形故,力最无上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

请法师到自己家供养,这样是犯戒吗

问: 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