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星云大师  2012/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举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忠臣爱国之情等,都是情爱的表现,乃至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一种情感。

感情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都是佛教所容许。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以般若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亲子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例如:佛陀为父担棺、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等,证明佛教对于合乎情法的世间人伦,并未否定和排斥。又佛陀为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国,因此静坐路中,以「亲族之荫胜余荫」,感动琉璃王退兵;佛陀对弟子的爱护,诸如为患病比丘看病、为阿那律穿针,乃至佛陀的本生谭,遍载佛陀累世修行慈悲的事迹。因此,《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慈悲是人类情感净化的善美境界。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出家人割爱辞亲,离俗舍世,是不孝而且无情。事实上,佛教上自教主佛陀,乃至历代高僧大德,都是本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把对亲人的小爱升华为对众生的大慈悲。例如佛陀成道后,对耶输陀罗说:「耶输陀罗!请你谅解我的做法,我虽然对不起你个人,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现在,我终于修满了历劫的愿望,成就了佛陀,我以广度众生为我的志愿,请你为我欢喜。」佛陀的慈悲,已然超越世间的情爱,甚至后来耶输陀罗也出家修道。所以,真正爱护一个人,是引导他趋向正道,帮助他日臻成熟,而不局限于形体上的长相厮守。

佛陀对亲人如此,对于冤家仇敌也是一样,佛陀常说:「提婆达多是我的善知识,是我的增上缘。」佛陀的爱是建立在「怨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上。佛门中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如目犍连救母、道济侍亲必躬、陈尊宿编织蒲鞋孝养母亲,无著感化胞弟世亲,广传大乘;裴休送子出家,并作〈送子出家警策箴〉,惕励其子以求道为贵;惠心沙弥之母,勉其用功道业,不以皇帝赏赐为荣,不以母亲一人为念等,皆是化私爱为大爱的至真至善的感情,更是情爱净化的高度显扬。又如马尔巴为成就密勒日巴,运用各种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加以调教。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发心,就是来自慈悲的力量。因此,人类的情爱,除了儿女私情,更有舍弃个人贪欲的无限慈悲。

情爱人人需要,但是情爱有染污的,有纯洁的;有占有的,有奉献的。情感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情感处理得当,则不失为一种鼓励向上的力量。爱如冬阳,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发人性的真善美;但是,如果爱得不当,譬如爱的对象不对、观念不对、方法不对;爱得不正常、不应该,则不但会使双方产生烦恼痛苦,甚至因爱生恨,导致身败名裂,丧生灭顶。因此,佛教认为染污、占有、自私、执著的情感是学佛者的障道因缘。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我们必须慎思!

然而,「法非善恶,善恶是法」,感情处理不当,固然能障碍道业,但是「爱的净化是慈悲,爱的提升是智慧」,如果能将爱升华为慈悲,则「慈息贪欲,悲止瞋恚」;又《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慈悲是诸佛菩萨度众不倦的原动力,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世界必能和平。因此,佛教主张:「以智化情」、「以慈作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亦即用理智来净化感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奉献,这样的情感生活才能更丰富,更隽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

男女之情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

世间最让人流连痴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痴情。男欢女...

丈夫有婚外情该怎么办,是否可报复

问: 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该怎么办,是否也可报复?...

「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

昨天早上,一纸离婚协议书,把我的婚姻带到了迷茫的境...

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现代社会开放,男女平时有很多交往、接触的机会,因此...

如何对待父母的出轨

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汝所说某人之事...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如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 我认为要以 「品德」为第...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星云大师《君子的风度》

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怎样的人才...

星云大师《向阿弥陀佛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每天来到您的座前,以极为恭敬虔...

【佛教词典】一超直入

(术语)顿速蓦直超入于本觉地也。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教词典】离欲邪行

【离欲邪行】 p1426 法蕴足论一卷十三页云:所言欲者,...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本焕长老行愿无尽

临近清明时节,本焕长老静静地走了。 坊间传说,本老...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高声呼喊观音菩萨,两度逃过轰炸

我家三代人都信奉观音大士,称念名号而免灾难的事情不...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佛学漫画】宇宙有尽头吗

孩童时期可能都曾有这样的疑惑:这一切的一切有尽头吗...

五色养生素食

五色养生素食以低盐、低糖、低脂肪为准则,坚持新鲜入...

念佛是一生的事业

编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莅临庐山...

祭祀酒肉反而害了祖先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竹窗随笔》上记载:浙江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