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大安法师  2019/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赞叹,都穷劫难尽,最后表明一个菩萨如果要成就像如来这样的殊胜功德,就应该修十种广大行愿。十种广大行愿我们都很熟悉了,这里我们简单把标题说一下。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礼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是把我们的恭敬心引发出来,一切佛法的受益从恭敬里面求,所以第一行愿是要有恭敬心。

第二是称赞如来。这个如来是指我们本有的性德,要常常去称扬赞叹,这个如来的德性乃至于六道众生,它都有某方面如来性德的体现:比如狗忠于它的主人啊,麒麟不踏生草啊,鹿有反哺之恩呢,雁有忠贞之德啊,它都有哪方面的德性,这都要称赞。

第三是广修供养。要布施,要种植福田,而且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要给众生无畏布施、法布施,啊,广修供养,这破我们的悭贪心,扩大我们的心量。

第四是忏悔业障。生起忏悔意识、惭愧心,无始劫以来,身口意、贪嗔痴烦恼造作了诸多的恶业,我们要知道自己罪恶深重,忏悔业障。

第五是随喜功德。这也是有一种同体的欢喜心,对他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善德都要随喜,你这个随喜啊,一方面对别人是一个鼓励,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就好像卖香的人,你在旁边站着,身体上也沾了香气,你还没有付出一点代价就得到好处。这就是要破我们的嫉妒的这种东西啊,我们凡夫容易嫉妒啊,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啊,一看到别人强我就要把他拉下来啊,他这样对别人形成了障碍,自己也造作了恶业,所以我们要随喜功德。

第六是请转法轮。对一切诸佛包括善知识,要常常提供种种条件来讲法,给众生闻法的机缘。

第七请佛住世。佛是众生的大导师,要常常请佛在这个世间,为众生作眼目、作火炬、作导师。

第八是常随佛学。就从佛初发心到圆成佛果的全过程的一切身口意三业,种种的六度万行我们要作为榜样去学习。

第九恒顺众生。这就是舍己从众,不要有一个我执,以众生的心为心,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给众生广结法缘。

第十是普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把自己十大愿望前九门的所有行愿的功德全都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理体,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就代表着这种往向回向的一个善巧方便,成就大慈悲心。

所以这些与会的这些菩萨都遵普贤大士的十大愿王,都回归这样的行愿之海,所以就叫皆遵。

那么这个普贤十大愿王,它是能够扩大一种心量的,你看每一愿都讲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行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看普贤菩萨是发的这样的大愿,不疲不厌啊。这种大愿也唯有称性才能够做得到的。

广大的愿力,这就叫愿王,十大愿王,一切愿当中无与伦比的。一个修行人能奉行十大愿王,他就法尔自然的在临命终时,这个愿王引导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奉行十大愿王的功德非常殊胜,所以《普贤行愿品》也是属于净土根本经典之一,我们净业行人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然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就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现在我们心向往之,高山仰止向往之,随分随力去做。(比如)礼敬诸佛,我虽然没有像普贤菩萨能够分身无量世界去礼敬,我在这里礼敬,想一想,也分身一下,分不了身,我想一下,总可以了,慢慢这样来做。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

念诵普贤十大愿的功德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普贤菩萨是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省峨眉...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惑业未尽的高僧也难出轮回

历代开悟而没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轮转。有可靠的资...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 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 大安法师答: 其...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

【佛教词典】味道

(杂语)玩味于道也。三论玄义曰:味道之流。...

【佛教词典】印

【印】 p062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七页云:印...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

印光大师开示养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

【原文】 已矣哉!一切众生,流转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

度众生现出家相最好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什么是异熟果?为什么要加个异熟

好,业力就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善恶的问题、强弱的问题...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

星云大师《福报哪里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