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宏海法师  2020/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九个版块,叫做净侣门。伴侣的侣,也就是同行善知识。

一个修道者,念佛人,应该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因为我们的一切悟性呢,没有善知识发不出来。我们的一切恶法呢,恶念呢,没有善知识控制不住。

所以说我们修道就是看跟什么人打交道,人以群分。就像风一样,你这个风是从栴檀林刮过来,风就是香的。你这个风是从茅坑厕所那边刮过来,这个风就是臭的。所以看看我们行道求友,应该严格地来抉择净秽善恶差别。

一个山林闲适之友当近,能止躁心故。就是与世无争,好安静,这个不图热闹的,应该亲近,能够让我们的躁动的心歇下来。

二一个严持戒律之友当亲近,能淡化我们的欲望。被他身上的戒气所感染。

第三个智慧广大之友当亲近。因为他能够指点我们迷津,当我们正好有一个问题出来过不去的时候,疑心生起来的时候,他能够让我们断疑生信,一番指点。

第四个总持文字之友当近,能决疑难故。就是他对经教呢,非常成竹在胸,随便一个你哪里,那么他都能给你作一个辩才的通达,会通。

第五个寂寞枯槁之友当近,能恬进取故。就是看到他道心非常的坚固,甚至修行修得比较憔悴,看上去有一种,可是道气十足,这样的人让我们不断地进取,生惭愧心。

第六个谦卑忍辱之友当近。为什么?能够帮助销除我们的我慢。

第七个直心忠告之友当近。为什么?他发现我们的过失了,会给我们指出来,那么这样的话,帮助我们把很多恶业就控制在萌发阶段。

第八个勇猛精进之友当亲近。为什么?因为能够速速地跟他修行,得到这个道果,因为精进的话,成道快。

第九轻财好施之友当近。本来我们人人现在就悭贪劲儿十足,那么一个比一个吝啬的话,那好了,大家都成守财奴了。所以能够舍的朋友,在我们旁边,能够提携我们的布施心。

第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当近。特别慈悲,特别讲道义,为别人呢,不惜忘我,这样的话能摧人我等执故。

如果没有这些朋友怎么办呢?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就是那你自己修行,不要跟人打交道,为什么?以像设为师,佛像为师。以经论为侣,以经论三藏教典为伴。

其他嬉戏之徒,宁绝勿通。就是这些不善友,坏你的道业,拉你下水的,宁愿不跟他来往,也不要顾这个人情。为什么呢?如在一个花园里边,虽无佳华,不植臭草。虽然没有上好的百花齐放,但是我宁愿让它荒着,我也不种这些臭的这些植被,更加地熏习得味道不正,因为不但没有观赏的价值,还让人生厌恶心。

这就是我们择善知识的标准,同行善知识,也是我们成道的大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跟人打交道,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交往

怎么看一个人的命呢?第一个,看他有没有孝心;第二个...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

在众生浊中不能洞觉

我们讲到在众生浊中,我们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两个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亲厚关系

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见诸佛,...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推荐】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恶缘则易...

金钱是天使也是魔鬼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佛教词典】十号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一一问致,佛一一答...

【佛教词典】搕圾

(杂语)粪色也。即谓粪秽。云门广录上曰:若是一般虚...

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问: 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

商人与罗刹鬼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知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

怎样印证因果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问: 佛教说人世间都有因果轮回,但是对于今世的我们...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阿罗汉是如何成就的

从凡夫修成圣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始点到达终点,...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