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净界法师  2025/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这个无明,他本来是打妄想,打妄想打久了以后,遇到因缘就容易有身口意的造作。就是由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造罪业或者福业,或者不动诸业。这个不动诸业就是禅定了。禅定的身心寂静叫不动,它不是罪业也不是福业,判作不动。

也就是说,颠倒妄想跟善恶的业力,是我们过去的因地。你说,我从什么地方来?你不要讲太远,讲太远当然就是一念心性了。就是我的前生是怎么来的?两件事情:妄想加业力。你看我们一个人,我们打很多妄想,但是不见得所有妄想都会去实践。所以,只有妄想,没有招感性;只有业力而没有妄想,那叫无心之过,也没有招感性。

记住:所有的事情,要妄想加业力两个东西具足,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比方说,你今生很富贵,怎么来的?你前生一定有打布施的妄想,然后你一定有适当的行动,你有布施的行为,你今生才会富贵的。你今生很庄严,你上辈子一定有忍辱的妄想。为什么叫妄想?因为你有所得,还是妄想,但是它是善法,就是一种善法的妄想。然后你一定有忍辱的行为,要有实际的行为,你今生才会庄严。你既富贵又庄严,但是你身体病痛很多,那表示什么?你前生有瞋心的妄想,还有一些瞋心的身业跟口业。所以,我们过去生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也有很多很多的业力,然后就形成了今生的你,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你今生接受了过去生很多的妄想。当然,这个地方强者先牵,其中有强势的妄想,就是你这个妄想“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妄想是你经常打的,再加上你经常造作的行为,就把今生的你给创造出来了。

这个十二因缘是这么解释的,就是要有两个东西才能创造生命,一个不可以。比方说你前生很想布施,你从年轻起就想布施,结果一直没有布施,你没有行动,你今生不会富贵的,单一的无明不具有招感性,一定要有妄想加行动才有今生的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

用佛号来取代你过去的念头

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亿声,有十百...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轮回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角色

《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

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欺心胆小偷心

出生死有一种法,名为直心,亦名信心;增长生死有二种...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

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佛教词典】勒巾

束腰之带子。又称勒帛。禅苑清规卷九(卍续一一一·四...

【佛教词典】法身塔

(堂塔)书法身偈而藏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为聚,以...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

投胎为女人之身的八个因缘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

两声口哨换来50年牢狱之灾

近在网络上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猪之类的不文明用语。...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

盗马贼的醒悟

古时候,伊拉克有位国王,叫阿尔马蒙,他有匹千里马。...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这世上还有人能吃得消这钵饭吗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

迷茫时就读读这8句话

1.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

证严法师《无声的说法》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

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