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梦参老和尚  2019/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自所得如法财利喜足而住。终不希求非法财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

“不与取”就是偷盗。如果你不偷盗了,就是布施给众生无惊无怖。

人得到财富了,怕它失掉,想种种的方法保护,不被盗,不被人偷盗。他人不给,没有允许你拿的,都叫“不与取”,没给你,你拿就叫盗戒。

知道它是别人的东西,你心里欢喜想得到,得到不是用正当手续拿钱去买,而是想法偷盗,看见人家东西喜欢,生了盗心,这根本就犯了。

或是把那个物件拿到,盗戒是讲举离本处。举离本处,我想这个东西我拿开,这个东西拿到手,离开本原来的地方,盗戒犯成了。说拿起来后悔了,唉呀,我不能犯盗,再拿回去也犯了。不要没有物,在你意念上就犯了。先有一个盗的思想,知道这件东西是属于别人的,你想得到,这叫不与,没得到人家给你,讲叫不与取罪。这你要学盗戒就知道了。

误拿的,不是盗心,主要得有盗心。把这件东西看成了像自己的,这叫误盗。包括你亲属,或者你儿子的、你女儿的、你太太的、你先生的,没得到本人允许,你要拿,都犯盗,举离本处就犯。没动手,光是意念,那没犯,把盗心取消就好了。这不与取戒。

“由此善根速得成熟”,就是从来不贪别人东西,从来没偷过人家东西,由这个善根成熟。不盗戒啊。

【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不与取。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财宝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不与取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

那所有你以前做过的错恶的事,以前轮转五道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道,阿修罗没说。咱们经常说六道,人道的人阿修罗、天道的天阿修罗,三恶道都有阿修罗道,就不单列了,就五道,天、人、地狱、饿鬼、畜生,有五趣众生。在沉没的生死河当中,都在生死河流中去流转,随波逐流。

因为偷盗,不与取,而造成了身、语、意一切恶业障,因为“不与取”一戒,偷盗,但是相应地会引生你一切的恶业,乃至起的烦恼障,见作随喜的业障。

假使能远离不与取轮,十轮这一轮,把这一轮辗坏,把它摧灭了,永没有不与取的想法,永没有取不与取,没有犯这个戒,“不受果报”。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财宝具足。】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没有猜虑,就是自己的财物从来不担心。身心永安乐的,财宝永远是具足的。

【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到你临命终时,没有忧悲苦恼的逼迫你,你自己的所爱的妻子眷属常时围绕。到你临命终的时候呢,也看不到剡魔王的使者,小鬼不来拉你、不来接你。

唯见可意的调善的法,一切的德、一切真实福田的善知识,具戒的、富德的,真实具足福田的善知识,在你身边,这是你不偷盗所感的果。“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支体具足。随所生处。具大财宝。端正聪明。安隐快乐。不与五家共诸财宝。】

命终呢,还生人中。生到人中呢,你相貌很庄严,诸根很圆满,肢体具足,不残不缺。随你所生的地方啊,都有财宝,就是家庭呢,很好很富有,生活很优越。相貌也很端正,也很快乐,“安隐快乐”。

“不与五家共诸财宝”,财宝永远没有短缺,你财宝不被五家侵害。

怎么叫“五家共”呢?一个国家、一个贼,这是两种;一个是水,水淹;一个是火,火烧。说你的财产不被国家给你没收,也不被盗贼土匪给你抢,也不发火了给你烧掉,也不会发大水给你漂掉,这四种。

最厉害的是你不孝的子孙,败家子,咱们经常说败家子。五家共有,说世间上一切东西,这五家共有,就是不属于你的了,看着是属于你的,这些都可以给你败坏的。

富和贵是无常的,因此说五家共有。说有这五种灾害,自然地你心里常时不安。每个人,这是在家的,没有学三宝的,没有学佛法的,他经常地忧愁:税收太重啦,国家没收啦,犯罪了,国家就没收了;发大水啦;防不胜防的火灾啦;盗贼啦;若这四样你都躲了,你的子女败坏你的家财,你没办法的。这是“五家共”。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不与取。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世间的财宝、财富保留不住的,只有你自己修行,有道德。等你修行有道德呢,你对财宝也不贪爱了,也没有这个想法。若没有这些个灾害,不但财富具足,而且还遇着调善的法。

“具戒富德”。说是调意啊,说你意里头所有的成就了。说一切善法具足净戒、富德真实这些福田,具足这些个人,都是善知识。说具足福田、具足戒行、具足富有真实福田的善知识。这个不一定指是出家人,在家也具足的。

依彼修行,依着他,你懂得这个道理了,永远不犯偷盗。离了,离了什么呢?不偷盗,就是“不与取”。因为这一切的善恶,一切恶不作,一切善法成长。一个不偷盗,成就你的殊胜的善法业。

以此的愿力,能求大乘法,懂得大乘法的义理。修行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成就无上菩提。

【所居佛土。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无不充备。离我。我所。无所摄受。一切具足严饰有情来生其国。】

这样子你所感的,所居的土地是佛土,生到佛国。

“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一切充满。偷盗属于财富,资生的工具都具足,都成满。同时,你不执著,无我,无我就无我所有,无我、无所。

【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

那这个国土就是清净的国土了,生到这个国土里,那你自身的寿命也无量,佛的寿命是无量的。

因此,佛给诸有情说法,就是成的佛果,遇着佛。

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这样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安乐,都得到成熟。

说你远离不与取的轮,所感的报,能生到佛国土、生到宝庄严,一切众宝所成的。咱们形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梦参老和尚《地藏十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

每个人都有自性之财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出家要远离...

富人多做好事,有舍更有得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佛陀纪念馆历经13年筹划...

金字旁边两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脚踩在毒蛇上,你得一点五欲虚幻的快...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地藏菩萨曾用十三劫来勤修苦行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问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佛教词典】吉祥悔过

(修法)诵最胜王经忏悔罪过之法。最胜王经二(梦见金...

【佛教词典】锦麝

指刺绣之佛菩萨图像。又称绣像、绣佛、绣帐。此类图像...

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原文】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

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

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不发生...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

选择益友的重要

有一次,许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途中经过一间卖...

菩提心中的佛号

心为修持之主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圣严法师遗言

一、出生于一九三○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

造佛塔胜报缘起

有一次,佛告诉阿难:我现在在大众当中,简要说明造塔...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

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门之总持陀罗尼

疏文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优秀的女人要扮演这五个角色

如何做一个女人?在《玉耶女经》中提到要做五种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