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成刚法师  2016/10/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无有准定,劫末人的寿命长不过十岁,而劫初时,人的寿命却无有限量。

如《集法句经》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谓於上午见到的很多人当中,有的於下午就见不到了。或於下午见到的很多人当中,有的於明日上午就见不到了。

又云:“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一类胎中死,如是有产地,又有始能爬,亦有能行走,有老有幼稚,亦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犹如堕熟果”。谓已经有很多男男女女,正值年轻力壮,花容月貌之际,却忽然死去。又怎么能保证这个人因为年纪轻轻,就一定能活下去呢?有的人尚在母胎中就已死去。有的刚生下来不久就死去。有的刚学会爬行,有的才能走路,就离开了人间。总观世人,有老有幼,亦有中年人,一个接一个地趣往来世,就如同树上结的果子一样,有的一开始就掉下来,有的尚未成熟就掉下来,有的熟透了才掉下来,最终一个果子也不能留在树上,得全部掉光。

生命的无常,就是这样迅速,谁能主宰?故《集法句经》劝勉我等云:“明日及后世,孰先至难知,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谓明天与来世,此二者谁先到来,我等凡劣很难知道,故不要为了明天的生活经营设计,当勉励自己多为后世做有义利的事。若能如是,则虽死何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愿念佛来了断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

人生是业力说了算

你要我们这种一天到晚,在三界里面打滚的人直接内观真...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群牛喻人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

【佛教词典】三五

(术语)三性与五法。唯识之法相也。...

【佛教词典】妙见神像

(图像)山阴杂录中曰:图画妙见像则童子形,躯卷金甲...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