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檀越」

2024/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萨戒子诵戒时,也会诵到《菩萨戒》中相关内容。一些寺院举行隆重的活动时,法师也会表示对十方善信檀越感谢。那么,何为檀越?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功德主”吗?

梵文da^napati,即“施主”,也称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等,指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

《大智度论》上说:“问曰:云何名檀?答曰:檀名布施,心相应善思,是名为檀。有人言:‘从善思起身、口业,亦名为檀。’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也就是说,“檀”本是布施之意。佛教传入我国后,又加入“越”字,意为通过布施善行可以越过生死苦海。

佛教史上最早的檀越是频婆娑罗王。据《大般涅槃经》记载,佛陀出家后,频婆娑罗王派遣侍者对佛陀说:“悉达多太子若为圣王,我当为其臣属。如果他不愿住俗家,出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希望先来王舍城说法度人,受我供养。”

佛陀成道后,不忘频婆娑罗王当初的发愿,来到王舍城讲说妙法。频婆娑罗王及随从中有十二万人证得须陀洹果。频婆娑罗王成道后,恳请佛陀说:“愿佛及僧到我王舍城尽形寿,接受衣服、饮食、汤药、卧具和音乐的供养。”佛陀欣然接受。

佛陀曾对比丘们开示:当檀越恭敬供养时,能够得到五种功德福报: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辩。也就是说,可以令施主长寿,相貌端庄,身心安稳,强壮有力气,将来能得无上正真之辩。

古时通常将参与修建寺庙、塑像、印刷经典以及提供“四事供养”的在家人,称作檀越;施主则指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的信众;斋主则为供养寺院斋食的信众。檀越偏重对佛教文化更有贡献,在使用上最为文雅,施主则侧重于对提供物质支持,斋主指供养斋饭。如今,这些称谓的区分不严格,与供养主、功德主通用,都是对三宝提供供养。

此外,很多寺院也留有一些碑刻,记载供养众所做的贡献。例如信众在参访祖庭南华寺时,会在祖殿前看到陈亚仙墓。这位大檀越当年“施地建寺”,对南华寺的贡献巨大,深受后世僧众及信徒敬仰。

总之,佛教的兴盛和流传都依赖在家众的支持和护持。虽然信众对三宝的供养,因为能力不同,有大有小,但出家众并不会以钱物的多寡贵贱来区别对待信众,正所谓“施主一粒米,大于须弥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灭之相

那么现在也有二宝,现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宝,不承认僧宝...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

在家居士健康的生活

广义的生活健康,除了无病之外,还有正常、和谐的内涵...

布施获福无量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学常见辞汇(九画)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

三十六种饿鬼

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

正月初九斋天的意义

一、斋天名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正月初九寺院为众生祈...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佛教词典】般若十种利益

般若十种利益: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

【佛教词典】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七卷,宋代平江景德寺释法云(1088~1...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星云大师《佛教奇人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

五逆十恶

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

除念此六字外,了无一念当情

【原文】 倘肯至诚念佛,决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