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跟众生结净土缘

大安法师  2013/12/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化,像富楼那、舍利弗这些弘法的大将、传教的大将去,都没办法教化他们。最后佛说:大目犍连可以去教化。大目犍连尊者一去这个国家,还真的是很多人皈依了三宝。其他人就问佛了:这个大目犍连尊者有什么因缘,一去就那么容易教化呢?佛就说:往昔无量世之前,大目犍连曾经做一个砍柴的人,他在山里砍柴的时候,惊起了一群蜜蜂。当时大目犍连就发了一个善愿,说:我得道之后,要度你们这些蜜蜂。就发了这个善愿。现在这个国家,这个城里的人就是当时的蜜蜂。

所以我们见到一切飞禽走兽、一切蜎飞蠕动、一切相识不相识的众生,你都能够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愿:愿你们都往生极乐世界,愿我成佛来度你们。以后就会见效,等你成佛的时候,这些人都是你座下的弟子。既然你有这个缘分,你说什么他都爱听。如果你没有这个缘分,说什么他都不爱听。就像我们在弘法的时候,我们也会碰到,到什么地方去缘分比较好,你就是说得比较不怎么的,大家都听得法喜充满。这就是缘分,有缘。到什么地方你讲得天花乱坠,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下面听得无动于衷,甚至觉得不怎么的。这个不是个人的水平问题,完全是有没有缘的问题。我们就要结这样的净土缘,福报不可穷尽的。

所以大慈菩萨有一个劝勉大家修净土法门的偈子,这个偈子写得很好:一个人,如果能劝两个人修净土法门,他就比自己精进念佛要强,超过自己精进;如果你能劝十多个人修净土往生法门,这个福德就可以说没有办法来计算了,无量无边了;如果你能劝几百个人、甚至几千个人念佛求生净土,那你就是真正的菩萨了。你如果能劝几万个人、几十万个人念佛求生净土,那你就是阿弥陀佛了。一个人在这个世间,能劝几万人、几十万人,不是指现在。现在有广播、有光盘、有电视,可能好劝些。在古代,都是面对面的,一对一的,或者讲经说法,就是几百人、上千人的情况下。

因为净土一法是难信之法,我们有时候能劝几万人真就是阿弥陀佛了,好像我们都能成为阿弥陀佛了。绝对不那么简单。也许有几万人听过你劝,你劝勉过几万人。但在几万人里面,有几个真的产生信心的?真的往生的?所以我们要加强自己的信愿持名,我们能不能劝别人去真修实干,跟我们劝勉者有很大的关系。自己一定要知行合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蕅益大师会特别强调往生的条件: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此二句,名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

大安法师: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问: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

【净土圣贤录漫画】身患重疾无痛苦,端坐莲华往生去

往生圣贤传--朱氏...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推荐】十念往生通平时也通临终

往生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基本点:不能仅仅站在凡...

【佛教词典】迦毗罗卫(Kapilavastu)

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的故乡。亦译劫比罗伐窣...

【佛教词典】无诤三昧

(术语)故住于空理与他无诤之禅定也。金刚经曰:佛说...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许愿还愿呢

许愿和还愿,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

常见的居室异味消除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空气清新,可是由...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

佛陀开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杂阿含卷四九一经》,是佛陀教导在家人...

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一、始于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