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大安法师  2017/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第七——出家梵行觉。欲界众生对五欲的危害可谓刻骨铭心,整个身心都是欲望的表现形态,每天欲望之火在内心沸腾!不要以为欲望是幸福之源,要观照它苦难的本质。对于暂时没有出家学佛的俗人,要不贪恋执著世间五欲的快乐,要思念出世间真正的法乐。

【三衣】即出家人的法服。一是安陀会,即五衣。第二是郁多罗僧,即七衣。第三是僧伽梨,即九衣,三衣是福田衣,是十方三世诸佛所披的法服,表达一种超越清净的出世间的幢相。所有的众生看到三衣都会清凉,因为它们是慈悲、清净、解脱的象征。出家是高贵的生活方式,出家人可以作人天师,乃至他们不讲经说法,只要穿上三衣,都能有教化众生的功能作用。出家人放下世间五欲的追求本身就起到教化众生的作用。

【瓦钵】就是出家人用的钵,原初的出家人饮食靠托钵,如法的钵材质是用瓦或者用铁来做,不能用贵重的金属。【法器】就是出家人能够帮助修行的法物,比如香炉、引磬等。三衣、瓦钵、法器,都是出世间的象征。

【志愿出家】俗人要有出家之心。在家就像陷入沼泽地,如果出家,那就能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能够有自由去修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善法。

【守道清白】出家人要守道清净。这个道就是我们的平等清净涅槃之心。现在我们的心狂奔到五欲六尘里面去,背觉合尘,违背本觉的理体,追逐五欲的尘境。

【梵行高远】梵行就是我们要持出家戒律,尤其是不淫戒,“梵行”即离开淫欲的行为。五欲里面最严重的是淫欲心。由于淫欲心很重,一切过患也就随之起来。《佛说四十二章经》曰:“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一切欲望当中,没有比色欲更大的。如果还有一种欲望跟色欲这么强的话,普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修道了。能修梵行是非常崇高、深远、超越的行为。一个人能够把梵行修好,最重的欲望对治下去了,对治其他的欲望就有势如破竹之势。能打开心量,慈悲一切众生。

【慈悲一切】就是要有同体的大慈悲心,不仅是对有情的众生,而且对器世界的山河大地也要有慈悲。慈悲分为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要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的,才能够无条件地慈悲一切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

臭女净心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问: 在家居士在特殊的条件下可以为一些动物做一些简单...

电视如梦 念佛醒梦

两年前,一位师兄在学佛小组分享的时候说,她已经不看...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佛教词典】堂主

为延寿堂主之略称。系掌管延寿堂(病房)内一切事务之...

【佛教词典】方分

主张极微有上、下、左、右之方位,在空间占有体积,称...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受用果报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

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

不净羹

从前,有人种了很多的棉花,如果过时不采的话,就会成...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今天在禅堂里面种的是般若因,所以禅堂里面称智慧堂,...

出家是为了什么

问: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应何去何从? 证严法师...

圣严法师《解铃系铃》

问:法眼文益禅师有一次问弟子:虎头金铃,是谁解得?...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

一个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