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2014/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也算是见识了许多人生百态。一些富家少奶奶,闲得发慌,就经常以逛街购物为消遣。高兴了自然要买东西;心情不好,更是疯狂购物填补空虚。家中有三五百件衣物及鞋子的很常见,一些女人说起自己家中的衣服与鞋子,绝大部分只穿过一次,还有许多买回去标签都没拿掉。她们并不是需要,只是在花钱的过程中填补心中的空。有一个女人闲得慌,养了一个贼靓的踢球的小子,到处飞来飞去给他捧场子,送跑车讨他欢心。混了几个月,那小子傍到一个更有钱的,一脚揣了她,气得跑来疯狂大购物。象这种“购物癖”,越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越多,这都是心理极度空虚的表现。这个时代,空洞空虚、急需填补的心太多。饱暖思淫逸,许多脑残级的事,都是心灵空虚惹出来的祸。

钱是个好东西,可有了钱不得见更快乐,心上的空洞哪里是钱能够填补的?有的人侥幸生得好命,到人世间就是来消耗福报来的。她们不懂得福报的来源,不知道福报也是有定数的。人的欲心是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这个黑洞只会越撑越大。一味地索求,只会越来越空虚。这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学会与体会施予之乐。施予的过程中,那种快乐与满足感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的。而且在施予的过程中,心态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柔和,越来越安乐,这种心态就是在造就自己的未来。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他的怜悯之心和乐于施予的习惯,才是交给孩子一把真正能打开好运之门的金钥匙。

财富从施舍中来,而富贵布施易,正是积福的优越条件。为什么不好好为自己积点福,让自己的生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呢?程派《锁麟囊》中有一段唱词:“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富贵中人,一念善心就可轻而易举地做成很多善事,积下极大的功德。施舍就是下种籽的过程,种下的种籽,很快就能开花结果,而收成是远远多于种籽的。

许多富人都很喜欢布施。微软的比尔盖茨,福建德耀集团的曹德旺就是典型的代表。数十乃至数百亿捐助贫弱群体,这就是菩萨行。我与不少富人有过诸多交往,无一不是乐于施舍之人。许多人仇富,恐怕与不太了解有关。有的人处世低调,他们的善行只是不为世人所知而已。为什么一定要拿出点钱就满世界嚷嚷?

财富越施舍越多,而越贪越悭越少。乐于施舍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贪求不足、分文不舍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之中。这种习气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在轮回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富人好施,就是与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有关,这就是良性循环。

那这么说起来,贫寒之人是不是就没有了机会?布施还要看心态,贫寒人家,一念不忍之心,箪食瓢饮之微薄施舍,就是功德无边的善举。发心之诚切与否是最重要的。

实在没有财富施舍的人,种种帮助人的途径皆是布施。安慰人是无畏之施,献血是布施,做义工是布施,举手之劳帮人一把也是布施,看到导人向善的帖子帮顶一下也是布施...只要有心,种种布施途径无处不在。佛教之中的施食,就是最简易的积福之法。念几遍普召请真言及变食真言等,一次施食,千万饿鬼皆得饱足,甚至因此而得超度。那种宏大场面,古代大富人家在大灾之年开赈灾场也不过如此。你想想这是多大的慈善行为?而所需不过七粒米、一小杯清水而已。当然,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慈悲心。再贫寒的人家,一天也不会缺了这七颗米。一元钱的大米,够你天天施食一两年。而积下的福德,很快就能改变贫寒的状况,未来生生世世之富足更是不可限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金钱,要能接受,也要能喜舍,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推荐】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古往今来,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达官贵人,富甲天下...

助施功德也能得佛授记

无数劫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以卖麻油膏为生。...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没有这四剂预防针,我们还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

心地一明万法明

禅是总持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

【佛教词典】婆塞羯罗伐摩

(人名)Bhāskaravarman,国王名。译曰日胄。见西域记...

【佛教词典】不清净施

指有执心之布施。又作不净施。为“清净施”之对称。即...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

芹菜的六大食疗功用

生活中,有很多人吃芹菜只吃梗而不吃叶,从营养学角度...

为什么我们发不起随喜赞叹的心

今天我们要从这个赞叹讲起。诸位知道,大家都是同修,...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

好,我们尊敬的信忍法师慈悲,我们陈会长还有我们学会...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佛教对「食」的定义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

爱桩不拔难生净土

今时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

何谓「大佛顶」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

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在东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会人士,都是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