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迷恋五欲失福报

方海权  2016/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发大财顿忘结发妻子之艰辛,另结新欢舍弃前妻,终日酒色淫赌无度,贪着五欲之乐越来越剧。

日常忙于五欲贪乐,事业一落千丈,加之赌博输了不少钱。林铁双依然再酒再淫,迷恋于欲海之中,不能出离。虽然生意不如前,也没所谓,底子厚得很。

再过一段时间,林铁双由于酒色无度,病得不成人形,精神不振夜夜失眠,周身发痛,痛苦难忍,四处求医,四处求神而无效,竟成了一个废人。生意做不了而倒闭,为了医病而家产掏空。后来的新欢女子本想贪着享受而不得,噪闹不停。家道破落、日食难度。林铁双追悔莫及,但以成定局。可见,迷恋贪图五欲是多么可怕的事。

迷恋五欲与福报不同。福报是在常行布施、持戒,自然而得好果之福中产生幸福与快乐。而迷恋五欲为心贪求过份享受之欲,不顾别人生死存亡。为财而贪官污吏、强抢暗盗、行骗欺诈、掠夺国土,制造了无数人间悲剧。为色而强奸调戏,离弃妻儿、舍夫攀高、失恋自杀毁容。为名而亲友成仇、嫉妒嗔恨、争地位而灭对方、显荣耀而灭知己。为食而杀害众生、贪求美味、为食而斗争夺取、不容相让。为睡而昏沉懈怠、事业荒废、意志消沉、道业不修。因为迷恋五欲而遗留极多不幸惨剧,再多享受,再大荣誉,再多财富,有何幸福可言。

人们有时所苦心追求确是多余的东西,而忘记生活安定可过已经不错,内心的满足喜悦和家庭顺利安康才是最切要的。幸福的人生并不是拥有极多的东西,而是充实健康祥和富有满足感的人生。

在有能力之时,我们不必将能力所得之财投于物欲享受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人世间苦难之人我们可以施与,来建立我们福报的乐园,以及尽未来际幸福的人生。可知道广大的心施一不止万报,而是无量福报,那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这样,现前就是幸福的人生。

五欲者即是财、色、名、食、睡。众生常为五欲所烦恼,而且苦苦追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方海权文章列表

畏惧三途之苦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惧三途之苦。经上常常讲:失人身者如...

卖掉贫穷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允许这个下贱的奴婢进到屋内?...

法忍和生忍

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

让我们轮转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五欲六尘打滚,你说对五欲六尘能够通...

彭鑫博士:女性过度淫欲对身体的伤害

在中医看来,女性手淫和过度的性生活会导致阴精的丧失...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主导我们生命升沉的两个因素

楞严经讲生命的缘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当...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当我到台湾动手术开刀的时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发...

笑着进入七宝池--陈进池居士往生记实

陈进池居士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好运不在于星辰

从前,在北印度的波罗奈斯住着一户有钱人家。他们为儿...

【佛教词典】华轮

(物名)众多之华,聚为轮形者。新译仁王经下曰:是诸...

【佛教词典】莲宗十三祖

1、净土宗的十三位祖师,即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

五种排毒食物

环境污染、电脑辐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人体...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

运用佛法来布施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

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差别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

让勤俭节约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中华美德故事俭朴篇》里有一个春秋时鲁国宰相季文子...

贪嗔痴三毒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