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不是要我们不贪著吗

大安法师  2025/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不是要我们不贪著吗

问: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佛经里也强调这些,我们不是要断舍离、苦行、衣食住行都简单不贪著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怎么理解佛、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算不算“相”?

大安法师答: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的七宝,乃至无量的众宝。甚至不断地说这些珍宝都是十方世界所有珍宝当中之“精”。就是没有比极乐世界的那个珍宝更为纯粹,更为庄严,更为妙丽的了,是珍宝当中的精华当中的精华。

那有人说,那极乐世界这么多金银珠宝,一去怎么修行呢?不把我们的贪心调起来了吗?这是以凡夫知见来看的。为什么在这个世间我们要衣食住行简单?这正是要培养一种少欲知足的心态,因为我们的贪心很重。如果你不把欲望降低的话,那你可能都会猛扑到占有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当你物质上的欲望占上风的时候,你精神层面是出不来的,升华不出来。所以在这个世间修行,还真得要修苦行,修离欲之行,生活越简单越好,越离开贪恋执著越好,因为这是秽土。

那极乐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状态了。它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愿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它本身是清净的,是从空性里面出来的。而且这么多金银财宝,不是阿弥陀佛故意要搞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它是法尔自然就呈现这样的七宝庄严,是由于阿弥陀佛无量劫的积功累德的修行,他的大福德来庄严的。那你也不要害怕,到极乐世界,这么多珍宝,诱惑我太大。没有关系啊,你到了极乐世界已经是有无我的智慧了,你把这一切都已经看空了,你已经没有贪欲之心了。不会像这个世间,我们有贪心,看到金银珠宝眼睛发亮,赶紧弄过来,放在保险柜里面,再派几个保安,天天还睡不着,看看是不是被人偷了。他不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愿是没有我和我有的观念,他的空性出来了,也没有我所有的概念了。所以这些金银珠宝在往生者看来,就像我们每天接触空气和阳光一样,他不会有贪恋、执著。谁会贪恋这个氧气呢?因为氧气太多了。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贪恋金银财宝?太少了,稀有金属。弄到一个金砖不得了了,是吧,传家之宝。那极乐世界到处都是金砖,你还要怎么样呢。所以,这些你不要担心,到极乐世界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我怎么修行呢?不是这个概念,你到那里才发现这些金银珠宝,万德庄严,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庄严,消归自性。我们自性,“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的庄严。

那《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确实是大乘般若系经典的一个核心的理念。这是破执著的,因为凡夫众生都会停留在相上,认为这个相是真实的。那《金刚经》会告诉我们,一切相,一切法都是缘起的,当下它是自性本空的,一法不立的,都是虚妄,虚妄之相,幻化之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能够在相的缘起上见到无相的本质,你就见到那个如来之性了。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千真万确。

那怎么理解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的相?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相。从本质上来说,它也是虚妄的。一心具足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法界,跟其它九法界同样是相,同样是缘起法。刚才一个基本原理:凡是缘起的东西,自性本空,毕竟空,无所有。但这里要注意,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幻现出极乐世界?就是救度众生的方便。因为众生做不到无相。所以就要靠有相、清净的刹土来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里,你从有相契入到无相,契入到常寂光土。

如果你没有这种——叫“指方立相”——善巧方便的话,你就度不了九法界众生。众生都是很执著的。所以根据执著种种相的众生,建立一个清净之相,让你把这个浊恶的相转化为一个清净的相。娑婆世界浊恶之相你去追逐、执著它,你会起惑造业,你会轮回,你会堕落。转化为极乐世界的这个清净之相、名号之相,让你执著。这种执著因为他是阿弥陀佛的心显现出来的,这叫指方立相、住相证果——住在这个相就能证到大乘的佛果,就能了解诸相非相、真如法性,回归这个如来的大寂灭之海。所以极乐世界它是幻相,但这种幻相它能够帮我们契入到真如实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法不在远处

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诚敬二字在念佛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

永觉元贤禅师:示净土社诸善友七首

一 琉璃宝地黄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东 妄想尽销归一佛 自...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

透过弥陀名号无量光的德能,马上就获得了三种利益

由于这个名号里面具足着无量光的义理、境界、德能,那...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佛教词典】尸罗四义

尸罗,为防过止恶之意。其四义即:(一)清凉之义,乃远...

【佛教词典】宝典

(杂名)经典之美称也。教行信证六末曰:无上甚深之宝...

阿弥陀佛和文殊菩萨应化人间的故事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社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社...

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

若当下不分别,当为最吉祥。我持咒的时候,不起分别心...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

因《楞严经》开悟的六位大禅师

1、唐玄沙师备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玄沙备...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

五浊恶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浊。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浊法都...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