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大安法师  2020/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不禁感慨道:“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啊。按通途的修法,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有到达目标,就命终了,寿命有限啊。

所以只修禅不念佛的开悟之人,十人有九个都是这样,没有等到他见思惑断尽,就命终了。命终就有“后有”。因为见思惑还没尽,他就有中阴身,这样十个人中九个人都会蹉路(蹉跎、耽搁、误事之意)。

临命终时阴境现前(你多生多劫乃至今生,所有善恶业力的境界一起现前),那在中阴身阶段,就像多少级的台风啊!自己很难作主宰,就随着最猛烈的业力去投生到善道或者恶道,在这时是一丝一毫都做不了主宰。

就好像你欠了很多人的债,债主都上门要债,但你欠哪个债主的债最多,他的力量就最大,他就先把你抓住,强者先牵。

这时候心里面的善恶种子都出来了,起现行了,就随着那个力量大的种子,投向什么地方去了。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境界。所以很多开悟的人在这个时候又都随境轮转去了。

这里就举出几个例子:五祖师戒禅师,一转生就成了苏东坡。“五祖”是一个寺院的名称——五祖寺,那有位师戒禅师,是宋代开悟了的禅师,在那个时候知名度很高,声动全国。

但是他虽然开悟了,却没有断见思惑,并且他也没有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一转生,就成了一个大文豪——苏东坡。

通过苏东坡一生的德业来看,由于他宿世的善根,他对佛法理解得倒很通畅;但是从他的行为上来看,他在杭州做官的时候,还流连在那些歌妓之间。那说明什么?

说明五祖师戒禅师连见惑都没有断。断见惑就得初果了,初果圣人如果转生的话,就是断他的命,他也不会去邪淫的。苏东坡连见惑都没有断,更何况了生死呢?

但他宿世有参禅开悟的功夫,所以他各种学问、文采非常好。但你把出世间的佛法,转为世间的一个文豪,已经是下降了太多了。

草堂青禅师也是禅门的一位大德,转生成为曾鲁公,做大官,五十岁拜宰相。曾鲁公对佛法的了解还不如苏东坡。

还有真如喆禅师,也是禅门了不起的人,一转生,到大富贵处,印祖在《致广慧和尚书》里面谈到,大富贵处是什么?就是成了宋代的一位皇帝——宋钦宗。

做这个皇帝也很可怜,他的父亲宋徽宗,打不过金国,就把皇位禅让给他的儿子宋钦宗,宋钦宗得到皇帝位两年,整个国家就亡了。还被金人俘虏,他们父子俩被俘虏到五国城,称臣,受尽羞辱。你看一生修行开悟,转生成了这么一个可怜的皇帝。这还是比较高明的。

还有更差的,海印信禅师,一转生成了他的大护法朱防御家的一个女儿,为施主家做女儿去了。

他圆寂那一天,正好朱防御的夫人生了一个女孩,大家都看到海印信长老到他家里,夫人就生了一个孩子。所以这个事情全杭州城都知道。当时,圆照本禅师在她满月的时候,还特意去看望她。

这时候朱防御的夫人把那个小女婴抱出来,这个小女孩看到圆照本禅师还笑,这时候圆照本禅师就棒喝,说:印长老,你错啦!这个小女孩一听,大哭一声,就死了。死了又到哪儿去了呢?那就不知道了。

如果这些人能够相信净土一法,都是上品上生的人物啊。可惜“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了。这个阴就是中阴身的业力覆盖了我们的妙明真心,让它不能显现。

“瞥尔”就是眨眼之间,非常快。你看,可不就是大彻大悟者,若不求生净土,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耽搁了自己了生脱死的大事。

这事关系重大,不可不辨啊。天如维则禅师也说:大悟之人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他真的悟了,那种求生净土之心,是万牛莫挽,一万头牛的力量都不能挽回。

如果说一个人开悟了,他还不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说明他的悟还没悟彻底,“保管老兄欠悟债”,悟得不够彻底。

《印祖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念佛暴躁转柔,预知时至

清朝时有一位克勤法师,他俗姓蒋,是湖南省湘阴人。他...

【推荐】念佛越念越没滋味,那就糟糕了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

【佛教词典】恶业

(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

【佛教词典】晓莹

南宋临济宗僧。字仲温。少壮行脚,遍参诸方丛林,得了...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公鸡与虫儿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所言黑影, 非佛菩萨之影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

财神之王药师佛

一、前言 一般介绍药师法门时,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修持药...

玄琬和尚的故事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