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起死回生的咒语

2014/0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起死回生的咒语

在波罗奈城有一个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师,他是全波罗奈城名声最大的老师,教授着五百个学生。

有一个名叫桑耆沃的学生,从老师那学会了起死回生的咒语。但是,这个学生性情浮躁,他刚学了一部分,还没有掌握解咒的方法,便自满起来,不肯再学了。

一天,桑耆沃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到森林中去捡柴,看见林间地上躺着一只死老虎。桑耆沃便对同学们夸耀:“嗨!老师教过我起死回生的咒语。我啊!能让这只死老虎重新活过来唷!”

“如果你真有这种本领,就快使出来让我们看看吧!不然我们可不相信呢。”说罢,同学们都纷纷爬到树上,从枝叶间探出头来,观看桑耆沃的表演。

桑耆沃站在死虎身边默念咒语,并用石子投掷死虎,那死虎一下子跳起来。

“嘿!你们看!我很了不起,很了不……。”只见老虎猛地向桑耆沃扑过去,一口咬住了他的脖子。没等桑耆沃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就命归黄泉了!

桑耆沃一死,咒语失灵了,老虎也马上倒地身亡,两具尸体倒在一起。

同学们在树上都吓呆了,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慌忙地爬下树,背着柴回来,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同学们一边说,一边为失去了一个伙伴而伤心落泪。

老师也难过地摇着头,用手拍着学生的肩膀说:

“仁慈和善心,施前当三思;施于好为善,施于恶惹祸。孩子们!不辨善恶,滥施恩情的人,只会把灾祸引到自己身上来,慈悲的同时,也应该拥有智慧呀!”

“老师,原来起死回生的咒语这么危险啊?”学生哭着问。

“我教给桑耆沃起死回生的咒语时,本来应该一起教给他解除咒语的方法和行咒的规矩。可他刚学完起死回生之咒,就大叫说自己可以去普救众生,不愿再往下学,结果……。”

学生中有人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听了老师的话,羞惭得低下了头。

最后,老师慈悲地教导着所有的学生:“学习中的浮躁是千万要不得的,你们一定要牢记桑耆沃的前车之鉴,以免重蹈他的覆辙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出离心之思暇满难得

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生...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

「中阴身」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佛经里面常常讲中阴身,这是表达什么意思?中阴身是表...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推荐】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对话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

提前火化会障碍往生吗

问: 叶老居士现年七十八岁,每天念佛万声以上,已十...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百年后到地狱去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访,他们不信佛,态度傲慢,东...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人命在呼吸间

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缘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过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贫...

【佛教词典】因明论纂要

全一卷。唐代慧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因明...

【佛教词典】袈裟

梵语 kasāya,巴利语 kasāya 或 kasāva。意译作坏...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

弥勒菩萨下生后的世界环境

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与人攀比是痛苦之源

有位居士不服气地说,邻居家家庭条件不好,夫妻两也没...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星云大师《人生三间》

在人间的生活当中,三间最重要!三间如果处理得好,幸...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你会相信吗?也许年老的人或者面...

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

如何克服瞌睡的习气

问: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课都起不来,一天到晚看到床...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培养说话的技巧

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