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2016/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使我不舒服,谁能为我除掉它?”石霜庆诸说:“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这则公案是在道吾宗智圆寂之前,对弟子说,他有个未了的心愿,希望有人帮一个忙。对他而言,天下事都已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是众生还未度尽,弟子尚未解脱,许多人等着要开悟,但他即将过世,再也无法帮助他们。谁能把他的心愿接替下去,承担这个任务呢?

通常每一部佛经最后都有所谓〈嘱累品〉,交待听众听经之后,当有责任护持它,使它永远留世、化世;道吾宗智也是以这样的慈悲心交待遗嘱。但这几句话被石霜庆诸点破了:“心物俱非,除之益患。”内在的心是自己,外在的物是环境,不论心内或心外,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不变的,全是幻境、幻象、妄念,不需要除掉;如果执意要除,心中更增一份执着,那更放不下了。石霜等于告诉他:“放心圆寂吧!随缘来去,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如果担心,反而会增加执着,也为后人带来累赘。”他的意境更高超。

大悟彻底的人,一切皆自然。在世时弘扬佛法、奔走度众,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众生需度就度,如果因缘不成熟或无此因缘,也不必着急、不必担心,这不是你放不下就能解决的。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一生纵有来不及做的事,该走的时候依然心无罣碍地走。众生如果已经种下得度的因缘,不需你担心他们也会成熟。所以,未圆寂之前的奉献最重要,临死牵挂则是多余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

禅门耆宿德林长老圆寂 山河失怙四众哀思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时许,扬州高旻寺德林长老圆寂...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让心先过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草木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智者的四句话

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众所周知的伤仲永,通过讲述一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

【佛教词典】欲界

【欲界】 三界之一,指有情生存的一种状态。欲界与色界...

【佛教词典】横竖

(杂语)横与竖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竖,不次第曰横,...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由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地球的生态环...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好运不在于星辰

从前,在北印度的波罗奈斯住着一户有钱人家。他们为儿...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

「爱」与「慈悲」的区别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

八风的考验

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多吃有色蔬菜营养高

多吃有色的蔬菜,对身体大有裨益。我们按照颜色的由浅...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