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的善知识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识’互称。

后来,其中一人因故犯罪被迫逃亡,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向他的好友求救,没想到对方不但不愿开门,反而问:‘你是什么人?’犯人说:‘我是你的知识,因为犯了罪,特来向你求助。’对方回答:‘平时我们形同至亲,但危难时应当各自负责,不要影响、拖累对方。’由是此人大为不悦,心想:‘平常吃饭、玩乐、出入行来都与我不相舍离,临难时却弃我不顾,这哪是我的良师益友。’想想便往深山行去。

途中,犯人遇到一位善知识,此人了解状况后,竟然带他到家里避难。善知识说:‘你我虽不相识,但我仍应送你到安全的地方。’于是就带着珍宝,亲自驾车送他到别的国家。该国国王及长者们听闻此事,亦为他安置田宅、供给财宝,令他享福至命终。

佛陀知道此事后,就以此譬喻,教导弟子:‘罪犯好比人心,他的这位莫逆之交则如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色身,而途中帮忙他的善知识则是三皈、五戒。凡夫众生平时执着、滋养四大假合的色身,供给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不虞匮乏,然而一旦无常降临,大限来时,还是可能堕到三涂恶道受苦。再者,罪犯幸好遇到善知识,不仅安全送他到他国安置,还有助缘供给所需,直至命终。这也是譬喻因布施持戒的功德,使其能至天界享福,住七宝宫殿、着天宝衣,百味佳肴自然现前,生活极乐无穷。因此,人生在世,不应贪着利养,应当少欲知足、布施持戒、修善积福,若只知滋养色身,则无所助益,行者应当慎思。’

典故摘自:《众经撰杂譬喻·卷下》

省思

在短暂的生命里,人们总是汲汲营营追求色身的享受,反而使自己堕入三涂恶道中,无法出离轮回之苦。三宝犹如世间明灯,普照大地,引导正确的人生方向,吾人应当把握有限的光阴,皈依佛法、落实修行,方能达到究竟的彼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陀灭火的因缘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问: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大安法师答: 受五戒...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

销售行业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问: 我是销售医疗器械的,利润大,有时不免要打妄语...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推荐】《了凡四训》漫画版

《了凡四训》漫画版...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良医病子的譬喻

良医病子的譬喻...

空中楼阁

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

【佛教词典】金刚乘

(术语)真言教之异名。教法坚利如金刚也。瑜祇经曰:...

【佛教词典】阇提首那

(人名)涅槃经所说十仙之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阇提...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师《复高邵麟书四》,是指至于念佛...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问: 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