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临涅槃 母子相见

2017/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临涅槃 母子相见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现出五种衰变之相:一者,头上所戴花冠枯萎。二者,腋下出汗。三者,头顶上的光明熄灭。四者,目光不定,两眼数数眨动。五者,不乐本座,开始坐立难安。无独有偶的,当晚摩耶夫人又一连作了五个恶梦:一梦须弥山崩塌、四大海水枯竭。二梦诸多罗刹,手执利刀,四处奔走,挑起众生眼珠。三梦见诸天失去宝冠,身形黯淡无有光明。四梦如意珠之宝幢倾倒,如意珠掉落深渊。五梦见狮子啮咬摩耶夫人,举身疼痛犹如刀割。

于恶梦中惊醒的摩耶夫人,知道此梦令人身心忧恼,绝非吉祥之兆。因为往昔于白净王王宫,昼寝之时,曾作希罕之梦,梦中有位天子,身为金色,乘坐白象,并有天音妙乐声响,金色天子入我右肋,身心安乐,无有苦痛,随即怀妊悉达多太子;悉达多太子其后成佛,以佛智慧光明,普利人天众生。现今,得此五恶梦境,令人心生怖畏,想必是我子释迦如来般涅槃之兆。

此时,阿那律尊者见释迦如来棺殡之事已办妥当,即以神足上升忉利天,以偈子告知摩耶夫人:

“大师最胜天中天,善导一切世间者,

今已为彼无常海,摩竭大鱼之所吞,

在于鸠尸那竭国,娑罗林中双树间。

不久当出城东门,种种供养而阇维,

天人八部众盈溢,号哭震动彻三千。”

摩耶夫人听闻此偈,立刻闷绝倒地,良久后苏醒。醒后自拔头发,悲泣地说:“昨夜得五大恶梦,深觉怪异,果然我儿释迦如来入灭,即将荼毗。佛陀在世,犹如世间智慧之眼,引导众生步向光明,而今世间智慧之眼灭去,这是何等痛苦之事啊!世尊,为什么要这么快入灭?”

摩耶夫人随即与天众从忉利天,下降人间,于前往娑罗双树间的途中,远远望见如来棺椁,摩耶夫人再度悲伤昏厥倒地,以水洒面后方得苏醒,摩耶夫人走至棺椁前,顶礼如来,悲泣说道:“往昔无量劫以来,世尊与我常为母子未曾舍离,如今世尊灭度,将永无相见之期。呜呼!苦哉!众生福德已尽,日后谁能为作开导呢?”语毕,伤心地以种种天花布散于金棺之上。

当摩耶夫人见到置于棺椁旁的如来僧伽梨衣、钵与锡杖,睹物思情,不禁悲恸地以右手执持佛陀曾使用过的法器,举身扑地,号啕哭泣地说:“我子昔日执此法器福益人天众生,而今法器虽存,却空无主人,真是令人悲不可抑!”在旁的四众弟子同感悲凄,泪如雨下。

此时,世尊以神力令层层棺盖自动开启,从金棺中合掌而起,其势如同狮王初出洞窟,奋迅有神,举身毛孔一一放出千束光芒,一一光明,皆有一千化佛,各个合掌朝向摩耶夫人。释迦如来以柔软梵音向佛母合掌问讯,说道:“委屈慈母远从忉利天,下降阎浮提世间。诸行无常,有聚必有离,诸法如此,但愿母亲莫再悲泣。”

如来即时为摩耶夫人而说偈语:“一切福田中,佛福田为最;一切诸女中,玉女宝为最。今我所生母,超胜无伦比,能生于三世,佛法僧之宝。故我从棺起,合掌欢喜叹,用报所生恩,示我孝恋情。诸佛虽灭度,法僧宝常住,愿母莫忧愁,谛观无上行。”

阿难尊者见佛陀从棺中而起,又听闻世尊为摩耶夫人说偈开导,不禁泪流呜咽,仍强自抑忍悲伤向佛陀请示:“世尊!后世众生必当问我,如来即将灭度时,最后有何言说?我当如何回答呢?”佛告阿难:“你应当回答:‘世尊已经般涅槃,因为摩耶夫人下降阎浮提,来到佛陀涅槃处,如来为了教化后世不孝众生,而出金棺,向慈母摩耶夫人合掌问讯并为说法,因此,此经名为《佛临涅槃母子相见经》,大众当如是受持。’”

如来最后更为母亲说偈辞别:“我生分已尽,梵行久已立,所作皆已办,不受于后有。愿母自安慰,不须苦忧恼。一切行无常,住是生灭法,生灭既灭已,寂灭为最乐。”语毕,棺木随即阖起,此时三千世界大地悉皆震动。

典故摘自:《摩诃摩耶经·卷第二》及《释迦谱·卷第四·释迦双树般涅槃记第二十七之四》

省思:

因不舍一众生之大慈,如来入灭前仍不辞辛劳化导众生,度一百二十岁之须跋陀罗为最后弟子。入灭后,由于慈母摩耶夫人悲痛欲绝,如来又从金棺合掌而出,为尽最后的孝道而为母亲说法,更为后世不孝众生做孝亲尊亲之典范。

《大智度论》云:“诸有无智人,身心计是我,渐近坚着故,不知无常法。”众生将身心视为实有,在起惑、造业、受苦的轮回中循环不已,为报累世父母深恩,自己更要努力用功、精进行道,以救脱现世及累世父母,流转三界之苦,令其听闻正法,趣向佛道,方为真正之尽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孝顺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

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吗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

佛的不思议德相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五台山文殊菩萨发塔的来历

很多去过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过台怀镇的塔院寺,那个大...

你究竟在怕什么

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父亲问他:你怕什么?少年回答...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佛教词典】八识界地

【八识界地】 在三界九地中,鼻、舌二识,仅通于欲界五...

【佛教词典】净屋

(杂名)比丘住而无罪之家屋云净屋。...

开经偈与武则天的故事

当我们翻开经典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

四大安静 众患消除

佛陀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达长者...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问: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

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问: 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

修养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的...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圣严法师《两个瞎子,两种境界》

在我小时候出家的狼山,有两个瞎子。一个是山上的法师...

【推荐】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

口诵而不解其义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