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金色王施饭获福

2019/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常随在旁,有众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王、百官大臣等,皆来护持供养,供应日用所需,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供养,非常丰厚,但是世尊不贪染、不爱着;对天、人、魔王、梵天、沙门、婆罗门等,都能应机演说正法,具足初善、中善、后善,义理深远,言语调柔,具清净梵行之相。

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假如众生能知布施、布施的果报,即使是微薄的食物,都能先布施他人而不自己食用,舍离悭嫉则能布施。相反地,假如众生不知布施、布施的果报,即使是少分的食物,也不肯用来布施他人,只留与自己食用,那是因为悭嫉而不能布施。

以前有位国王名叫“金色”,身相端正,具足三十相好,成就妙胜的色身。金色王非常富乐,真珠、珊瑚、金银等财宝不计其数,栏厩里更有数不清的象马牛群。金色王住在饶金城,饶金城非常宽广,东西长约十二由旬,南北有七由旬,城中有五十七亿聚落,人民充满,安隐丰乐。

又六万山川都有大城,每一城都有城主,人民充满、生活安乐,当时的人寿长达八万四千岁。金色王有一万八千名大臣,中宫婇女二万人,金色王对于拥有的一切,乃至于自己的身体都能布施,无一物不舍。有一天,金色王思惟:‘我不应该向商人、人民征税。’

就召唤百官大臣,告诉他们:‘从今以后,人民、商人都免其赋税。’金色王以此方式治国,全国上下丰衣足食。

某日,天上有恶星出现,有通晓星相与咒术的婆罗门,占卜星相后,赶紧来到王宫向金色王报告:‘大王!天上出现不祥之兆,未来十二年间,恐怕天不降雨,大地将一片干旱。’

金色王听完婆罗门的话后,悲泣说道:‘苦啊!我的人民原本物产丰饶,安隐丰乐,没想到不久之后就将一无所有!’须臾间,金色王停止悲伤,思惟:‘富人拥有丰饶的财物、粮食,必能撑过十二年,不会饿死。但是穷人只有微少的财物,粮食不足,他们将如何熬过这十二年?如何存活?’

金色王思考了很久,想到:‘我现在应该将所有人民、百官大臣乃至王宫里的粮食都聚集起来,清点数量,存放在一处谷仓,再计算所有人口的数量,十二年间平均分配给每个人食物,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存活下来。’

金色王于是召唤大臣、百官、所有城主来到王宫,敕令大众:‘你们快去把所有的粮食都收集起来,并计算数量。’大臣们立即积聚所有的粮食,计算数量并集中在一处谷仓,然后回报金色王。金色王召来国内善于算数、计划的人来到王宫,命令他们:‘将所收集的粮食,平均分配给每个人。’

金色王也以身作则,与人民一起平均分配食物。这样平安地度过了十一年。但是一个月后,所有的粮食都发放完了,谷仓空虚,只剩下供给金色王一顿的五升饭。但离灾旱结束之日,还有十一个月,渐渐传来有人死于饥饿。

当时,有一位已修四十劫菩萨道的菩萨,来到娑婆世界,在一棵大树下,结跏趺坐,端身正念。菩萨随顺观察色受想行识五阴的生灭,观此色阴生起、此色阴散灭。又观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都是生起又复散灭;菩萨如是不断地观此五阴皆空,不久,照见一切诸法悉皆散灭,证入空性,以此因缘,即时成就缘觉,证辟支佛果,而说偈言:

‘因爱故生苦,如是应舍爱,当乐于独处,犹如犀一角。’

辟支佛想:‘我为利益众生,多行苦行,却无一众生获得我修行的利益。我于今日怜愍众生,为作利益,应于何人受其饮食供养?’辟支佛已证得天眼通,以天眼普观饶金城,所有粮食都已用尽,唯有金色王还有五升饭,心想:‘我今怜愍金色王,为作利益,当前往受金色王供养。’

辟支佛即以神通,如金翅鸟般展翅高飞,飞向金色王宫中,并现其身令人人得见。

此时,金色王与五千大臣在王宫楼上,都远远看见辟支佛从空中飞来。其中一位大臣说:‘你们快来看!远处有一只金翅鸟飞来了。’第二位大臣则说:‘不,那不是金翅鸟!是罗刹恶鬼要来吃我们。’金色王闻言,仔细观察后,说:‘那不是金翅鸟,也不是罗刹恶鬼,是仙人怜愍我,特地而来。’

辟支佛顷刻间来到金色王面前,金色王立即起身顶礼辟支佛,并敷设座具,恭请其升座。辟支佛上座后,金色王问:‘仙人为什么会来到我的王宫?’辟支佛说:‘我是为了接受您的供养,特地来此。’金色王听闻后,随即悲伤涕泣地说:‘原本我是那么富乐,但没想到现在却如此贫厄,无一顿美味的饮食可以供养仙人。’

这时有位天女,向金色王说了一偈:

‘何法名为苦?所谓贫穷是,何苦最为重?所谓贫穷苦。死苦与贫苦,二苦等无异,宁当受死苦,不用贫穷生。’

金色王听了偈语,随即召来御厨,问:‘还有饭吗?我要供养大仙人。’御厨回答:‘大王!所有的粮食都已用完,只剩下供大王食用的最后一顿五升饭。’

金色王想:‘我若食用这一顿饭,可暂时保存我的命;我若供养给仙人,将很快命尽。’但是,他很快改变想法:‘即使我吃了这顿饭,下一顿没有饭吃,仍然不免一死。仙人清净持戒,修行善法,既然来到我的王宫,我怎能不供养他食物,让他空钵而回?’

于是金色王告诉身边的大臣:‘你们当随喜赞叹,这是我最后的布施,愿以此善根回向一切人民,自今以后于未来世永断贫穷。’

金色王发如是大愿,便将仅有的一顿饭,虔诚恭敬地奉于辟支佛的钵中。当时,证辟支佛果的圣者都是以身示法而非用口言说,所以,辟支佛接受了金色王的供养后,即以神通飞空而去。金色王与诸大众皆恭敬合掌、目不转睛地注视辟支佛,直至辟支佛的身影消失。

金色王告诉大臣们:‘你们都回去吧!’大臣们说:‘大王快乐时,我们与王共享快乐。现在面临困厄,我们怎能舍王离去?’金色王听后,不禁以手拭泪说:‘你们各自回到家中,我不忍心看到你们在我宫中饥渴而死。’

大臣们听闻后,都啼泣流泪,顶礼王足,合掌说:‘愿大王答应我们,明天早晨还能见王最后一面。’

就在此时,接受金色王供养的辟支佛,开始食用五升饭时,东西南北的云轮开始转动,凉风吹拂大地,半日之后,天空开始降下种种饭、麨、熟豆、华果、稻米末饼等种种食物。

金色王看到这情形,欢喜无比,告诉大臣们:‘你们快来看!布施仙人一顿饭,就获得这样的果报,相信之后还会有无量的果报。’第二天至第七天,天上又降下胡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稻、梁、米等,之后七日降下奶酪、七日降下油、七日降下钱、七日降下毛毡等种种杂物,又七日降下金、银,琉璃、琥珀、珊瑚、玛瑙、砗磲七宝。”

世尊告诉诸比丘:“你们当知,金色王因为布施供养辟支佛食物的因缘,一切人民永断贫穷。当时的金色王,正是我的前身。诸比丘!你们应善知布施法门,如果众生知道布施的果报,不论食物多少,都能布施而不先自己食用,就能舍离悭嫉而布施;如果众生不知布施的果报,即使少量的食物也舍不得布施给他人,这是因为悭嫉,而不能布施。”

此时,世尊说了一偈:

“前作善不善,不失罪福业,亲近黠慧者,不失往来业,

圣众中善语,不失语言业,知恩报恩人,不失所作业,

善业为端正,不善为鄙陋,二业皆有报,必定实得果。”

世尊说此偈后,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非人等一切与会大众,听闻佛的开示,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金色王经》

省思:

世间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今生富贵是因过去累世修布施;而贫困则为不知行布施等善业的果报,所以应当勤修布施。布施能舍去悭贪、嫉妒的恶习,帮助众生度越生死苦海,如经云:“施报如形影,处处与安乐,生死险难中,唯施相随逐。”再者,布施三宝为最胜福田,如金色王以至诚心、恭敬心、利益众生的广大心供养三宝,尽管所施之物非常微薄,当下即是最大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

惜福

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岁,她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有许多...

念诵普贤十大愿的功德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

阿弥陀佛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万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号当...

观世音菩萨的伟大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

享福未必真的有福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观念。事实上,种瓜...

释迦佛与三千佛缘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禅师们的胆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我在哪里

无根禅师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误为已经圆寂了,便将...

【佛教词典】湛然(711—782)

湛然,是唐代天台宗的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

【佛教词典】智顗

(人名)天台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氏,其母梦吞...

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

问: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

培植善念-童子改命

袁尚宝的朋友养了一位童子,非常清秀,而且十分机警。...

五点计数念佛法的实际操作

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

星云大师独白:有苦不能说 我就这样忍了一辈子

一九八五年,我从佛光山住持之位退居下来,将寺务交给...

提婆菩萨的宽恕

世尊在灵鹫山上为群众开演妙法,以手拈花,迦叶尊者破...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如何看待缘起性空与道德训诫之间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佛教教义中的缘起空等教义,与世尊教导我...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问: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要成就...

大安法师:护法与附体

问: 护法能让进道场吗? 大安法师答: 第一天我看到...

怀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太慈悲,太有...

内心解缚之要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向比丘们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