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争来争去是个空

2011/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小箱子丶一根木杖以及一双鞋子。由于各自都想在三件物品中占有两件,所以整天吵吵闹闹,什么事也办不了。有一天来了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形便问他们说:「这三件东西有什么特别,让你们争得面红耳赤?」

两个毗舍阇鬼回答说:「你有所不知,这些东西是宝啊!这个小箱子能生出衣服、饮食、床褥、卧具等一切赖以生存的物品。持这根木杖,所有的怨敌全都归顺降伏,不敢再有任何争执。穿上这双鞋子,想到那里就能飞到那里,完全没有障碍。」这个人一听,就跟两个毗舍阇鬼说:「你们稍微离远一点,我为你们平分这三件东西。」

两个毗舍阇鬼听从他的话就稍稍远避,这个人立刻抱起箱子、拿起手杖、穿上鞋子飞上高空。两个毗舍阇鬼十分惊愕,他们竟然什么都没得到。这个人又告诉他们说:「我带走让你们争论不休的东西,从今以后你们再也不会为它们争吵了。」

故事中的「毗舍阇鬼」,比喻诸魔外道。小箱子比喻布施,在六道轮回中能够享用的财货都由布施而来。木杖比喻禅定,降伏一切魔怨烦恼,皆靠禅定的力量。鞋子比喻持戒,在六道之中,唯有持戒才能生到人道及天道。诸魔外道争夺箱子,比喻他们在世间的有漏法中强求果报,结果是空无所得。

心外求法的人,只看到财物提供生活富裕的好处。为了获得财富不择手段,强求果报,不知修诸因缘。如果能够修行,懂得断恶行善,在布施、持戒、禅定上不断努力,便能脱离轮回之苦,获得别人夺不去的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 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

取之不尽的二枚金币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常随弟子有千二百...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

以平等心接受供养

在舍卫城,人们常常大事举行供养,供养佛陀亲自带领的...

一句恶言堕粪池中虫

证严上人述说《贤愚经》故事叮咛大众,在凡夫地修行,...

施舍的树

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捡回了一个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出去散步。胖婶颠着小脚...

天堂与地狱

人常说做坏事下地狱,地狱有种种苦刑;做善事则能升到...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

【佛教词典】受随二无作戒同异

亦名:受随无作戒同异 子题:圆教宗受随二无作戒皆心种...

【佛教词典】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净居天,金翅鸟王对文殊...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

心灵在佛法的世界自由飞翔

我出生于一个比较优越的干部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

释迦牟尼传

一、出家前的生活 1.太子降生 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二...

公牛的争斗

为了争夺一头母牛和一块地盘,两头公牛发生了争斗。一...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

邪淫的六种情况

大概地说,邪淫就是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不净行,但是详...

人生有好的智慧,就能开展出好的前途

为什么有些人的十八界是快乐的?你看他经常保持欢乐。...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若你那么想,改变它!稳定...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圣严法师《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

何为「我执」

问: 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 这个我执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