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私自利遭苦报

2011/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是却蔑视佛门的法规,她贪嗜食物,每次入城乞食,总是挑拣其他比丘尼所未到的一角,独受精美的供养。她被味觉之欲所囚,心想:“假如其他的比丘尼也到那里去乞食,我将什么都得不到,我必须设法使她们不到那儿去。”

于是她来到比丘尼的居所,对比丘尼们警告道:“长老尼啊!那个地方有可怕的大象、暴戾的马、凶狠的狗徘徊着,是非常危险的地方,大家不要到那边去乞食。”

比丘尼众听了她的话,从此没有一个人到那地方去乞食。

有一天,她往那里行乞,正向一户人家走去时,突然一只凶狠的狗冲了过来,使她的脚骨折断。邻近的人急忙跑过去,为她包扎伤处,用床抬回比丘尼的居所。

大众疑惑不解,她既然警告别人,为什么自己却往那里去而折断脚骨回来?不多久,大家终于明白了,僧团里此起彼落谈论着她的不道德。

佛陀知道后,告诉大众道:“她爱说警告语的习性,并不是现在才有,在过去生时就如此。当时,我是一群鸟中之王,她是我鸟群中的一只雌鸟,牠生性暴乱自私。有一次,我率领数十万只鸟飞往雪山,途中停留在一座森林里。那一天,所有的鸟都飞出去觅食,唯有这只暴乱的雌鸟向大路飞去,牠拾到从车上掉下来的米、豆、果等食物。吃饱后,却不想让别的鸟到这里来,免得好东西被其他的鸟分食。于是回来警告鸟伴们说:“大路实在危险,有象有马,还有可怕的牛拉车子通过。我们不能急速起飞,偶有差错就粉身碎骨,所以不要往那个方向去。”

果然,所有的鸟都不敢飞往大路去,雌鸟很安心。有一天,当牠又到大路觅食的时候,听到疾驰而来的车声,回头一看,距离还远,也就依然四处走着,这时候,车子像飞也似的疾驶过来。雌鸟来不及飞起,车轮就从身上辗过,被裂成两段。

所以,光知道警告别人,自己却不实行,又自私自利的人,就会常常招致苦报。”弟子们听了,都深深警惕私欲的可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推荐】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爱着心是痛苦的根源

《唯识学》有一个名词叫烦恼障,是说烦恼的活动能障碍...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无用的石头与有用的砖头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

善良成就未来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

善慧菩萨的下生因缘

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时,提播婆底城的灯照王以正法治理国...

【佛教词典】说罪

(行事)于说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说之。...

【佛教词典】佛光寺

(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北魏孝文帝,历史悠久,世称...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

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

茗山法师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慈,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悲,就是同情他人...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和敬为先》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了一串香蕉回家。...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

爱着心是痛苦的根源

《唯识学》有一个名词叫烦恼障,是说烦恼的活动能障碍...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五乘的要义,先作一个总标。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