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弘一大师的惜福

2011/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何谓“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弘一大师小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

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弘一大师所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他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出家以后,一直还保守着爱惜衣食的习惯。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他的。他每晚用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他有一把洋伞,是1911年买的。这些生活用具,破烂了,就请人用针线缝缝,当新的一样使用。除了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东西,须五六年一换之外,他的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常有人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非弘一大师一个人的主张,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也是这样。弘一大师与印光大师有交往和书信往来。弘一大师亲口说,有人送印光法师白木耳等补品,印光法师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印光法师:“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印光法师回答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显神通感化黑老大

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 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生死的难关才是真正的难关

把这座寺院修好了,本人刚好八十岁。在修复这座寺院的...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故事...

【佛学漫画】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大师虽然距今已有千年的岁月,但他的行止生平与智...

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缘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

捕象记

久远以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为天人、国王、大臣及...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佛学漫画】惟则禅师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佛教词典】可乐

【可乐】 p0524 集异门论二卷五页云:可乐云何?答:设...

【佛教词典】化乐天

(界名)Nirmanarataya,六欲天之第五。在兜率天之上,...

圣严法师:如何种植福田

有一回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却对佛陀说:「...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 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我们往生的电影,十劫前就拍好了

关于第十八愿末学有新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何谓「无生法忍」

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

【推荐】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出家落发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出家路漫漫,从无知到信仰,从舍俗到出家,从净人到沙...

四十八大愿——(第19愿)勤修我皆接引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修...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

贪心之害

过去有一个少年妇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乐,随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