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2011/09/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害佛陀,自立为佛。于是,提婆达多教唆阿阇世王杀害自己的父亲,自立为王,并且帮他一同杀害佛陀,如此新佛、新王共统天下,才是痛快之事。阿阇世王听信其言,便杀害父亲,自立为王。

人民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愤恨,对于出家比丘心生厌恶,致使比丘入城乞食皆空钵而回。比丘们回到山中禀白世尊,因为提婆达多的恶行,让人们对出家沙门咸起恶心。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若有众生对身着袈裟之沙门起恶心,便等同于向过去、现在及未来诸佛、辟支佛及阿罗汉起恶心;因向三世诸贤圣起恶心故,便获无量罪业果报,因为袈裟是三世贤圣的标志。若有众生剃除须发,着此袈裟,出家修行,此人不久当得解脱一切诸苦,获无漏智慧,能救拔一切众生出离苦海。若有众生能对身着袈裟之沙门,生起无比的信心与恭敬,则能获得无量功德福报。’佛陀亦举自身为例,表示过去在因地修行时,也是因为对身着袈裟之人深生敬信,最后终得成佛。佛陀于是向阿难尊者及与会大众叙述过去因缘。

过去无量阿僧只劫前,阎浮提有一大国王名为提毗,总领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当时并无佛法在世间流传,只有辟支佛在山林中坐禅行道,飞行变化,度化众生,林间野兽皆来亲近。有一狮子名叫迦罗毗,全身金色,光明晃耀,只吃草及果子,不会伤害其他众生。当时有一猎人,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并将弓箭藏于衣内,到处寻觅猎物。当他发现迦罗毗时非常开心,因其毛皮可为自己带来一大笔财富,于是他趁着迦罗毗熟睡之际,以毒箭射之。迦罗毗惊醒后,本欲杀害猎人,但见其身着袈裟,便自思惟:‘此人不久当得解脱,远离种种苦患,因为袈裟是三世贤圣的标志,我若加害于他,如同以恶心加害三世诸贤圣人。’如此思惟,害意便息,自知不久当离世间,便说偈言:‘耶罗罗,婆奢沙,娑呵。’迦罗毗说此偈时,大地震动,万里无云的晴天瞬间下起大雨,诸天即以天眼观察世间,见猎人杀害菩萨狮子,便于虚空雨诸天花,供养迦罗毗的尸体。

猎人将狮子的皮毛献给国王,并要求赏金,国王见此金色毛皮便自思惟:‘经书上说,若有畜兽身为金色相,必是菩萨化身,如果现在奖赏此人,便如同与他共同杀害菩萨。’此时猎人不断哀求,国王因而怜悯,给予少许钱财,并问猎人:‘狮子死时有何瑞相?’于是猎人告诉国王当时所见到的瑞相及狮子所说的偈子。国王听完之后悲喜交集,信心坚定,便召集大臣及有才德、有智慧的人,为其解说偈子的涵义,但无人能解。

当时山林中有一仙人,名叫奢摩,智慧通达,国王便请他来解说偈子的意思。仙人表示:‘耶罗罗是指剃除须发而着袈裟者,能于生死中速得解脱。婆奢沙是指剃除须发而着袈裟者,皆是贤圣之相,能速趋涅槃。娑呵是指剃除须发而着袈裟者当为一切诸天世人所共敬仰。’国王听完非常欢喜,便召集八万四千小王同来集会,以七宝高车展示狮子皮,令所有人皆当恭敬,以烧香散花供养;此外,更打造一座金棺,存放狮子皮,并起塔供养。人民因发此善心,寿终之后皆得生天。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及四众弟子:‘狮子迦罗毗因向着袈裟之人起一念善心,十亿万劫作转轮圣王;又由于能供给一切众生所需,广植福田,而得成佛。其实,迦罗毗就是我的前身;国王提毗因为供养狮子皮的缘故,十万亿劫生于天上人中,尊贵第一,修诸善法,是弥勒菩萨的前身。而当时的仙人即是舍利弗尊者,猎人即是今日的提婆达多。’

所有人听完后,心中非常欢喜,并向佛陀至诚忏悔。于是,佛陀慈悲为大众开示四谛妙法,听闻者亦随过去因缘皆获妙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十三》

省思

僧宝舍家修行,披如来衣,于出世法中精进不懈,并且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当以虔诚恭敬之心护持。《六祖坛经》云:‘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一念恭敬心,获福无量,造作种种恶,终将回归自身,故应慎护自心,莫造诸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如何辨别假和尚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

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亲受三宝最真切的「显灵加持」

晚钟敲过,闭目卧在床铺上,这一天又要过去了。 在太白...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学漫画】虽被人笑话,却是自在往生之人

彻迷法师的往生故事...

吃葡萄的哲学

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

信敬如来 功德不失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的故事

宾头卢,此云不动,名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姓也。别...

【佛教词典】一代三段

划分释迦一代之教法为三段,此乃日僧日莲依天台宗之五...

【佛教词典】归程祥参

又作归程详参。即回光返照以参究自己本来之面目。乃谓...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

布施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

慈悲分三种境界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

禅诗三百首

1、无相偈六祖惠能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

南怀瑾:禅宗的棒喝

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推荐】楞严咒的六大妙用

一、除障 至心持楞严咒不用再去执着所谓的冤亲债主了,...

圣严法师: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经拥有」

电视上曾经流行一句广告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