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心律法师  2011/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我不想暑假每天呆在家里,零花钱都向你伸手要,我要找个工作。”父亲很支持他的想法,但也担心他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阿来却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情况,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

“哪些人呢?”父亲带着怀疑问。

“哪些会动脑筋的人。”阿来回答说。

之后,阿来在网上、报纸上的各种广告栏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了一个很适合他的工作,并按照广告上说的面试时间到达了。可面试的人很多,阿来只能排在第25名;而且,看起来阿来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他如何才能得到这份工作呢?

阿来想了一会,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对她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转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秘书从这个男孩身上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东西,感觉到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他散发出一种自信的气质。所以她把纸条收下并打开看了看,看了之后不禁微笑了起来。她立刻站起来,走进老板办公室,把纸条给了老板,老板看了也笑了。纸条上写着:

“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5位,在你没有看到我之前,请不要作决定。”

阿来就这样得到了这份工作。

如何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在并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呢?阿来,这个16岁的孩子给大家上了很好的一课。有人也许觉得阿来的这张纸条很重要,是这张纸条让秘书和老板都认可了他;但这张纸条只是一种现象,真正打动秘书和老板的是阿来的智慧和善于动脑。

智慧不仅可以创造财富,智慧本身就是一处挖不尽的宝藏,只要你用心去开采,就会有丰厚的收获。

心律开示:处于不利的位置,并不是说就一定处于劣势,运用自己的智慧,多动脑子,就可以战胜处于有利位置的对手。不要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苦干不见得就一定有收获。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智慧,只有善于动脑,积极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才能成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法布施增长智慧

阿难尊者他又怎样得到那个好的记忆?佛经上面说了一个...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上天的厚遏

希腊哲学家季诺,经常在雅典的市场里讲授他的哲学。开...

慧律法师:大骗子与小骗子

有一个老和尚住在山上茅篷,修行修了二十几年。 有一...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释放压力的沙漏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位在收发室工作的军人叫米诺。...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心里的坟土早干了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子和庄子是放旷逍遥哲学家...

破庙的感慨

三个法师在一破庙里相遇,对那座庙的破败他们很感慨。...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佛教词典】破羯磨僧

子题:中品兰 资持记·释受戒篇:“破羯磨者,一界两众...

【佛教词典】成就最上涅槃

【成就最上涅槃】 p0667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页云:摄...

了幻法师:如何预防与戒除手淫的方法

问: 我从去年开始接触佛教,但我一直有一个恶习,就...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

一碗饭与一念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

【推荐】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 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懂了这一点,便不会去害人

种子是【能生(因)】,现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现...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念佛的生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需要法义的学习作为...

性德

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