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经中的六成就

2024/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经中的六成就

佛经的第一段经常有一个很相似的开篇,如《佛说阿弥陀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这段经文就是通常所说的佛经的“序分”,有说法时间、说法主、听法众等,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六种因缘和必要条件,即“六成就”。

信成就

即“如是”,对佛陀所说正法坚定接受和毫不怀疑。《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的听闻、持诵,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如果不信就不会有因缘闻法,所以我们学佛,第一条件就是信。

闻成就

即“我闻”,表示经文是由佛陀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亲耳听到佛陀讲法并记录下来的。“如是我闻”表明了经文的可信度,让后世信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和传播佛法。《大宝积经》云:“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因此,有信之后还要有闻,多听经闻法,得正知正见,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修行中去。

时成就

即“一时”,想要了解佛理,不光要有信有闻,还要讲因缘时机。佛陀讲法,都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性,对机说法。修行的众生,善根成熟了,自然契入佛理,证得善果;若不成熟,虽说法也不会开悟。时成就代表了因缘和合,是听经闻法的最佳时机。

主成就

指说法的主体,释迦牟尼佛是佛经中的说法主。《观经疏》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主成就是六成就中的核心,一切都围绕着主成就佛陀展开。佛讲法有处所便有了处成就,佛教化有对象便有了众成就,参与佛的讲法便有了时成就,聆听佛的法音便有了闻成就,接受佛的教化便有了信成就。

处成就

说法有主了,还要有合适的地点。佛说法必有处所,或者天上,或者人间。比如《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是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而《地藏菩萨本愿经》则是在“忉利天”为母说法。这些佛说法的地点,都是佛陀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因缘果报,为了众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法而精心挑选的。

众成就

有了适当的地方,还需众人来听经闻法。《佛说观无量寿经》云:“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不同的听众群体代表了佛教的广泛性、包容性,无论修行者的层次高低,都能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总之,只有此六种成就因缘和合,佛陀才会开演一代时教,令正法得以传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发明家的际遇

在这世间,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观念上也会...

梦中仙人指路 临终正念往生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个食品公司的工...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缘

每个人与生俱来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

为何有些畜牲人见欢喜,有些人见厌恶

问: 有些畜牲人见之会生欢喜心,有些畜牲人见之生厌...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位大富...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什么是禅七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

天龙八部

佛教中常说的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佛教词典】旃檀

指佛陀之荼毗。荼毗,为火葬之意。佛陀之荼毗以旃檀为...

【佛教词典】法服

(杂名)又云法衣。三衣之总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制...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牛奶不易于人体健康

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并不有益于人体健康。它们包含饱和脂...

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豢养了两只小猫、小狗当宠物,他每天都会亲...

作为佛子,你真的是在学佛吗

1.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

什么才是成功的标准

我对当今所谓的成功,从来比较淡泊。日前,一位朋友拟...

愚人与智者的差别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愚人...

低下头来看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帮助堕胎的医生有什么解决之道

问: 帮助堕胎的妇产科医生临命终会有障碍吗?有什么...

一切的仪规、念诵,都是为摄心而设

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