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二十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二十三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二十三之四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时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察诸法,是时,菩萨摩诃萨于色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受、想、行、识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色乃至识故。

「于眼处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耳、鼻、舌、身、意处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眼处乃至意处故。

「于色处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声、香、味、触、法处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色处乃至法处故。

「于眼界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耳、鼻、舌、身、意界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眼界乃至意界故。

「于色界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声、香、味、触、法界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色界乃至法界故。

「于眼识界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耳、鼻、舌、身、意识界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故。

「于眼触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耳、鼻、舌、身、意触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眼触乃至意触故。

「于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故。

「于布施波罗蜜多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故。

「于内空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于四念住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故。

「如是乃至于佛十力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故。

「于一切三摩地门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一切陀罗尼门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故。

「乃至于一切智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于道相智、一切相智无受无取无住无着,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不见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色,亦不见受、想、行、识。何以故?色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眼处,亦不见耳、鼻、舌、身、意处。何以故?眼处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色处,亦不见声、香、味、触、法处。何以故?色处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眼界,亦不见耳、鼻、舌、身、意界。何以故?眼界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色界,亦不见声、香、味、触、法界。何以故?色界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眼识界,亦不见耳、鼻、舌、身、意识界。何以故?眼识界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眼触,亦不见耳、鼻、舌、身、意触。何以故?眼触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不见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布施波罗蜜多,亦不见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内空,亦不见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何以故?内空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四念住,亦不见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何以故?四念住等性空,无生灭故。如是乃至不见佛十力,亦不见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佛十力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一切三摩地门,亦不见一切陀罗尼门。何以故?一切三摩地门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法界,亦不见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何以故?法界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不见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等性空,无生灭故。不见一切智,亦不见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一切智等性空,无生灭故。

「世尊!色不生不灭即非色,受、想、行、识不生不灭亦非受、想、行、识。所以者何?以色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色不生不灭即非色,受、想、行、识不生不灭亦非受、想、行、识。

「世尊!眼处不生不灭即非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处。所以者何?以眼处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眼处不生不灭即非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处。

「世尊!色处不生不灭即非色处,声、香、味、触、法处不生不灭亦非声、香、味、触、法处。所以者何?以色处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色处不生不灭即非色处,声、香、味、触、法处不生不灭亦非声、香、味、触、法处。

「世尊!眼界不生不灭即非眼界,耳、鼻、舌、身、意界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界。所以者何?以眼界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眼界不生不灭即非眼界,耳、鼻、舌、身、意界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界。

「世尊!色界不生不灭即非色界,声、香、味、触、法界不生不灭亦非声、香、味、触、法界。所以者何?以色界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色界不生不灭即非色界,声、香、味、触、法界不生不灭亦非声、香、味、触、法界。

「世尊!眼识界不生不灭即非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识界。所以者何?以眼识界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眼识界不生不灭即非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识界。

「世尊!眼触不生不灭即非眼触,耳、鼻、舌、身、意触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触。所以者何?以眼触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眼触不生不灭即非眼触,耳、鼻、舌、身、意触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触。

「世尊!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生不灭即非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所以者何?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生不灭即非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生不灭亦非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世尊!布施波罗蜜多不生不灭即非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生不灭亦非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以布施波罗蜜多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布施波罗蜜多不生不灭即非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生不灭亦非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内空不生不灭即非内空,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不生不灭亦非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所以者何?以内空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内空不生不灭即非内空,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不生不灭亦非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世尊!四念住不生不灭即非四念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生不灭亦非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所以者何?以四念住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四念住不生不灭即非四念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生不灭亦非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世尊!如是乃至佛十力不生不灭即非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生不灭亦非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所以者何?以佛十力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佛十力不生不灭即非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生不灭亦非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世尊!一切三摩地门不生不灭即非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不生不灭亦非一切陀罗尼门。所以者何?以一切三摩地门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一切三摩地门不生不灭即非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不生不灭亦非一切陀罗尼门。

「世尊!法界不生不灭即非法界,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不生不灭亦非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所以者何?以法界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法界不生不灭即非法界,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不生不灭亦非法界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

「世尊!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生不灭即非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生不灭亦非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生不灭即非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生不灭亦非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世尊!一切智不生不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生不灭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所以者何?以一切智等与不生不灭无二、无二处。何以故?以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是故一切智不生不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生不灭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世尊!色不二即非色,受、想、行、识不二亦非受、想、行、识;眼处不二即非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不二亦非耳、鼻、舌、身、意处;色处不二即非色处,声、香、味、触、法处不二亦非声、香、味、触、法处;眼界不二即非眼界,耳、鼻、舌、身、意界不二亦非耳、鼻、舌、身、意界;色界不二即非色界,声、香、味、触、法界不二亦非声、香、味、触、法界;眼识界不二即非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不二亦非耳、鼻、舌、身、意识界;眼触不二即非眼触,耳、鼻、舌、身、意触不二亦非耳、鼻、舌、身、意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二即非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二亦非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布施波罗蜜多不二即非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二亦非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内空不二即非内空,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不二亦非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四念住不二即非四念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二亦非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如是乃至佛十力不二即非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二亦非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一切三摩地门不二即非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不二亦非一切陀罗尼门;法界不二即非法界,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不二亦非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二即非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二即非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一切智不二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二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世尊!色入无二法数,受、想、行、识入无二法数;眼处入无二法数,耳、鼻、舌、身、意处入无二法数;色处入无二法数,声、香、味、触、法处入无二法数;眼界入无二法数,耳、鼻、舌、身、意界入无二法数;色界入无二法数,声、香、味、触、法界入无二法数;眼识界入无二法数,耳、鼻、舌、身、意识界入无二法数;眼触入无二法数,耳、鼻、舌、身、意触入无二法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入无二法数,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入无二法数;布施波罗蜜多入无二法数,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入无二法数;内空入无二法数,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入无二法数;四念住入无二法数,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入无二法数;如是乃至佛十力入无二法数,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入无二法数;一切三摩地门入无二法数,一切陀罗尼门入无二法数;法界入无二法数,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入无二法数;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入无二法数,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二法数;一切智入无二法数,道相智、一切相智入无二法数。」

第二分远离品第二十四之一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如仁者所说,若时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察诸法者,云何菩萨摩诃萨?云何般若波罗蜜多?云何观察诸法?」

尔时,具寿善现对曰:「尊者所问『云何菩萨摩诃萨?』者,舍利子!勤求无上正等菩提利乐有情故名菩萨,具如实觉能遍了知一切法相而无所执故复名摩诃萨。」

时,舍利子又问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能遍了知一切法相而无所执?」

善现对曰:「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一切色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受、想、行、识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眼处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耳、鼻、舌、身、意处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色处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声、香、味、触、法处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眼界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耳、鼻、舌、身、意界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色界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声、香、味、触、法界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眼识界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耳、鼻、舌、身、意识界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眼触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耳、鼻、舌、身、意触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布施波罗蜜多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内空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四念住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相而无所执;如是乃至如实了知一切佛十力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三摩地门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陀罗尼门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法界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相而无所执;乃至如实了知一切一切智相而无所执,如实了知一切道相智、一切相智相而无所执。」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复何名为一切法相?」

善现对曰:「舍利子!若由如是诸行、相、状表知诸法是色、是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内、是外、是有漏、是无漏、是有为、是无为,此等名为一切法相。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者,舍利子!有胜妙慧远有所离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言:「此于何法而能远离?」

善现答言:「此于诸蕴、诸处、诸界、诸烦恼见及六趣等皆能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又,舍利子!有胜妙慧远有所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言:「此于何法而能远到?」

善现答言:「此于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此于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此于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乃至此于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此于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由此因缘说为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云何观察诸法?』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色乃至识,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处乃至意处,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色处乃至法处,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界乃至意界,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色界乃至法界,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识界乃至意识界,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触乃至意触,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乃至观察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乃至观察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舍利子!此等名为观察诸法。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作如是观察诸法。」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仁者何缘作如是说:色不生不灭即非色,受、想、行、识不生不灭亦非受、想、行、识,如是乃至一切智不生不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生不灭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对曰:「舍利子!色色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性空,此性空中无生无灭亦无色乃至识。由斯故说:色不生不灭即非色,受、想、行、识不生不灭亦非受、想、行、识。舍利子!如是乃至一切智一切智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性空,此性空中无生无灭亦无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斯故说:一切智不生不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生不灭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仁者何缘作如是说:色不二即非色,受、想、行、识不二亦非受、想、行、识,如是乃至一切智不二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二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对曰:「舍利子!若色若不二,若受、想、行、识若不二,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由斯故说:色不二即非色,受、想、行、识不二亦非受、想、行、识。舍利子!如是乃至若一切智若不二,若道相智、一切相智若不二,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由斯故说:一切智不二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二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仁者何缘作如是说:色入无二法数,受、想、行、识入无二法数,如是乃至一切智入无二法数,道相智、一切相智入无二法数?」

善现对曰:「舍利子!色不异无生无灭,无生无灭不异色,色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色;受、想、行、识不异无生无灭,无生无灭不异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受、想、行、识。由斯故说:色入无二法数,受、想、行、识入无二法数。舍利子!如是乃至一切智不异无生无灭,无生无灭不异一切智,一切智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异无生无灭,无生无灭不异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斯故说:一切智入无二法数,道相智、一切相智入无二法数。」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时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察诸法,是时菩萨摩诃萨见我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见者无生,毕竟净故;见色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识无生,毕竟净故;见眼处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意处无生,毕竟净故;见色处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法处无生,毕竟净故;见眼界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意界无生,毕竟净故;见色界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法界无生,毕竟净故;见眼识界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意识界无生,毕竟净故;见眼触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意触无生,毕竟净故;见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见布施波罗蜜多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般若波罗蜜多无生,毕竟净故;见内空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无性自性空无生,毕竟净故;见四念住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八圣道支无生,毕竟净故;如是乃至见佛十力无生,毕竟净故,乃至见十八佛不共法无生,毕竟净故;见一切三摩地门无生,毕竟净故,见一切陀罗尼门无生,毕竟净故;如是乃至见一切智无生,毕竟净故,见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生,毕竟净故;见异生法无生,毕竟净故,见异生无生,毕竟净故;见预流法无生,毕竟净故,见预流无生,毕竟净故;见一来法无生,毕竟净故,见一来无生,毕竟净故;见不还法无生,毕竟净故,见不还无生,毕竟净故;见阿罗汉法无生,毕竟净故,见阿罗汉无生,毕竟净故;见独觉法无生,毕竟净故,见独觉无生,毕竟净故;见一切菩萨法无生,毕竟净故,见一切菩萨无生,毕竟净故;见诸佛法无生,毕竟净故,见诸佛无生,毕竟净故;见一切有情法无生,毕竟净故,见一切有情无生,毕竟净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二十三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贤劫经

贤劫经卷第一(亦名颰陀劫三昧,晋曰贤劫定意经) 西晋...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弥陀要解便蒙钞序 切以。诸佛心要者。乃净土妙门不可...

佛说杂藏经

佛说杂藏经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佛弟子诸阿罗汉,诸行...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后汉安世高译 佛在世时,维耶离国王苑...

【注音版】文殊师利发愿经

文殊师利发愿经...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从容录重刻四家语录序 自佛祖拈花。迦叶微咲。虽云默...

佛说园生树经

佛说园生树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无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

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

问: 我喜欢登山,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很...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

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最近单位在搞各项突击检查,大家都忙得手忙脚乱的,因...

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

一个念佛行人,信愿持名,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不能以...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