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九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二

尔时,善现复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知一切法无相、无得亦无所作,云何能圆满六波罗蜜多?云何能圆满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云何能圆满真如乃至不思议界?云何能圆满苦、集、灭、道圣谛?云何能圆满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云何能圆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云何能圆满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云何能圆满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云何能圆满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云何能圆满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云何能圆满五眼、六神通?云何能圆满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云何能圆满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云何能圆满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云何能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云何能圆满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云何能圆满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云何能圆满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随好?」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修布施波罗蜜多。若诸有情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余资具与余资具,若诸有情须内所有头目、髓脑、皮肉、肢节、筋骨、身命亦皆施与,若诸有情须外所有国城、妻子、所爱亲属、种种庄严欢喜施与。菩萨如是行布施时,设有人来现前呵责:『何用行此无益施为?如是施者,今世、后世身心劳倦多诸苦恼!』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虽闻其言而不退屈,但作是念:『彼人虽来诃责于我,而我不应心生忧悔,我当勇勐施诸有情所须之物身心无倦。』

「是菩萨摩诃萨持此施福,与诸有情平等回向一切智智。如是布施及回向时不见其相,所谓不见谁施?谁受?所施何物?于何而施?由何为何?云何行施?亦复不见谁能回向?何所回向?于何回向?由何为何?云何回向?于如是等一切事物悉皆不见。所以者何?如是诸法无不皆由内空故空,如是乃至相空故空。

「是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无不空已,复作是念:『谁能回向?何所回向?于何回向?由何为何?云何回向?如是等法皆不可得。』是菩萨摩诃萨由如是观及如是念,所起回向名善回向。由此复能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亦能圆满所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亦能圆满八十随好。

「是菩萨摩诃萨虽能如是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而不摄受施异熟果。虽不摄受施异熟果,而由布施波罗蜜多善清净故,随意能办一切资具。犹如他化自在诸天,一切所须随心皆现,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诸有所须随意能办,由此布施增上势力,能以种种上妙乐具恭敬供养诸佛世尊,亦能充足天、人等众。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布施波罗蜜多,摄诸有情方便善巧,以三乘法而安立之,令随所宜各得饶益。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得、无作法中,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余善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修净戒波罗蜜多,谓圣无漏道支所摄法,尔所得善清净戒,如是净戒无缺无隙,无瑕无秽,无所取着,应受供养,智者所赞。由此净戒于一切法都无所取,谓不取色、受、想、行、识,乃至不取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随好,亦复不取刹帝利大族乃至居士大族,亦复不取四大王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亦复不取预流果乃至独觉菩提,亦复不取转轮王位及余小王宰官等位,但以如是所受持戒,与诸有情平等回向一切智智,于回向时以无相、无所得、无二为方便,非有相、有所得、有二为方便,但依世俗不依胜义,由此因缘,一切佛法皆得圆满。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净戒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起四静虑胜进分,无染着为方便故引发神通。是菩萨摩诃萨用异熟生清净天眼,能见十方现在诸佛乃至证得一切智智,于所见事能不忘失。用超过人清净天耳,能闻十方诸佛说法,乃至证得一切智智,于所闻事能不忘失,随所闻法能作自他诸饶益事无空过者。用他心智,能知十方佛及有情心及心所知已,能起一切有情随其所宜诸饶益事。用宿住智,知诸有情先所造业,由所造业不失坏故,生彼彼处受诸苦乐,知已为说本业因缘,令其忆知作饶益事。用漏尽智,安立有情,或令住预流果,或令住一来果,广说乃至或令安住无上菩提。以要言之,是菩萨摩诃萨在所生处,随诸有情堪能差别方便,令住诸善品中。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得、无作法中,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余善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修安忍波罗蜜多。

「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其中假使一切有情各持种种苦具加害,是菩萨摩诃萨不起一念忿恚俱心。尔时,菩萨应修二忍:一者、应受一切有情骂辱加害,不生忿恚伏瞋恨忍。二者、应起无生法忍。

「是菩萨摩诃萨若遭种种苦言骂辱,或遭种种刀杖加害,应审思察谁能骂辱?谁受骂辱?谁能加害?谁受加害?谁起忿恚?谁应忍受?复应审察一切法性皆毕竟空,法尚不可得,况当有法性!尚无法性,况有有情!如是观时,若能骂辱,若所骂辱,若能加害,若所加害皆见非有,乃至分分割截身肢,其心安忍都无异念,于诸法性如实观察,复能证得无生法忍。云何名为无生法忍?谓令一切烦恼不生,微妙智慧常无间断,观一切法毕竟不生,是故名为无生法忍。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二种忍中,速能圆满布施等六波罗蜜多,广说乃至速能圆满八十随好。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诸佛法已,于圣无漏、出世、不共一切声闻、独觉神通皆得圆满。安住如是胜神通已,用净天眼常见十方现在诸佛,乃至证得一切智智,起佛随念恒无间断;用净天耳常闻十方诸佛说法,受持不忘,为诸有情如实宣说;用他心智能正测量诸佛世尊心及心所,亦能正知余有情类心及心所,随其所应为说正法令生胜解;用宿住智知诸有情宿种善根种种差别,知已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喜令得饶益;用漏尽智随其所宜,安立有情于三乘法。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严净佛土、成熟有情,疾能具足一切相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饶益一切。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得、无作法中,圆满安忍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余善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勇勐身心精进,入初静虑乃至能入第四静虑,依四静虑发起种种神通变现,乃至以手扪摸日月自在回转不以为难。成就勇勐身精进故,以神通力经须臾顷,能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复以种种上妙乐具供养恭敬诸佛世尊,由此善根果报无尽,渐次证得一切智智。由此善根增上势力得成佛已,复为无量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无量种上妙乐具供养恭敬。由此善根,般涅槃后自设利罗及诸弟子犹为无量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供养恭敬。

「是菩萨摩诃萨复以神力,能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于诸佛所听闻正法,闻已受持乃至无上正等菩提能不忘失。是菩萨摩诃萨复以神力,能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精勤修学一切相智,得圆满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勇勐身精进故,能令精进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勇勐心精进故,速能圆满诸圣无漏道及道支所摄精进波罗蜜多,由此能令一切不善身、语、意业无容得起。

「是菩萨摩诃萨于诸法中终不取着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有为界若无为界,若欲界若色界若无色界,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若三解脱门,若余无量无边佛法皆不取着常无常等,亦不取着若预流果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亦不取着是预流者、是一来者乃至是佛,亦不取着如是有情见具足故名预流者,如是有情下结薄故名一来者,如是有情下结尽故名不还者,如是有情上结尽故名阿罗汉,如是有情得独觉道故名为独觉,如是有情得道相智故名为菩萨,如是有情得一切相智故名为如来、应、正等觉。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等法及有情皆不取着。所以者何?以一切法及诸有情皆无自性不可取着。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勇勐心精进故,虽作饶益诸有情事不顾身命,而于有情都无所得;虽能圆满所修精进波罗蜜多,而于精进波罗蜜多都无所得;虽能圆满一切佛法,而于佛法都无所得;虽能严净一切佛土,而于佛土都无所得。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身心精进,虽能远离一切恶法,亦能摄受一切善法而无取着。无取着故,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从一世界至一世界,为欲饶益诸有情故,所欲示现诸神通事,皆能自在示现无碍。谓或示现雨众妙花,散众名香,作众伎乐,现云雷音振动大地。或复示现众妙七宝庄严世界,身放光明盲冥众生悉蒙开晓。或复示现身出妙香,诸臭秽者皆令香洁。或复示现设大祠祀,于中不恼诸有情类,因斯化导无量有情,令入正道离断生命乃至邪见。或以布施乃至般若摄诸有情,为欲饶益诸有情故或舍财宝、或舍妻子、或舍王位、或舍肢节、或舍身命,随诸有情应以如是如是方便而得利乐,即以如是如是方便而利乐之。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得、无作法中,圆满精进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余善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修静虑波罗蜜多。

「是菩萨摩诃萨除如来定,于余诸定皆能圆满。是菩萨摩诃萨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乃至能入第四静虑具足而住。

「是菩萨摩诃萨以慈俱心,广说乃至以舍俱心,普缘十方具足而住。

「是菩萨摩诃萨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于八解脱、九次第定,皆能顺逆具足而住。

「是菩萨摩诃萨于空、无相、无愿等持具足而住,于无间定如电光定、金刚喻定、圣正定等具足而住。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及道相智皆令圆满。以道相智摄受一切三摩地已,渐次修超净止观地,乃至修超独觉地已,证入菩萨正性离生,既入菩萨正性离生,修诸地行圆满佛地。是菩萨摩诃萨虽于诸地渐次修超,乃至未得一切智智,而于中间不取果证。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亲近供养诸佛世尊,于诸佛所殖众善本,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从一世界至一世界,利乐有情身心无懈。或以布施乃至般若摄诸有情,或以戒蕴乃至解脱智见蕴摄诸有情,或教有情住预流果,广说乃至或教有情安住无上正等菩提,随诸有情善根势力善法增长,种种方便令其安住。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能引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能得殊胜四无碍解,能得殊胜异熟神通。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殊胜异熟神通,决定不复入于母胎,决定不复受淫欲乐,决定不复摄受生乘,决定不为生过所染。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善见善知一切法性皆如幻化,虽知诸行皆如幻化,而乘悲愿利乐有情。虽乘悲愿利乐有情,而达有情及彼施设皆不可得。虽达有情及彼施设皆不可得,而能安立一切有情,令其安住不可得法,此依世俗不依胜义。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修行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乃至圆满无上菩提,恒不舍离所修静虑波罗蜜多。

「是菩萨摩诃萨行道相智,方便引发一切相智,安住其中永断烦恼习气相续,能正自利亦正利他,能与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作净福田,堪受世间供养恭敬。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得、无作法中,圆满静虑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余善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修般若波罗蜜多。

「是菩萨摩诃萨不见少法实有成就,谓不见色、受、想、行、识广说乃至诸有漏法及无漏法实有成就,亦复不见如是诸法若生若灭,若增益门若损减门,若有积集若有离散。如实观色、受、想、行、识广说乃至诸有漏法及无漏法皆是虚妄,皆非坚实,皆无自性。

「是菩萨摩诃萨如是观时,不得色自性,不得受、想、行、识自性,广说乃至不得有漏法自性,不得无漏法自性。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观时,于一切法深生信解,皆以无性而为自性于如是事生信解已,能行内空,乃至能行无性自性空。如是行时,于一切法无所取着,谓不取着色,亦不取着受、想、行、识,广说乃至不取着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不取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是菩萨摩诃萨行无所有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圆满菩提道,谓能圆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八十随好。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菩提道已,复能圆满异熟佛道,谓能圆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菩提分法。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异熟佛道,由异熟生胜神通力,方便饶益诸有情类,随诸有情应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摄受者,即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摄受之;应以戒蕴乃至解脱智见蕴而摄受者,即以戒蕴乃至解脱智见蕴而摄受之;应令安住预流果或一来果乃至无上正等菩提者,即以方便令其安住预流果或一来果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是菩萨摩诃萨能作种种神通变现,欲往殑伽沙等世界,随意能往;欲现所往诸世界中种种珍宝,随意能现;欲令所往诸世界中有情受用诸妙珍宝,随其所乐皆令满足。

「是菩萨摩诃萨从一世界趣一世界,利益安乐无量有情,见诸世界严净之相,能自摄受随意所乐庄严佛土。犹如他化自在诸天诸有所须种种乐具随心而现,如是菩萨随意摄受种种庄严无量佛土,此所摄受诸佛土中,微妙清净离杂染法,随意所欲悉皆能现。

「是菩萨摩诃萨由异熟生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异熟生诸妙神通,并异熟生菩提道故行道相智,由道相智得成熟故,复能证得一切相智。由得此智,于一切法无所摄受,谓不摄受色,亦不摄受受、想、行、识,广说乃至亦不摄受若善法非善法,若世间法出世间法,若有漏法无漏法,若有为法无为法。亦不摄受所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摄受一切佛土所受用物,其中有情于一切法亦无摄受。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先不摄受一切法故,于一切法无所得故,为诸有情无倒宣说一切法性无摄受故。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得、无作法中,圆满般若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余善法。」

尔时,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云何能于无杂、无相、自相空法,圆满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云何能于一切无漏、无差别法施设差别?云何了知如是诸法差别之相?云何于般若波罗蜜多中,摄受六种波罗蜜多及余一切世、出世法?云何能于异相诸法施设一相所谓无相,及于一相、无相法中施设种种差别法相?」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为诸有情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如实了知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五取蕴皆无相。所以者何?梦乃至寻香城皆无自性,若法无自性是法则无相,若法无相是法一相,所谓无相。由此因缘,当知一切施者、受者、施物、施性、施果、施缘皆同无相。

「若如是知而行布施,则能圆满所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能圆满所行布施波罗蜜多,则于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常不舍离。安住此六波罗蜜多,则能圆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亦能圆满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广说乃至亦能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诸异熟生圣无漏法,以神通力能往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以无量种上妙乐具供养恭敬诸佛世尊,与诸有情作饶益事,应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摄益者,即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摄益之;应以诸余种种善法而摄益者,即以诸余种种善法而摄益之。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殊胜善根,于一切法皆得自在,虽受生死不为生死过失所染。为欲饶益诸有情故,摄受人天富贵自在,由此富贵自在势力,能作有情诸饶益事,以四摄事而摄受之。

「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无相故,虽知预流果而不住预流果,乃至虽知独觉菩提而不住独觉菩提。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一切法已,为欲证得不共一切声闻、独觉一切相智。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无相故,如实了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皆同无相。由是因缘,普能圆满一切佛法,便能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圆满净戒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是五取蕴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便能圆满无相净戒波罗蜜多。如是净戒,无缺无隙,无瑕无秽,无所取着,应受供养,智者所赞,妙善受持,妙善究竟,是圣无漏,是出世间道支所摄。安住此戒,能善受持受施设戒、法尔得戒、律仪戒、有表戒、无表戒、现行戒、不现行戒、威仪戒、非威仪戒。

「是菩萨摩诃萨虽具成就如是诸戒,而于诸法无所执着,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生刹帝利大族乃至居士大族富贵自在。』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作小王、或作大王、或作轮王、或作辅相富贵自在。』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生四大王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富贵自在。』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得预流果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如是诸法皆同一相,所谓无相、无住、无得,无相之法不得无相,有相之法不得有相,无相之法不得有相,有相之法不得无相,由此因缘都无所得。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疾能圆满无相净戒波罗蜜多;既能圆满无相净戒波罗蜜多,疾入菩萨正性离生;既入菩萨正性离生,复得菩萨无生法忍;既得菩萨无生法忍,修行道相智趣一切相智得异熟生五胜神通。复得五百陀罗尼门,亦得五百三摩地门,住此复得四无碍解,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亲近供养诸佛世尊,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是菩萨摩诃萨为化有情,虽现流转诸趣生死,而不为彼过失所染。如幻化人虽现行住坐卧等事,而无真实往来等业;虽现种种利乐有情,而于有情及彼施设都无所得。如有如来、应、正等觉,名苏扇多,得菩提已转妙法轮,度无量众令出生死证得涅槃。时,无有情堪受佛记,遂作化佛令久住世,自舍寿行潜入涅槃。彼化佛身住一劫已,授一菩萨大菩提记,然后示入无余涅槃。彼化佛身,虽作种种益有情事而无所得,谓不得色、受、想、行、识,乃至不得一切有漏、无漏等法及诸有情。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有所作而无所得。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由此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故,便能摄受一切佛法,因斯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圆满安忍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五种取蕴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便能圆满无相安忍波罗蜜多。

「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了知五种取蕴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便能圆满无相安忍波罗蜜多?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五种取蕴无实相故,修二种忍便能圆满无相安忍波罗蜜多。何等为二?一、安受忍。二、观察忍。

「安受忍者,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于其中间,假使一切有情之类皆来呵责,刀杖加害,是时,菩萨为满安忍波罗蜜多,乃至不生一念瞋恨,亦复不起加报之心,但作是念:『彼诸有情深可怜愍,增上烦恼撞击其心不得自在,于我发起如是恶业,我今不应瞋恨于彼。』复作是念:『由我摄受怨家诸蕴,令彼有情于我发起如是恶业,但应自责不应瞋。』彼菩萨如是审观察时,于彼有情深生慈愍,如是等类名安受忍。

「观察忍者,谓诸菩萨作是思惟:『诸行如幻、虚妄不实、不得自在,亦如虚空无我,乃至知者、见者唯是虚妄分别所起,一切皆是自心所变,谁呵责我?谁加害我?谁复受彼呵责、加害?皆是自心虚妄分别,我今不应横起执着,如是诸法由自性空、胜义空故都无所有。』菩萨如是审观察时,如实了知诸行空寂,于一切法不生异想,如是等类名观察忍。

「是菩萨摩诃萨修学如是二种忍故,便能圆满无相安忍波罗蜜多,由此便得无生法忍。」

具寿善现即白佛言:「云何名为无生法忍?此何所断?复是何智?」

佛告善现:「由斯势力乃至少分恶不善法亦不得生,是故名为无生法忍。此令一切我及我所慢等烦恼毕竟寂灭,如实忍受诸行如梦,广说乃至如寻香城,此忍名智,得此智故名为获得无生法忍。」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声闻、独觉无生法忍,与诸菩萨无生法忍,有何差别?」

佛告善现:「诸预流者乃至独觉若智若断,亦名菩萨摩诃萨忍。复有菩萨摩诃萨忍,谓忍诸法毕竟不生,是为差别。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殊胜忍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异熟忍中行菩萨道能圆满道相智,成就如是道相智故,常不远离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亦不远离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亦不远离异熟神通。由不远离异熟神通,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亲近供养诸佛世尊,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作是事已,便能证得一切智智。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速能圆满无相安忍波罗蜜多。由此安忍波罗蜜多得圆满故,便能圆满一切佛法,因斯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如实了知五种取蕴如梦乃至如寻香城无实相已,发起勇勐身心精进。

「是菩萨摩诃萨发起勇勐身精进故,引发殊胜迅速神通,能往十方诸佛世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于诸佛所种诸善根,利益安乐诸有情类,亦能严净种种佛土。是菩萨摩诃萨由身精进,成熟有情以三乘法方便令住。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身精进速能圆满无相精进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发起勇勐心精进故,引发诸圣无漏道支所摄圣道,圆满精进波罗蜜多,于中具能摄诸善法,谓四念住广说乃至一切相智。是菩萨摩诃萨由心精进,诸相随好皆得圆满,放大光明照无边界,由心精进极圆满故,永断烦恼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具三十二相,令大千界六种变动。其中有情蒙光照触、覩斯变动、闻正法音,随其所应,于三乘道得不退转乃至究竟。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精进波罗蜜多,由此精进波罗蜜多,能办自他多饶益事,速能圆满一切佛法,因斯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九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归命一切...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方等无想经

大方等无想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大云初分大...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

佛说普法义经

佛说普法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了本生死经

了本生死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

【注音版】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百丈怀海禅师广录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语录 师。讳怀海。福州长乐人也。...

嘱奴守门

人的智识有深浅高低,个性习惯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

九界同归,修行人最后的归宿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佛顶山,给大...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

临终听到地藏菩萨的圣号,就能永不堕三涂

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这世界...

不失信于人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