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一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第六分无所得品第九

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为善思,问最胜曰:「佛授天王菩提记耶?」

最胜答曰:「我虽受记而犹梦等。」

尔时,善思复问最胜:「天王受记为何所得?」

最胜答言:「我虽受记而无所得。」

善思复言:「无所得者不得何法?」

最胜报言:「无所得者谓不得我,不得有情,乃至不得知者、见者,不得诸蕴及诸界、处,若善非善、若杂染若清净、若有漏若无漏、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为若无为、若生死若涅槃,于如是等皆无所得。」

善思又问:「若无所得用受记为?」

最胜答言:「以无所得故得受记。」

善思复问:「若如天王所说义者,便有二智:一、无所得。二、得受记。」

最胜答言:「若有二者则无受记。所以者何?佛智无二,诸佛世尊以不二智授菩萨记。」

善思又言:「若智不二,云何而有授记、受记?」

最胜答言:「授记、受记其际无二。」

善思复言:「无二际者云何有记?」

最胜答言:「达无二际即为有记。」

善思复问:「天王今者住何际中而得受记?」

最胜答言:「我住我际、住有情际乃至知者、见者际中而得受记。」

善思复问:「此我际等当于何求?」

最胜答言:「当于诸佛解脱际求。」

善思又问:「佛解脱际复于何求?」

最胜答曰:「当于无明有爱际求。」

善思又问:「无明有爱复于何求?」

最胜答曰:「当于毕竟不生际求。」

善思又问:「此不生际复于何求?」

最胜答曰:「此际当于无知际求。」

善思又问:「无知际者即无所知,云何此际当于彼求?」

最胜答曰:「若有所知求不可得,以无知故于彼际求。」

善思又问:「此际离言云何可求?」

最胜答曰:「以语言断是故可求。」

善思又问:「此语言云何断?」

最胜答曰:「诸法依义不依语故。」

善思又问:「云何依义?」

最胜答曰:「不见义相。」

善思又问:「云何不见?」

最胜答曰:「不起分别:『义是所依,我为能依。』无此二事故名不见。」

善思又问:「若不见义,此何所求?」

最胜答曰:「无见无取故名为求。」

善思又问:「法可求者即为有求?」

最胜答曰:「是义不然,夫求法者实无所求。何以故?若实可求即为非法。」

善思又问:「何者是法?」

最胜答曰:「法无文字亦离语言。」

善思又问:「离文言中何者是法?」

最胜答曰:「性离文言心行处灭,是名为法。一切法性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若有所说即是虚妄,虚妄法中都无实法。」

善思又问:「诸佛菩萨常有言说皆虚妄耶?」

最胜答曰:「诸佛菩萨从始至终不说一字,云何虚妄?」

善思又问:「若有所说当有何咎?」

最胜答曰:「有语言咎。」

善思又问:「语言何咎?」

最胜答曰:「有思议咎。」

善思又问:「何法无咎?」

最胜答曰:「有说、无说,不见二相是则无咎。」

善思又问:「咎何为本?」

最胜答曰:「能执为本。」

善思又问:「执何为本?」

最胜答曰:「着心为本。」

善思又问:「着何为本?」

最胜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善思又问:「虚妄分别以何为本?」

最胜答曰:「攀缘为本。」

善思又问:「何所攀缘?」

最胜答曰:「攀缘色、声、香、味、触、法。」

善思又问:「云何无缘?」

最胜答曰:「若离爱取则无所缘,以是义故,如来常说诸法平等不可攀缘。」

说此法时,五千苾刍远尘离垢生净法眼,复有一万二千菩萨得无生忍,无量无边诸有情类俱发无上正等觉心。

尔时,最胜即从座起,偏覆左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深般若波罗蜜多,云何未发菩提心者即能发心,皆悉成就得不退转,行常胜进而无退堕?」

佛言:「天王!谛听!谛听!极善作意,当为汝说。」

最胜白言:「善哉!大圣!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深般若波罗蜜多,以纯净意发菩提心,正信具足亲近贤圣,乐闻正法远离嫉悭,常修寂静好行惠施,心无限碍离诸秽浊,正信业果心不犹豫,如实了知黑白业果,设为身命终不作恶;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如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能远离十恶业道,心常系念十善业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若见沙门、婆罗门等正行精进、戒品清洁、多闻解义,常起正念心性调柔,寂静无乱恒为爱语,勤修诸善远离众恶,于自不高于他不蔑,离麁恶语远无义言,不舍念住其心调直,能断暴流善拔毒箭,于诸重担悉能弃舍,超出无暇越度后有;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见此菩萨则应亲附依为善友。

「时,此菩萨方便善巧,随其所宜而为说法:『汝等当知!能行施者当得富乐,受持净戒尊贵生天,听闻正法获大智慧。』复告之言:『此是布施,此布施果;此是悭悋,此悭悋果;此是净戒,此净戒果;此是犯戒,此犯戒果;此是安忍,此安忍果;此是忿恚,此忿恚果;此是精进,此精进果;此是懈怠,此懈怠果;此是静虑,此静虑果;此是散乱,此散乱果;此是妙慧,此妙慧果;此是愚痴,此愚痴果;此身善业,此身善业果;此身恶业,此身恶业果;此语善业,此语善业果;此语恶业,此语恶业果;此意善业,此意善业果;此意恶业,此意恶业果;此法应作,此法不应作;若如是修感长夜乐,不如是修获长夜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亲近善友得闻如是次第说法。

「时,此菩萨知是法器,则为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谓:『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灭,无我、有情广说乃至知者、见者。』复为宣说甚深缘起,谓:『因此法有彼法生,此法灭时彼法随灭,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愁叹苦忧恼灭。』

「时,此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复作是说:『真实理中无有一法可生可灭。何以故?世间诸法皆因缘生,无我、有情、作者、受者,因缘和合说诸法生,因缘离散说诸法灭,无一实法受生灭者。虚妄分别于三界中但有假名,随业烦恼受果异熟,若以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观察,则一切法无生无灭、无作无受。若法无作是亦无行,则于诸法心无所着,谓:不着色、受、想、行、识,不着眼处乃至意处,不着色处乃至法处,不着眼界乃至意界,不着色界乃至法界,不着眼识界乃至意识界。』

「时,此菩萨复作是说:『诸法自性皆毕竟空,寂静、远离、无取、无着。』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因如是说,行常胜进而无退堕。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乐见诸佛,乐闻正法,不堕卑贱,在所生处不离见佛听受正法,供养众僧,常见诸佛,勇勐精进志求正法,不着有为妻子、僕使,于资生具亦不贪着,不染诸欲,常依正教修佛随念,舍俗出家如教修行转为他说,虽为他说而不求报,见听法众常起大慈,于有情类恒起大悲,广学多闻不惜身命,常乐远离少欲喜足,但採义理不滞言词,说法修行不专为己,为有情类得无上乐,谓佛菩提大涅槃界。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如是修行远离放逸,勇勐精进摄护诸根,若眼见色不着色相,如实观察此色过患,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尔,若纵诸根名为放逸,若能摄护名不放逸。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调伏自心,将护他意,名不放逸。远离贪欲,心顺善法,寻伺、瞋痴、不善根本、身语恶业及二邪命,一切不善皆悉远离,名不放逸。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心常正念,名不放逸。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信为上首,正信之人不堕恶趣,心不行恶贤圣所赞。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如法修行,随所生处常得值佛,远离二乘安住正道,得大自在成就大事,谓诸如来正智解脱。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欲求安乐,常勤随顺一切智道。

「天王当知!今此大众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已于过去无量大劫供养诸佛修集善根,是故应当勤加精进勿令退失。若天、人等能制诸根不着五欲,远离世间常修出世,三业清净习助道法,名不放逸。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正信具足心不放逸,勤修精进令得胜法,名不放逸。诸菩萨摩诃萨欲具正信、心不放逸、精进正念,当学般若波罗蜜多,因是念智能疾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具足正信心不放逸,勤修精进即得正念,用是念智知有、知无。云何有、无?若修正行得正解脱,是名为有;若修邪行得正解脱,是名为无。眼等六根、色等六境,世俗为有,胜义为无。精进菩萨能得菩提,是名为有;懈怠菩萨得菩提者,是名为无。说五取蕴皆从虚妄分别而生,是名为有;说世俗法不由因缘自然而起,是名为无。说色无常、苦、败坏法,是名为有;若言常乐非败坏法,是名为无。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无明缘行,是名为有;若离无明而行生者,是名为无。乃至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亦复如是。施得大富,是名为有;得贫穷者,是名为无。受持净戒得生善趣,是名为有;生恶趣者,是名为无。乃至修慧能得成圣,是名为有;作愚夫者,是名为无。若修多闻能得大智,是名为有;得愚痴者,是名为无。若修正念能得出离,是名为有;不得为无。若行邪念不得出离,是名为有;能得为无。离我、我所能得解脱,是名为有;执我、我所能得解脱,是名为无。若言虚空遍一切处,是名为有;言五蕴中有真实我,是名为无。如实修智能得解脱,是名为有;若着邪智能得解脱,是名为无。离我等见能得空智,是名为有;着我等见能得空智,是名为无。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知世有、无能修平等,了达诸法从因缘生,世俗故有,不起常见;知因缘法本性皆空,不生断见,于诸佛教如实通达。

「天王当知!佛为菩萨略说四法,谓世沙门、婆罗门等及长寿天多起常见,为破彼执说行无常;有诸天人多贪着乐,为破彼故说一切苦;外道邪见执身有我,为破彼执说身无我;增上慢者谤真涅槃,是故为说涅槃寂静。说无常者,令其志求究竟之法;为说苦者,令于生死远离愿求;说无我者,为显空门令其了达;说寂静者,令达无相离诸相执。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如是修学,于诸善法终无退堕,速成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最胜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何等行护持正法?」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不违言,尊重师长,随顺正法,心行调柔,志性纯质,诸根寂静,远离一切恶不善法,修胜善根,名护正法。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身、语、意三业慈悲,不徇利誉,持戒清净,远离诸见,名护正法。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心不随爱、恚、痴、怖行,名护正法;修习惭愧,名护正法;说法修行皆如所闻,名护正法。

「天王当知!三世诸佛为护正法,说陀罗尼拥护天王及人王等,令护正法久住世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陀罗尼曰:

「呾姪他 阿虎洛 屈洛罚底(丁履反下悉同)虎剌挐莎(去声呼下悉同)窭荼 者遮 者遮折(支热反)尼阿奔(去声呼)若刹多 刹多刹 延多 刹也莎诃 陕末尼羯洛 邬鲁邬鲁罚底迦 逻跋底迦阿鞞奢底尼莎剌尼 祛阇 祛阇末底 阿罚始尼 罚尸罚多 罚多 奴娑理尼 部多奴悉没栗底 提罚多奴悉没栗底 莎诃(九十七字)

「天王当知!此大神呪,能令一切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有情皆得安乐。此大神呪,三世诸佛为护正法及护天王并人王等令得安乐,以方便力而宣说之。是故天王及人王等,为令正法久住世故,自身眷属得安乐故,国土有情无灾难故,各应精勤至诚诵念,如是则令怨敌、灾难、魔事、法障皆悉销灭,由斯正法久住世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说是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呪时,诸天宫殿、山海、大地皆悉振动,有八十千诸有情类俱发无上正等觉心。

时,最胜天王踊跃欢喜,以七宝网弥覆佛上,合掌恭敬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何等法,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心不移动?」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习无碍大慈、无厌大悲成办大事,勤加精进学空等持,亦能精勤修平等智方便善巧,如实通达清净大智,明了三世平等妙理无有障碍,履三世佛所行正道。天王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如是法,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心不移动。」

尔时,最胜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何等法,闻诸如来不思议事,不惊、不怖亦不忧恼?」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具足修行妙慧妙智,亲近善友乐闻深法,了知诸法皆如幻等,悟世无常生必归灭,心无住着犹若虚空。天王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如是法,闻诸如来不思议事,不惊、不怖亦不忧恼。」

尔时,最胜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何等法,于一切处能得自在?」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五神通、具足无碍诸解脱门、静虑、无量方便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处能得自在。」

尔时,最胜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得何等门?」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得妙智门,则能悟入一切有情诸根利钝;得妙慧门,则能分别诸法句义;得总持门,了达一切语言音声;得无碍门,能说诸法毕竟无尽。天王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得如是门。」

尔时,最胜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得何等力?」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得寂静力,成就大悲故;得精进力,成就不退故;得多闻力,成就大智故;得信乐力,成就解脱故;得修行力,成就出离故;得安忍力,爱护有情故;得菩提心力,断除我见故;得大悲力,化导有情故;得无生忍力,成就十力故。天王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得如是等种种胜力。」

说是法时,五百菩萨得无生忍,八千天子得不退转,一万二千诸天子众远尘离垢生净法眼,四万天人俱发无上正等觉心。

第六分证劝品第十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数大劫,有佛名曰功德宝王,十号圆满,国名宝严,劫名善观。其土丰乐无诸疾恼,人、天往来不相限碍,地平如掌,无诸山陵、堆阜、瓦砾、荆棘、毒刺;遍生细草,柔软绀青如孔雀毛,量才四指,下足便靡举步随昇;瞻博迦花、悦意花等及余软草周遍庄严,不暑不寒四序调适,吠琉璃宝以成其地。时,诸有情心性调善,三毒烦恼制伏不行。彼佛世尊声闻弟子一万二千那庾多数,菩萨弟子六十二亿。时,人极寿三十六亿那庾多岁,无复中夭。

「有城名曰无垢庄严,其城南北百二十八踰缮那量,东西八十踰缮那量,城厚十六踰缮那量;门堞楼观皆七宝成,十千园苑以为严饰,十千小城周匝围绕;有四园苑妙花庄严,悦意功德孔雀游戏,于四时中欢娱适乐;有四大池七宝为岸,纵广正等半踰缮那,纯以紫金而为阶道,其底遍布妙好金沙,池中有水具八功德,宝花氛馥间列其中,凫鴈、鸳鸯众鸟游集,岸列诸树白檀、赤檀、尸利沙等,上有鹦鹉、舍利众鸟翔集游戏。

「有转轮王名曰治世,七宝具足王四大洲,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植善根,大菩提心得不退转,内宫眷属七十千人,形貌端严,承事宝女咸发无上正等觉心。彼转轮王具有千子,大力勇健能摧怨敌,具二十八大丈夫相,亦发无上正等觉心。

「尔时,功德宝王如来,将诸声闻及菩萨众,复与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前后围绕将入无垢庄严大城。时,彼轮王七宝导从,与其千子内宫眷属,出城奉迎礼敬请入,施设种种微妙供养。尔时,世尊及诸眷属受供养已欲还本处。治世轮王与七宝等,出城奉送寻即还宫。

「时,转轮王忽自叹曰:『人身无常,富贵如梦,诸根不缺正信尚难,况值如来得闻妙法,不为希有如优昙花!』

「时,彼千子知其父王恋仰世尊乐闻正法,即为营造牛头栴檀广大妙台七宝严饰,其檀一两直赡部洲;此台南北长十三踰缮那,东西复广十踰缮那,众宝庄严四角大柱,于其台下有千宝轮。成已共持奉献其父。

「时,王受已而赞之言:『善哉!善哉!快知我意欲诣佛所听受正法。』

「千子尔时复于台内造师子座安处父王,令诸宫人前后围绕。其台周匝垂妙金铃,悬缯、幡盖,覆七宝网,复散种种珍异香花,烧无价香,香泥涂饰。时,王千子各捧一轮,犹若鹅王腾空诣佛,安详置地往如来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七匝退立一面。时,彼轮王内宫眷属从宝台下,王去宝冠,及内眷属皆脱宝履,前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七匝退坐一面。

「尔时,功德宝王如来告治世言:『大王!今者为闻正法来至此耶?』

「时,转轮王即从座起,整理裳服白言:『世尊!何等名为所闻正法?』

「佛赞王曰:『善哉!善哉!汝今乃能为天、人众得利乐故问深正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大王分别解说。』

「治世白佛:『唯然!愿闻!』

「尔时,世尊告彼王曰:『大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所达一切平等法性名为正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无相、无愿等,所达一切平等法性名为正法。』

「尔时,治世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于大乘中恒得胜进而不退堕?』

「佛告治世:『大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因正信力而得胜进。何者正信?谓知诸法不生不灭,本性寂静,常能亲近正行之人,不应作法终不造作,心离散乱听受正法,不见彼说、不见我听,勤修正行疾得神通,有所堪能化有情类,而终不见我有神通,能化有情,彼受我化。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都不见我、不见有情,二处平等则得胜进而不退堕。

「『大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摄护诸根不令取着,于资生具起无常想,知法寂静命如假借。

「『大王当知!如是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于大乘中心不放逸。

「『大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于其梦中尚不忘失菩提之心,化诸有情令修佛道,持诸善根施有情类,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见佛神力欢喜赞叹。

「『大王当知!如是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速成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大王!当勤精进,处尊贵位莫生放逸。若菩萨摩诃萨欲求法者勿着五欲。何以故?一切异生于欲无厌,得圣智者则能舍之。人身无常,寿量短促,大王!今者应善了知,厌离世间求出世道。大王!应以供养如来所获善根回向四事:一者、自在无尽。二者、正法无尽。三者、妙智无尽。四者、辩才无尽。此四回向与深般若波罗蜜多同皆无尽。

「『大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应净修持身、语、意戒。何以故?为欲引发闻、思、修故。以方便力化诸有情,以般若力降伏众魔,成就愿力行不违言。』

「时,转轮王闻佛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即取宝冠、自解璎珞,长跪擎捧供养如来,舍四大洲皆以奉佛,愿以此福常修梵行,学深般若波罗蜜多,以决定心为有情类趣向无上正等菩提。王宫女人闻佛说法,皆生欢喜发菩提心,各脱上衣、解宝璎珞,奉施功德宝王如来。王以宝台、师子座等,又奉上佛而求出家。

「时,彼如来赞治世曰:『王能如是甚为善哉!今者所行不违昔愿,应勤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过去诸佛修此法故,得成无上正等菩提,未来诸佛亦复如是。』

「尔时,治世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与深般若波罗蜜多为异不异?』

「佛告治世:『夫布施者若无般若波罗蜜多,但得施名非到彼岸,要由般若波罗蜜多乃得名为施到彼岸,净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亦尔。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性平等故。』

「彼佛说此甚深法时,王便证得无生法忍。」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应如彼王勤求正法。时,彼轮王即然灯佛千子,即是贤劫千佛。」

尔时,最胜便白佛言:「世尊!云何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行速成大菩提道?」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修慈等心,于诸有情不为损恼,勤行一切波罗蜜多及四摄事、四无量心菩提分法,修学神通方便善巧,一切善法无不修满。若诸菩萨如是修行,则能速成大菩提道;菩提道者,所谓信心及清净心、离谄曲心、行平等心、施无畏心,令诸有情咸悉亲附,勤行布施果报无尽,受持净戒而无障碍,修行安忍离诸忿恚,勤加精进修行易成,有胜静虑不起散乱,具足般若能善通达,有大慈故饶益有情,有大悲故终无退转,有大喜故能悦彼心,有大舍故不起分别,无三毒故离诸荆棘,不着色、声、香、味、触故灭诸戏论,无烦恼故远离怨敌,舍二乘念其心广大,具一切智能出众宝。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如是修行则能速成大菩提道。」

尔时,最胜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现何色像化有情类?」

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所现色像无决定相。何以故?随诸有情心之所乐,菩萨即现如是色像,或现金色,或现银色,或现颇胝迦色,或现吠琉璃色,或现石藏色,或现杵藏色,或现真珠色,或现青、黄、赤、白色,或现日、月、火焰色,或现帝释色,或现梵王色,或现霜雪色,或现雌黄色,或现朱丹色,或现雨花色,或现瞻博迦花色,或现苏末那花色,或现嗢钵罗花色,或现钵特摩花色,或现拘某陀花色,或现奔茶利花色,或现功德天色,或现鹅孔雀色,或现珊瑚宝色,或现如意珠色,或现虚空界色,随人、天等各现彼类。

「天王当知!是菩萨摩诃萨随十方面殑伽沙等诸世界中一切有情色像差别悉能示现。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遍能摄化一切有情,乃至不舍一切有情故。何以故?一切有情心行各别,是故菩萨种种示现。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有大愿力,随诸有情乐见受化,即为示现所欲见身。如明镜中本无影像,随质好丑种种悉现,然此明镜亦不分别:『我体明净能现众色。』如是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无功用心随乐示现,而不分别我能现身。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于一坐中,随诸听众心所乐见说法之身,菩萨即能示现为说,谓或见佛,或见菩萨,或见独觉,或见声闻,或见梵王,或见帝释,或见大自在,或见毗瑟拏,或见护世,或见轮王,或见沙门,或见异道,或见婆罗门,或见刹帝利,或见吠舍,或见戍达罗,或见长者,或见居士,或见坐宝台中,或见坐莲花上,或见在地,或见腾空,或见说法,或见寂定。

「天王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为度有情,无一形类及一威仪而不能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犹如虚空无形无相,遍十方界无处不有,又如虚空离诸戏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过诸语言;又如虚空世所受用,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圣凡皆共受用;又如虚空离诸分别,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无分别心;又如虚空容受众色,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能容受一切佛法;又如虚空能现众色,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能现一切佛法;又如虚空,一切草木、众药、花实依之增长;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善根依之增长;又如虚空非常、非断、非语言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非常、非断、离诸语言。世间沙门、婆罗门等乃至释、梵,不能思测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天王当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有一法可为譬喻。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信受般若波罗蜜多,所获功德不可思议,若此功德有色形者,太虚空界所不能容。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生世、出世一切善法。若天、人众,若天、人王,四向、四果,及诸独觉,菩萨十地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智、力、无所畏并十八佛不共法等,无不皆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成办。」

说是法时,五万菩萨得不退转,一万五千诸天子众得无生忍,一万二千诸天、人众远尘离垢生净法眼,殑伽沙等诸有情类俱发无上正等觉心。诸天空中作众伎乐,复散种种天妙香花,供养如来及深般若;复有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亦散种种花及宝物,供养如来及深般若。

时,天、龙等异口同音,合掌恭敬俱赞佛曰:「善哉!善哉!快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一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三宝(拜起胡跪烧香...

比丘听施经

比丘听施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文殊菩萨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注音版】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一卷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

界诠法师的出家因缘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

圣严法师《别自己绑住自己》

如果凡事依赖算命,会让人的生命失去弹性,很可能每天...

世上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

初心菩萨亟须亲炙阿弥陀如来

疏文: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现代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

这些词语竟然都源于佛经,你都知道哪些

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