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九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七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乐若苦。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无所得静虑波罗蜜多名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乐若苦,不应观受、想、行、识若乐若苦。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乐若苦。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乐若苦,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乐若苦。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乐若苦,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若苦。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我若无我。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净若不净。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乐若苦,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若苦。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鼻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何以故?鼻界鼻界自性空,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鼻界自性即非自性,是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鼻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鼻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鼻界若乐若苦,不应观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若苦。何以故?鼻界鼻界自性空,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鼻界自性即非自性,是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鼻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鼻界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鼻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我若无我。何以故?鼻界鼻界自性空,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鼻界自性即非自性,是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鼻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鼻界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鼻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净若不净。何以故?鼻界鼻界自性空,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鼻界自性即非自性,是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鼻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鼻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九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 西天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如是我闻...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序 释道安撰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依梵本于中...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 西天译...

佛说兜调经

佛说兜调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

佛说未曾有经

佛说未曾有经 后汉失译人名出古旧录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佛说千佛因缘经

佛说千佛因缘经佛说千佛因缘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

已申如实不空义 如如演说不取著 摄彼名句及文身 融...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一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如是...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序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

【注音版】佛说八师经

佛说八师经...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禅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

黑社会变莲池海会--佛号功德触动宿世善种子

这是发生在我当内科住院医师时的一件事那个月轮到我照...

圣严法师《怎么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徒?我经常有机会与各界人士相...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常吃五类食物易伤大脑

一。过咸食物 人体对食盐的生理需要极低,成人每天7克...

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问: 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

饮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烟、酗酒或吸毒现象日趋严重,有害我们的智力,...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