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生地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菩萨生地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迦维罗卫国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坐,与五百比丘众俱。

是时,城中有释种长者子,名差摩竭,行诣佛所,稽首毕,一面坐,叉手白佛言:「菩萨何行,疾得无上正真之道,普具三十二相,从一佛国到一佛国,临寿终时其心不乱,所生不堕八难之处,常知去来之事,悉成诸法周满达事,知一切法无所罣碍,信解空行,得不起法忍,恒以至心欲作沙门,未曾犯戒,不乐居处?」

佛言:「大哉!差摩竭!乃问菩萨之行,忍辱为本,以立忍力乃疾得佛。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曰、若骂詈者默而不报;二曰、若挝捶者受而不挍;三曰、若瞋恚者慈心向之;四曰、若轻毁者不念其恶。」

佛时颂曰:

「挝骂不以恚,  轻毁亦不恨,
 菩萨忍如是,  所问悉可得;
 慎言不欺慢,  未曾起乱意,
 不犯不有恶,  是行得佛疾;
 开士常以忍,  敦诚行大慈,
 是用得成佛,  三十二相明;
 从事于恶者,  常憙加捶杖,
 害心施于人,  是不离恶道;
 邪见自贡高,  急憋好瞋恚,
 彼为自投冥,  终不近菩萨;
 愚以贪强梁,  自用无礼敬,
 不知孝父母,  是以有狱苦;
 夫欲疾得佛,  常修戒德本,
 依受善师教,  等心施于人。

「又有四事行疾得佛。何等为四?一曰、爱乐明经,好菩萨道,尽心护法,教诲于人;二曰、远离女人,不与从事;三曰、常好布施,沙门梵志;四曰、以不睡卧,心习空行。」

佛时颂曰:

「若以乐沙门,  常勤护经道,
 爱法不远师,  如是人难得;
 深学求佛意,  多闻广开人,
 好施无悭心,  是行得佛疾;
 女人不可亲,  败德乱世间,
 从事于欲者,  未曾近菩萨;
 是以清高士,  常防远女色,
 净修菩萨道,  大悲济天下。」

于是差摩竭,即解身珠宝璎珞用散佛上,佛之威神,令其所散止于虚空,化成宝盖,中有五百化人出,亦解身珠宝以散佛上,俱发声言:「愿发无上正真道意。」

差摩竭见诸化人,踊跃欢喜,问佛言:「此化所出,从天来耶?四方四隅地中出耶?」

佛报言:「是化不从十方来,亦非天,亦非龙,亦非神,亦非人,亦非地水、火、风、空,非色、痛、想、行、识,亦非意、非心、非作、非往、非来,亦非今世,亦非后世,亦非生死;是人名化,字无从生,号为空,如影现于镜中,无执、无舍、无由来、无所得,无我、无人、无命、无识;若男子女子,见知诸法如化无识,闻此好信而行应者,是即佛子,为已去冥、兴世间明,为能降魔成极大德,是为沙门梵志,为清净菩萨大人,为无从生,已得授决,为不退转无上之人,信乐此法为如是也。」

佛告差摩竭:「若闻此经,而心惊怪、诽谤、形笑,当知是辈非沙门梵志,是为外道放逸之人,为无反复恶师之人,为暗蔽无眼诈称菩萨,是为诬罔觝突之人也。」

于是弊魔来问佛言:「信此法者能有几人?」

佛报魔言:「有四百亿欲天及人,皆得无所从生法乐,于中立是。」

时,差摩竭得不起法忍,五百比丘及五百清信士、二十五清信女,皆得立不退转地,寿终悉当生于西方无量寿佛清净国,常护持无数佛法,教化成就一切人民,使不退转,如是无极恒沙边劫,当于此土以次作佛。

魔闻佛言,稍稍却行,而谓佛言:「后可不须复说此法也!」

贤者阿难白佛言:「当何名此经?以何奉持之?」

佛语阿难:「是经名为『菩萨生地经差摩竭所问』,当奉持之。百劫行五度无极,而无大智无菩萨者,不如讽诵此经义以分布为人说。」

佛时颂曰:

「若信学生地经,  其功德无有量,
 斯已度三恶道,  后受者福皆然。」

佛说此已,差摩竭及四辈弟子、诸天龙神,皆欢喜受持。

菩萨生地经


上篇:私呵昧经

下篇:佛说月光童子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八大菩萨经

佛说八大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佛说杂藏经

佛说杂藏经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佛弟子诸阿罗汉,诸行...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后汉安世高译 佛在世时,维耶离国王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 徐吕取韵切忌道着 归德法云洒...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自序 佛法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凡诗歌偈...

【注音版】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四念处

四念处卷第一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 门人章安灌顶...

佛说文殊师利行经

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译 我豆那掘多,...

大乘金刚般若宝忏

金刚宝忏 旃陀罗引 昔有旃陀罗,日杀千羊,贩肉自活。...

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六趣轮回经

六趣轮回经 马鸣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宋耆山沙门遵式述 维安养宝刹大...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心灵的坚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亚高级珠...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信愿持名,就是我们这一部经典乃至净土法门的正宗,最...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

信佛是不是迷信

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