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忠心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忠心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菩萨、四辈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日会听经。佛右面比丘,名曰目连,神通妙达、智如虚空,随时变化、权智并行,普还济众数如恒沙,诸天稽首靡不师仰。

佛告目连:「彼有大国,去斯八千,处在边境。不覩三尊之至灵、希闻如来、无所着、正真、等正觉神妙清化,习于颠倒众邪之行,以为真谛。王及臣民,奉事梵志等五百人,各有五通,力能移山住流,分身变化。国有大山,塞民迳路,举国患之。王以山为民艰难,具向梵志说之。梵志答曰:『吾等自为民除害,王无慼焉!』即绕山坐,各一其心,以道定力,山起欲移。」

佛告目连:「汝往彼国,现道神化,长度梵志,济其君民,令远三涂,永处福堂。」

目连受教,承佛威神,寻路放光遏绝日明,悬处虚空当其山巅,山为不动。

梵志惊曰:「此山已起,谁回之乎?日又无光,此将有以!」中有明者,以定意观众弟子心,谁秽浊者,令山不移?覩见诸心,普有道净,国荣宝色,不秽其心。仰头观见,覩一沙门,当其山上。梵志佥曰:「正是瞿昙弟子所为。」梵志呼曰:「王令吾等为民除患,汝抑之为?」

目连答曰:「吾自悬虚,谁抑汝等山?」

梵志三尽道力,欲令山移,山入三下,遂成平地。梵志顾相谓曰:「夫有明达、道德深者,即吾等师。」咸兴整服,稽首敬白:「愿为弟子,示吾极圣。」

目连答曰:「汝等欲去瞑就明者,善!吾有尊师,号无上正真、天中之天,为一切智。汝等寻吾往至佛所。」

诸梵志曰:「佛之导化,宁殊于师乎?」

目连曰:「佛以须弥为芥子,吾以芥子为须弥。」叹佛德毕,曰:「汝等寻吾后。」目连接诸梵志,犹若壮士屈伸臂顷,即在佛前,具陈其情,白佛言:「吾承无上正真神势之化,化诸梵志,斯等内外已净,犹若新[叠*毛]易可为色。唯愿世尊!荡其微垢,令成真净。」梵志见佛,心开意喜,皆作沙门。

佛言:「我为汝曹说经,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语中深说度世之道,政心为本。听我所言,使后世传行之。」诸比丘皆叉手受教。

佛言:「人身中有五贼,牵人入恶道。何等为五:一者色、二者痛痒、三者思想、四者生死、五者识,是五者,人所常念。」

佛言:「人常为目所欺、为耳所欺、为鼻所欺、为口所欺、为身所欺。目但能见不能闻;耳但能闻不能见;鼻但能知香臭不能知味;口但能知味不能知香臭;身体但能知寒温不能知味,是五者皆属心,心为本。」

佛言:「诸比丘!欲求道者,当端汝心。人从痴故,随十二因缘,便有生死。何等为十二因缘?一者痴、二者行、三者识、四者名色、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八者爱、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施行善者,复得为人;施行恶者,入地狱、饿鬼、畜生、鬼神中。佛坐思念人痴故有生死。

「何等为痴?本从痴中来,今生为人复痴,心不解、目不开,不知死当何趣?见佛不问、见经不读、见沙门不承事、不信道德、见父母不敬、不念世间苦、不知地狱中考治剧,是名为痴,故有生死不止。人死如呼吸之间,脆不过于人命。人身中有三事身死:识去、心去、意去。是三者,常相追逐。施行恶者,入地狱、饿鬼、畜生、鬼神中;施行善者,三亦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堕是五道中者,皆坐心不端故。」

佛告诸比丘:「皆当端汝目、端汝耳、端汝鼻、端汝口、端汝身、端汝心、身体皆当断于土,魂神当不复堕泥犁、畜生、鬼神中。视人家有恶子,为吏所取,皆坐心不端故。人身中有百字,如车有百名。人多贪好怒,不思惟身中事,死入地狱中,后悔无所复及。我弃国捐转轮王,忧断生死,欲度世间人使得无为道,第一精进者,立得阿罗汉;第二精进者,得阿那含;第三精进者,得斯陀含;第四精进者,得须陀洹;虽不能大精进,当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饮酒。」

佛言:「人坐起常当思念四事。何等四?一者自观身,观他人身;二者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三者自观意,观他人意;四者自观法,观他人法。内复欲乱者,心当自端视身体,饥亦极、饱亦极、行亦极、住亦极、坐亦极、寒亦极、热亦极。卧欲来时,当自惊起,坐端心坐;心不端者,当起立;立不端者,当经行;心傥不端者,当自正。譬如国王将兵出斗,健者在前;既在前鄙复却,适欲却着羞后人。

「诸比丘!既弃家舍妻子、剃须发为沙门,虽一世勤苦,后长解脱。已得道者,内独欢喜,视妻如姊弟、视子如知识,无贪爱之心。常当慈哀十方诸天人民、地狱、饿鬼、畜生、蜎飞蠕动之类,皆使富贵安隐度脱,得无为之道。见虫兽,当以慈哀愍伤之,知生不复痴。能有是意者,常念师恩,事佛如人念父母;如狱中死罪囚,有贤者往请囚出囚。黠慧者常念贤者恩,比丘已得道者,当念佛,如是念经,当如人念饮食。

「诸比丘当转相承事,如弟事兄,中有痴者,当问黠者,展转相教;问黠者如瞑中有灯火,无得阴谋作恶、无得诤讼。见金银当如见土,无得妄证人入罪法,语言无得妄中伤人意。不闻莫言闻、不见莫言见,行道当低头视,地虫无得蹈杀。无得目贪人妇女,无得形相人妇女。坐自思惟,去贪爱之心,乃得为道耳。」

佛告诸比丘:「欲求道者,当端汝心,于闲处坐,自呼吸其气息,知息短长。长息不报,形体亦极;闭气不息,形体亦极。分别思惟,形体谁作者?心当视内,亦当观外。自思惟欢然,与人有异心,当是时不用天下珍宝。心稍欲随正道,意复小动者,即还自守其意,意即为还。譬如人有镜,镜不明则不见其形,磨去其垢,乃自见形。人以去贪淫、瞋恚、愚痴,譬如磨镜。端自思惟,天下无坚固,皆无有常。」

佛告诸比丘:「持心当如四方石,石在中庭,雨堕不能坏、日炎亦不能消、风吹亦不能动,持心当如石。」

佛言:「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行,不相顾望。前者亦不顾后,后者亦不顾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来、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后不相顾望。于天上天下无所复乐,寄居天地间,弃身不复死。道成乃知师恩,见师即承事,不见者思惟其教诫,如孝子念父母。意定乃有一心,便慈哀天下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坐独自叹已脱身于天下及五道:一者天道、二者人道、三者畜生道、四者饿鬼道、五者地狱道。已得罗汉道者,便能飞行变化。身中能出水火、能出无间入无孔,欲离世间,取无为去者,即能。」

佛告诸比丘:「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佛说经已,五百沙门皆得阿罗汉道。

阿难白佛言:「是诸沙门,闻经意解,何其疾也?」

佛言:「此诸比丘,前迦叶佛时受诵斯经;中间无佛,随世因缘废不复闻,至吾为说,闻即得道。」

佛说经竟,诸菩萨、四辈弟子、帝王人民、天龙鬼神,无不欢喜,为佛作礼。

佛说忠心经


上篇:佛说自爱经

下篇:佛说除恐灾患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说初分说经

佛说初分说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

佛说阿阇世王经

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上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闻如是:...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卄/干]喻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

佛说难提释经

佛说难提释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行在...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说菩萨逝经

佛说菩萨逝经 西晋沙门白法祖译 佛在鹞山中,与诸比丘...

佛说须赖经

佛说须赖经 曹魏西域沙门白延于洛阳白马寺译 闻如是:...

菩萨十住行道经

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昙昧摩提菩萨持...

【注音版】天王太子辟罗经

天王太子辟罗经...

入定不定印经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御製 盖闻: 大乘奥典,光秘赜于...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本)...

【注音版】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

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不急求解脱吗

问: 学佛的终极大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作为一名...

【推荐】十种恶行会让你来世变丑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

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朝阳升起的时候,山门外凝聚着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

狐狸精跟着狮子王

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问: 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