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一卷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尔时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众多苾刍在自来城三月坐雨安居已,各持衣钵,诣世尊所。路逢泥雨,困于暑热,野草割身,遍皆流汗,渐次游行,至室罗筏城。时诸苾刍安置衣钵,洗足已,至世尊处,顶礼双足,在一面坐。世尊常法,见客苾刍来,共相慰问:「汝于何处安居而来至此?」白言:「世尊!我等于自来城三月安居已,而来至此。」问言:「汝等在彼安居,于三月中,得安乐住不?乞求饮食,不难得不?」答言:「世尊!我等三月安乐而住,饮食不难。我等从彼擎持衣钵,所经道路,泥雨艰辛,身形疲顿,渐来至此。」世尊闻已,作如是念:「我诸弟子雨安居竟,人间游行,擎持衣钵,路逢泥雨,极遭辛苦,形体疲顿。我今宜可令诸苾刍,得安乐住。并诸施主福增长故,听诸苾刍张羯耻那衣。张此衣时,有五胜利:一、无过十日犯;二、无过一月犯;三、无过经宿离衣犯;四、唯着上下二衣,得人间游行;五、得随意多畜长衣。复有五种饶益:一、得别众食;二、得数数食;三、俗家不请,得往受食;四、得随意多求衣;五、始从八月半,至正月半时,经五箇月所得财物,皆是羯耻那衣利养。如是开时,令诸弟子,得安乐住。」即告诸苾刍:「欲令汝等得安乐住,并诸施主福增长故,雨安居众张羯耻那衣,获多利益如前十种。」如世尊说张羯耻那衣者,诸苾刍不知云何张衣?佛言:「三月安居,众获衣物,应将作衣,先以言白,告众令知:『大众应知,今夏坐苾刍众得此衣。若大众乐者,令将此物,为众作羯耻那衣。』至明日已鸣揵椎、集僧伽、言白已周。令一苾刍作白曰:

「『大德僧伽听!此衣是此处雨安居僧伽所获利物,僧伽今共将此衣作羯耻那。此衣当为僧伽张作羯耻那。若张衣已,虽出界外,所有三衣尚无离过,何况余衣?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将此衣,令某甲苾刍当为僧伽作羯耻那。若张衣已,虽出界外,所有三衣尚无离过,何况余衣?白如是。』羯磨准白成。次当差张羯耻那衣苾刍,须具五德者,应可量差,所谓无欲、爱、恚、痴、知张与不张。若异此者,即不应差。如是应差,为前方便。众现集已,应先问能不能,云:『汝某甲!能为僧伽作张衣人不?』若言能者,答言:『我能。』次一苾刍作白羯磨,差云:『大德僧伽听!此苾刍某甲,乐作张羯耻那衣人,今为僧伽张羯耻那衣。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差某甲苾刍作张羯耻那人。此某甲当为僧伽张羯耻那衣。白如是。』『大德僧伽听!此苾刍某甲,乐作张羯耻那人,今为僧伽张羯耻那衣。僧伽今差某甲作张羯耻那人。某甲苾刍当为僧伽张羯耻那。若诸具寿听差某甲作张羯耻那人,此某甲当为僧伽张羯耻那者默然;若不许者说。』『僧伽已听此某甲作张羯耻那人,此某甲当为僧伽作张羯耻那衣人竟。僧伽已听许,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其次张衣苾刍应作白羯磨,当作羯耻那衣。

「『大德僧伽听!此衣当为僧伽作羯耻那衣。此苾刍某甲,僧伽已差作张衣人。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以此衣作羯耻那,付某甲苾刍。白如是。』羯磨准白应作。

「作羯耻那衣苾刍,制其行法。作衣之处,当须在前洗浣染治、割截缝刺,乃至刺三两针共作。复须再三作如是念:『此衣当为僧迦张作羯耻那衣、现张作羯耻那衣、已张作羯耻那衣。』于此三心,但为后二,亦成作法。若不作者,得恶作罪。次至八月白半十五日,其知事人应告大众,作如是白:『诸大德!明日我当为众张羯耻那衣,仁等各各舍旧持衣,来集某甲处。』其张衣苾刍,于此衣上布列名花,妙香熏馥,鸣揵椎集众,言白复周。可将此衣至,上座前立,两手擎衣,作如是白:

「『大德僧伽听!此衣僧伽许张作羯耻那衣,我苾刍某甲,僧伽今差作张羯耻那衣人。我某甲是张羯耻那衣,我以此衣,当为僧伽张作羯耻那衣。』如是三说。次舒张此衣,上座前立,作如是语:『上座存念!此衣僧伽许作羯耻那衣,我苾刍某甲是张衣人。我今为大众张此衣。』上座答曰:『善哉张衣!极善张衣!此中所有财利饶益,我当获之。』如是三说,乃至行末,皆作是说:『善哉张衣!极善张衣!此中所有财利饶益,我当获之。』次复应知持衣人法,不持此衣至大小便室,不入厨舍烟火之处,不安置露地,不弃衣向界外。设暂出,不应经宿。持衣苾刍若不依行者,得越法罪。其持衣人,既至正月十五日,应在众中作如是白:『大众应知!明日当出羯耻那衣,仁等各各守持自衣,其有利物,大众应分。』」

邬波离请世尊曰:「有几种人不成张衣?」佛言:「有五种人:谓无夏人、破夏人、后夏人、求寂人、张衣之时不现前者。复有五种不成张衣:谓行遍住人、行遍住竟人、行六夜人、行六夜竟人、授学人。」「大德!有几种人但得财利,而无饶益?」佛言:「有五种人:谓无夏、破夏、后夏、求寂、不现前人。复有五种人:行遍住人、遍住竟人、六夜人、六夜竟人、授学人,此谓得利、无饶益。」「大德!有几种人利、益俱无?」佛言:「邬波离!有五种人:谓不见罪被举人、重犯被举人、不舍恶见被举人、余处坐夏人、僧破已后非法律人。」

时有众多苾刍人间游行,遭贼劫夺,渐至室罗筏城。诸苾刍见问言:「善来具寿!行李安乐不?」答言:「何有安乐?所是衣物,皆被贼夺将。」报言:「具寿!今我此处多有衣利,若出羯耻那衣,得与具寿共相分给。」以缘白佛,佛言:「苾刍若有贼缘,当可为出羯耻那衣。应如是出,如常作前方便已,令一苾刍作白羯磨:『大德僧伽听!于此住处,和合僧伽共张羯耻那衣。今有众多苾刍,被贼所劫无衣至此。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为此被贼苾刍出羯耻那衣。白如是。』羯磨准白成,乃至结竟。既作法已,所有利物,受衣之人皆共平分。其所得衣,各随自意,分遗被贼无衣苾刍。」

邬波离请世尊曰:「大德!疎薄衣、恶衣、多结衣、紵麻衣、缭缘衣、破故衣、犯舍衣、死人衣,此等诸衣合作羯耻那不?」佛言:「不合。」「大德!石碾衣、及属别人三衣、及不满三五肘、或不割截、或不清净、或不差张衣人、或在界外,得张衣不?」佛言:「不合。」「夏三月中所得衣,成张衣不?」佛言:「得。」「若夏三月了,所得之衣得作羯耻那衣不?」佛言:「得。」若更有众多法非法衣,准上文意应知。

出羯耻那衣相,本有八种。云何为八?摄颂曰:

 初决去不定、  决定失去衣、
 闻出出界疑、  望断同心出。

云何决去失?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作衣已竟,于此无恋心,遂持衣钵欲往余方,出界外更不拟来,决意出者,是名决去失。

云何不定失?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未作衣遂出界外求衣,或未作衣、或已作半,于此利物及以住处,或有恋、或无恋、或有望、或无望,更拟还作衣、或起疑念,是名不定失。

云何决定失?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未作衣遂出界外求衣,作如是念:「还来作衣。」复作是念:「我今出去,更不复来,亦复不能造支伐罗。」是名决定失。

云何失去失?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未作衣出界外造支伐罗,起首作衣,遂失其衣,是名失去失。

云何闻出失?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未作衣出界外求衣,念言:「回还我当作衣。」去后大众遂便出衣。彼闻出羯耻那衣,心生随喜:「善哉出衣。」是名闻出失。

云何出界疑失?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未作衣,苾刍自念:「出界作支伐罗。若了、若不了,或还、不还。」生如是心,出界便失。

云何望断失?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作衣,作衣未竟,出界求觅,拟还作衣。既至彼方,求衣不得,望心断绝,是名望断失。

云何同心出?如有苾刍,同在一处受羯耻那衣作衣,出界外求衣,后还来住处,共众作白二法出衣,是名同心出。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一卷


上篇: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下篇:大悲咒注音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三藏法...

护命放生轨仪法

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夫以怀生者。皆爱其...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佛说目连所问经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佛说目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

四分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四分律序 夫戒之兴,所以防...

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一卷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

【注音版】八关斋经

八关斋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佛在舍卫祇洹...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

隐士须归极乐国

处士逃名远市阛,此身清隐翠微间。 平分岭上半边月,高...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

修庙不是和尚的事儿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呢?念...

四季中的饮食养生

如果我们懂得正确地吃,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人与大自然...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

碰到不好的事,要怪自己

你碰到这些人,碰到不好的事,你不要怪别人,首先怪自...

放生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体现的...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称作「乐行惠施」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