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成业论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成业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处处经中世尊说。三业谓身业语业意业。此中有说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语即是业故名语业。此二皆用表与无表为其自性。意相应业故名意业。此业但以思为自性。今于此中何法名表。且身表业形色为性。缘此为境心等所生。谁之形色谓身形色。若身形色。何故前言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谓总名身一分摄故名身形色。依身大种而发生故名身所造。以总身言于别亦转。如世间说居邑住林。何缘复说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为欲简彼脣等形色。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以缘言音心等生故。又为简彼宿愿心等所引形色。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余异熟因心等生故。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发业心令他知故。为显此义故。说颂言。

 由外发身语  表内心所思
 譬彼潜渊鱼  鼓波而自表

形色者何。谓长等性。何者长等。谓于彼生长等名想。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今应思择。长等为是极微差别犹如显色。为是极微差别积聚。为别一物遍色等聚。设尔何失。长等若是极微差别应如显色。诸色聚中一一细分。长等可取。若是极微差别积聚。此与显色极微积聚。有何差别。即诸显色积聚差别。应成长等。若别一物遍色等聚。一故遍故。一一分中应全可取。于一切分皆具有故。或应非一。于诸分中各别住故。又坏自宗十处皆是极微积集。又应朋助食米齐宗执实有分遍诸分故。即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一面多便起长觉。见一面少便起短觉。见四面等便起方觉。见诸面满便起圆觉。见中凸出便起高觉见中坳凹便起下觉。见面齐平起于正觉。见面参差起不正觉。如旋转轮观锦绣时。便生种种异形类觉。不应实有异类形色同在一处如诸显色。若许尔者。应于一一处起一切形觉。然无是事。是故形色无别有体。即诸显色于诸方面安布不同起长等觉。如树蚁等行列无过。若尔云何。于远闇处不了显色了形色耶。如何不了树等形色。而能了彼行列形耶。然离树等无别行列。或于远闇诸聚色中。若显若形俱不能了。虽复能取而不分明。疑是何物此何所见。由是应知但取显色。由远闇故见不分明。故表是形理不成立。

有说。身表行动为性。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何缘复说。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为欲简彼脣等摇动。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以缘言音心等生故云何名行动。谓转至余方。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何缘知此转至余方。谓差别相不可知故。此理不然。如熟变物虽才触火。光雪。酢等诸熟变缘即有差别。而不可知彼差别相。然彼前后非无有异。此亦应然。如长薪草众分相似。各别生焰虽有差别。而不可知彼差别相。然彼众分非无有异。此亦应然。若熟变物才触缘时。诸熟变相不即生者。彼于后时亦应不生。缘无异故。若长薪草众分相似。非分分中别生焰者。彼焰应无由彼别故。形量照明焰热差别。是故不应以差别相不可知故。便谓即此转至余方。应审了知彼差别相。若谓灭因不可得故知即此法转至余方。此亦非理。如心心所声灯焰等。有何灭因而念念灭。余亦应尔。灭不待因若言心等亦有灭因。谓唯各别自无常相。若尔何故余不许然。余既不然。此云何尔。故知心等灭不待因。心等既然余亦应尔。若余法灭不待因者。薪等未与火等合前。彼色等性应不可取。如合后位后亦应如前位。可取如何。风手未触未执灯铃已前。灯焰铃声分明可取。非于后位然焰声灭不待风手。薪等亦然不应为难。又若薪等由火等灭。彼色等性不可取者。才触无间应不可取。彼才触时有差别故。又彼外缘无差别故。诸熟变物下中上品。诸熟变相差别生时。由彼为因。后后生起前前灭坏。谁复为因。不应此法由彼故生。即此复由彼法故灭。二相违法非共一因。世极成立故有为法不待灭因。任运自灭如前可取。不可取者。应知相续随转灭坏差别之相。有微增故。又若灭法亦有因者。是则应无无因灭法。心心所等如待因生。灭亦应尔。非离心等别有无常世共成立。又因异故灭应差别。如火光雪酢等异故熟变差别。又已灭法应更可灭许有因故。犹如色等。是故灭法决定无因。灭无因故才生即灭。故知无有转至余方。若谓生因不可得故。知即此法转至余方。此亦非理有生因故。谓前与后而作生因。如前念心与后念心。前念熟变与后熟变。乳与其酪。葡萄汁与酒。酒复与酢等故。无少法转至余方。转相既无何有行动。又若有住则无行动。既无行动彼应常住。法若无住亦无行动。才生即灭无动义故。若尔现见行动者何。余方所见非即本物何缘知彼非本物耶。由彼彼方新新生故。如草火焰及如影行。非此方影余方可见形质不动。日等光明远近回转便见彼影或长或短或移转故。又障光明少分生故。有反诘言。何缘徵难。至余方义且如何知。余方所见非即本物。此亦应引前理为证。谓若有住则无动等。又外火等缘无差别。而于后时差别可取。由此证知念念各别。又若以证异因无故。谓余所见还是本物。既无有因证即本物。何缘不谓非本物耶。由此二义应俱不定。故至余方义不成立。

日出论者作如是言。诸行实无至余方义。有为法性念念灭故。然别有法心差别为因。依手足等起此法。能作手足等物。异方生因是名行动。亦名身表。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若尔何缘不许眼见如诸显色。既非所见不表示他。如何名表。复云何知此法实有。云何此法能令自身转趣余方别异而起。若言由心差别。所生风界即应如是。风界其性是动。足能为彼异方生因。何乃离风执有动法。又草叶等离外风界无别动法。云何移转。然诸风界摇触等生其性能动。即应许彼能令手等转余方生何劳别执。若体若用俱不极成能动法生。

若不尔者即心差别。所生风界能为手等异方生因应是身表。如是风界无所表示。云何名表。又许触处是善不善便非释子。

若不尔者即心差别。能令自身余方生起。即身生起应是身表。是则身表应假非实。自身多法合为体故。又无表示云何名表。香等不能表示他故。又许香等是善不善便非释子。若不尔者即心差别。所生显色应是身表。显色非心差别所起。自种子风差别生故。又许显色是善不善便非释子。若此显色体非身表。此余方生应是身表。天爱任汝于此表业尽力所能勤加转计。然此非用功力能成。何乃于中徒生劳倦。谁能成立生别有体。此所执生非如色等。是所现见非如眼等。是能现见何缘知有。又不可见云何名表。前说不能表示他故。又若显色是善不善。可说此生为身表业。然诸显色非善不善。前已说故。生亦应然。是故定无身实表业。若尔身业应唯无表。此无表名为目何法。谓法处摄律仪色等。云何欲界有善无表离表而发。若欲界中有此无表复有何过。应随心转。如在色界是则余心及无心位。应无律仪不律仪等。若谓受时要期发语。所引发故无斯过者。说戒经时默无所说亦无要期。如何获得虚诳语罪。又应无有无记身业。以无表业唯二种故。又亦应无一刹那顷善恶身业。以诸无表定相续故。谓若轻心不发无表。重心所发决定相续。虽彼随情计度实有身语业色。而不应成善不善性。所以者何。彼说色业于命终位必皆舍故。如何由此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有作是言此何非理。谓过去业其体实有。能得当来所感果故。此于痈上更复生痈。谓执过去业体实有。先有后无名为过去。如何可执其体实有。若尔世尊何故自说。

 业虽经百劫  而终无失坏
 遇众缘合时  要当酬彼果

无失坏言。为显何义。显所作业非无果义由后半颂证此义成。谁不信受善不善业。虽经久远而能得果。但应思择。如何得果。为由相续转变差别。如稻种等而得果耶。为由自相经久远时安住不坏而得果耶。若由相续转变差别而得果者。义且可然。若由自相经久远时安住不坏而得果者。应言此业经久远时体不谢灭而能得果。若谓此业非自相。无名为谢灭。然由此业无复作用名谢灭者。如何此业无复作用。由更不能引当果故。何缘不能更引当果。此于彼果已曾引故。不可于果引而复引。如法已生不重生故。何缘不引余等流果。以等流果无分限故。岂不此果亦现在时。已曾引故不须重引。业体不灭常应现在。何不常引所得果耶。岂不前言不可于果引而复引。如法已生不重生故。如何复难前虽有言而未释难。业体恒有应如中际。常名现在常能引果。应如初际恒复可生。若谓过去业体虽有。而无作用故非现在。非现在故不能引果。此亦不然。既恒有体应如现在恒有作用。又汝所宗过去诸法有与果用何非现在。若谓现在。唯依诸法取果用说。理亦不然。用义同故。应俱现在过去诸法。无取果用名过去者。有与果用应名现在。此用尽时应名谢灭。是则诸法灭而复灭。如是亦应生而复生。故彼宗义理不成立。又法如何名能引果。谓安立彼令当生故。诸漏尽者。最后刹那应不引果后不生故。是则此念应非现在。不应更灭入于过去。初现在时已无作用。如何后时说名谢灭。若虽无用而更灭者。是则过去复应须灭。若灭已复灭。应生已更生。便有自违前所说过。若谓此念虽有能生后果作用。而缘阙故后果不生。此亦非理。果必不生。如何知有能生作用。应言此念违顺二缘有非有故。虽从因生而无作用能生后果。是故彼宗如是种类能引果义理必不成。由此但应于果种子能长养故。名能引果。又彼宗说过去未来体皆实有未来。何故非如现在能引果耶。若一切时一切物有何时何物体非有故。而经言遇众缘合时当酬彼果。又彼应说谁于何位于谁有能言安立彼令当生故。名能引果。以一切时一切有故。是故所言谓过去业其体实有能得当来。所感果者。理定不成。

若尔应许由善不善身语二业。蕴相续中引别法起。其体实有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有说此法名为增长。有说此法名不失坏。由此法故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意业亦应许有此法。若不尔者余心起时此便断灭。心相续中若不引起如是别法。云何能得当来世果。是故定应许有此法。若于先时诵习文义。后经久远复生忆念。又于先时于诸境界数见闻等。后经久远于彼境中还生忆念。于何刹那引起何法。由此后时还生忆念。

又先趣入灭定等心引起何法。由此后时还从定起生出定心。又紫矿汁染拘橼花。彼二俱灭引起何法。后结果时瓤生赤色。故离彼计身语二业所引别法。但应由思差别作用熏心相续令起功能。由此功能转变差别当来世果差别而生。如紫矿汁染拘橼花相续转变至结果时其瓤色赤。内法熏习应知亦尔。又何不许身语二业熏心相续。以身语业由心引成善不善故。不应由心成善不善。于异相续能与当来爱非爱果。非余造业余受果故。若所作业体虽谢灭。由所熏心相续功能转变差别。能得当来爱等果者。处无心定及无想天心相续断。如何先业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有作是说。于此生中先所熏心必还相续故。得当来爱非爱果。既已间断何因能续。入定心作等无间缘故能令续。彼久谢灭云何能作等无间缘。如破过去业能得果。此亦同彼应如理破。故出定心不应续起。

有作是说。依附色根种子力故后心还起。以能生心心所种子依二相续。谓心相续色根相续。随其所应岂不经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云何离意而意识生。应知意种或时名意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如于所触立饥渴名。如何一一心心所法。从二种子相续而生。不见芽等从种生法。有如是事。可藉多缘生于一果。无从二种有一果生。若尔还应不免前过。谓无心定及无想天心相续断。如何先业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是彼宗过何谓彼宗。谓执此位全无心者。若说此位是有心者。即无斯过。如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言。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彼复引经证成此义。如契经言。处灭定者身行皆灭。广说乃至根无变坏识不离身。今此位中许有何识。

有说。此有第六意识。岂不经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三和合触与触俱起有受想思。云何此位得有意识而无三和。或有三和而无有触。或复有触而无受想。由是说名灭受想定。有作是释。如何世尊说。受缘爱而一切受非皆爱缘。触亦应尔。非一切触皆受等缘。世尊余经自简此义。谓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无简别故非为善释。有别释言。三和触者。三事有力合故。触生于此位中。三事无力可能生触及生受想。由入定心所厌坏故。正在定位尚无有触。况有受想。故此位中唯余意识无诸心所。若尔此位意识。是何为善为染为无记性。设尔何失。若善性者如何善性。非无贪等善根相应。设无贪等善根相应。如何无触。若谓由善等无间缘所引发故此识善者。理不应然。善心无间生三心故。又善根力所引善心。无因能遮无贪等故。又无善根应不成善。然此灭定如灭是善。若染性者如何染性。不与贪等烦恼相应。设与贪等烦恼相应。如何无触。如佛于彼十问经中自作是说。所有受蕴想蕴行蕴皆触为缘。又无想定尚不许染。况灭尽定。若是无覆无记性者。为异熟生。为威仪路。为工巧处。为能变化。设尔何失。若异熟生。如何有顶定心无间。此下八地中间悬隔。而起欲界异熟生心。如何复从此心无间。而得现起不动等心。如摩诃俱瑟祉罗契经中作如是问。出灭定时当触几触。答言具寿。当触三触。谓不动触。无所有触。及无相触。又异熟心宿业所引。有何道理。由灭定前要期势力。令彼出定时限不过。复有何缘。要于有顶缘灭为境定心边际。欲界宿业习气所引。异熟果心方得现起。非于前位。又以何缘。于此所起异熟生色断已不续。异熟生心断而更续。若威仪路或工巧处。或能变化。如何此心缘威仪等。无触而能有所造作。又许所修九次第定及八解脱体皆是善。不应此位现起染污或无记心。又用有顶缘灭为境寂静思惟定为依止。方能现入灭受想定。如摩诃俱瑟祉罗契经中依灭尽定作如是问。几因几缘为依能入无相界定。答言具寿。二因二缘为依能入无相界定。谓不思惟一切相。及正思惟无相界。若灭定中有意识者。此缘何境。作何行相。若缘灭境作静行相。如何非善。设是善者。如何不许与无贪等善根相应。设许相应。如何不许触为缘起。若缘余境作余行相。如何入灭定心无间起散乱心而不违理。设自计度有余无记由此二因亦不应理。是故汝等不如实知阿笈摩义。纵情妄计第六意识灭定等有。由是而执此位有心。

若尔云何许灭定等诸无心位亦有心耶。应如一类经为量者。所许细心彼位犹有。谓异熟果识具一切种子。从初结生乃至终没。展转相续曾无间断。彼彼生处由异熟因。品类差别相续流转。乃至涅槃方毕竟灭。即由此识无间断故。于无心位亦说有心。余六识身于此诸位皆不转故说为无心。由灭定等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识种暂时损伏不得现起故名无心。非无一切。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灭定等位第二心阙故名无心。如一足床阙余足故亦名无足。彼诸识种被损伏位。异熟果识刹那刹那转变差别。能损伏力渐劣渐微乃至都尽如水热箭引烧发力。渐劣渐微至都尽位。识种尔时得生果。便初从识种意识还生。后位随缘余识渐起。即前所说异熟果识。摄藏种种诸法种子。彼彼余识及俱有法善不善性数熏发时。随其所应种力增盛。由此相续转变差别。随种力熟随遇助缘。便感当来爱非爱果依如是义有说颂言。

 心与无边种  俱相续恒流
 遇各别熏缘  心种便增盛
 种力渐次熟  缘合时与果
 如染拘橼花  果时瓤色赤

世尊依此。于解深密大乘经中。说如是颂。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暴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能续后有能执持身故。说此名阿陀那识。摄藏一切诸法种子故。复说名阿赖耶识。前生所引业异熟故。即此亦名异熟果识。若不许有此异熟识。复有何识能执持身。非有余识能遍持身。乃至命终恒不舍故。又何处蕴烦恼随眠对治生时可名能断。若言蕴在能对治心。此不应理。如何随眠烦恼随逐可为能治。又诸有情生无色界。染善无漏心正起时。有何趣摄异熟法在。或应许趣通非异熟及不系法。便与理违。又不还果生有顶处。为尽余漏修对治道。无所有处无漏起时。于有顶处有何别物。自体犹存而不名死非众同分。或复命根离色心等别有实物。此二唯于异熟诸蕴。相似势分而假建立。相似势分无别实体。如稻稗等相似势分。故定应许异六识身。有如上说持种识体。

即依此识。赤铜鍱部经中建立有分识名。大众部经名根本识。化地部说穷生死蕴。云何此识缘境行相。此境行相不可了知。云何名识而得如是。如执灭定等位有余。识者境界行相难知。此亦应尔。此识摄在何取蕴中。理实应言识取蕴摄。若尔经句当云何通。如说云何名识取蕴谓六识身。又说云何识缘名色识谓六识。应知此经别有密意。如契经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非行蕴中更无余法。此亦应尔。说六非余有何密意。且如世尊解深密说。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恐彼分别执为我故。何缘愚夫执此为我。此无始来穷生死际。行相微细无改变故。又以六识所依所缘行相品类麁易了故。与诸烦恼及对治道有相应故。建立杂染清净品故。体是果识由此比知有种识故。诸契经中随所宣说不说因识。与上所说皆相违故。是名说六非余密意。由此已释。余部经中唯说六识身为有分识等。随其所应皆无违害。又于今时一一部内无量契经皆已隐没。如释轨论广辩应知。故不应计阿赖耶识定非经说。理必有故。若尔一身应有二识俱时而转。谓异熟识及余转识。如是何过。若一身中二识俱转。应俱时立二有情身。如余身中二识俱转。此无有失。因果二识展转为依不相离故。又异熟识是余转识所熏习故。非异身中二识俱转。有如是事故无此失。颇有现见种与种果相续异耶。现见世间青莲花等。根与茎等相续各异而为种果。此亦应然。又纵世间见与不见。若不许有阿赖耶识。便有如前所说过难。故应定许阿赖耶识离六识身其体实有。

何缘不许我体实有与六识身为所依止。汝所执我其相云何。而说能为六识依止。若许我如阿赖耶识生灭相续随缘转变。与识何殊。而执为我。若执我体是一是常毕竟无变。如何可说受识等熏为所依止。夫熏习者。令彼所熏相续变成功能差别。如紫矿汁熏拘橼花。令彼相续功能转变。若无熏习则无转变差别功能。如何先时领智贪等数习异故。后经久时念智贪等生起差别。又无心位与彼后时我体无别。今既无识。后意识等从何而生。又于识等我有何能。而执我为识等依止。若言识等因我故生。我体恒时既无差别。如何识等渐次而生。非于一时一切顿起。若谓更待余因缘助方能生者。离余因缘。如何知有我能生用。若言识等依我而转。诸法才生无间即灭。既无住义何容有转。故不应执我体实有与六识身为所依止。又执有我。违阿笈摩说一切法皆无有我故。汝所执一常实我都无正理。但率妄情。

由此证成。但思差别熏习同时阿赖耶识令其相续转变差别。能引当来爱非爱果。非如彼说身语业相。

若不许有身语二业。岂能遗谤三业契经。不能遗谤。然能如理解释此经令无过失。如何无失解释此经。应除执毒当为广说。何为契经说有三业。何者是身何者是业。何义名身何义名业。复以何义名为身业语业意业。问亦如是。复以何缘契经唯说身等三业。非眼等耶。何为契经说三业者。为显三业摄十业道。劝励怖多所作者故。如略说三学授佛栗氏子。有执诸业唯身所造非语非意。为显彼二亦有所造故说三业。身谓诸根大造和合差别为体。业即是思差别为性。积集所成。是为身义。大造极微积集成故。有说种种秽恶集成。是为身义。身是种种诸不净物所依处故。若尔天趣应无有身。随作者意有所造作。是为业义。能动身思说名身业。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若思能动身即说为身业。此思能引令身相续异方生因风界起故。具足应言动身之业。除动之言但名身业。如益力之油但名力油。如动尘之风但名尘风。此亦如是十业道中。初三业道许身业摄。谓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如何思业而得彼名。由此思业能动其身。令行杀盗及邪行故。思力动身令有所作即名思作。如世间说狂贼烧村薪草熟饭。思复云何得名业道。思有造作故名为业。复与善趣恶趣为道。通生彼故得业道名。或所动身是思业道三种思业依彼转故。又杀盗淫由思业起依身而生。随世俗故亦名身业。然此实非善不善性。亦随世俗假立其名。为令世间依此门故。于善恶思勤修止作。是故假说善不善名。若唯思业是善不善。何故业道契经中言。由身三种故思造业。作及增长是不善故。能生苦果及苦异熟。此经意说。能动于身。以身为门。身为依处。缘杀盗淫为境。思业为因能感苦果异熟名身三种故思造业。除此余思名为意业。意相应故不能动发身及语故。若尔何缘经说。二业所谓思业及思已业。即前所说三种思中。初二种思名为思业。第三一思名思已业。无违经过。语谓语言音声为性。此能表了所欲说义故名为语。能发语思说名语业。或复语者字等所依。由带字等能诠表义故名为语。具足应言发语之业。除发之言但名语业。喻说如前。意者谓识能思量故。趣向余生及境界故。说名为意。作动意思说名意业。令意造作善不善等种种事故。具足应言作意之业。除作之言但名意业。或意相应业名意业。除相应言但名意业。喻说如前。若三种业但思为体。于散乱心及无心位。尔时无思如何得有名具律仪不律仪者。由思差别所熏成种不损坏故。名具律仪不律仪者。故无有过。思差别者。简取胜思能发律仪不律仪表。由此思故熏成二种殊胜种子。依二种子未损坏位。假立善恶律仪无表。齐何当言损坏如是由思差别所熏成种。谓从此后不作因生遮不遮思。如先所受谁能损坏如是种子。谓若有思能发于表。因此弃舍善恶律仪。及余舍因亦能损坏。所以不说眼等业者。由此经中。但说有情加行之业。不说诸法作用之业。何谓有情加行之业。谓随作者意所造作。何谓诸法作用之业。谓眼耳等各别功能。

 佛说三业义深细  我依理教妙辩成
 愿乘此福济群生  咸使速证清净觉

大乘成业论一卷


上篇:业成就论

下篇:佛性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瑜伽部目录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异部宗轮论

异部宗轮论一卷 世友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佛般涅...

菩萨戒羯磨文

菩萨戒羯磨文(出《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 弥勒菩...

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佛性论

佛性论卷第一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缘起分第...

成唯识宝生论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 护法菩萨造...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一 安慧菩萨糅 大唐三藏法师玄...

掌中论

掌中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

【注音版】佛说贫穷老公经

佛说贫穷老公经...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我闻如是。释迦牟尼佛悲门三昧...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 终南山丰德寺律师道宣撰 观夫...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失译 佛在舍卫祇桓阿难邠坻阿蓝。...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僧祐录中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如是我闻...

坐禅三昧经

坐禅三昧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导师说难遇, ...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

地藏菩萨曾用十三劫来勤修苦行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问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

毁谤某一个法门,其实是障碍你自己

在净土宗这一块,它偏重在空观的智慧。对于利他这一块...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念佛没有巧路,靠的是老实念佛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纪的现在,杀人利器发达的今日,来提倡修行净土...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忙的没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问: 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