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一代时教。了义诸经。虽题目不同。能诠有别。皆目一心之旨。终无识外之文。凡挂一言。尽归宗镜。横周法界。皆同此释。如称妙法莲华经者。妙法即是绝待真心。称之曰妙。莲华以出水无着为义。即喻心性。随流堕凡而不染垢。返流出尘而不着净。乃至下之七喻。比况皆同。火宅。即是第八识体。起四倒八苦之火。烧三界五阴之身。鬼神。配利使诸见之边邪。禽虫。喻钝使根随之烦恼。乃至一切经教。无量法门。或譬喻说。或因缘说。或广略说。或横竪说。所有名相句义。皆是心王心所之法。若迷一念心。执着外境。随处生着。即入火宅义。若悟一念心。通达一切。无非实相。即出火宅义。但是生烦恼时有业留处。即是系缚。即是生死。若了烦恼性空无有业处。即是解脱。即是得道。如思益经云。佛言。我坐道场时。唯得颠倒所起烦恼毕竟空性。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知。如云不得一法。即与授记。是斯旨也。若信解品内。法喻之文。长者。即是心王。穷子。即是妄念。一念才起。五阴俱生。背觉合尘。名为舍父。伶俜五趣。号五十年。归家。是返本还原。付财。是悟心得记。三草二木。同会一心。化垒草庵。即示真实。系珠。指怀中之佛性。凿井出心地之智泉。乃至观音品中云。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者。即众生十使利钝烦恼。遍一切处恼乱行人。称为怨贼。若遇顺境而起软贼。即是华箭射体。若遇逆缘而起强贼。即是毒箭入心。利使见贼烦恼遍一切处者。如经云。处处皆有。魑魅魍魉。以依言执法。随处起见解故。若钝使怨怨烦恼遍一切处者。如经云。诸恶虫辈。交横驰走。以触目覩境。逆顺交驰。念念憎爱。随处动结故。有一商主者。即是心王。将诸商人者。即是眼等六识。商人。货易珍宝义。若眼商人。被色尘所易。货眼自性之珍宝。若耳商人。被声尘所易。货耳自性之珍宝等。齎持重宝者。即是俱怀佛性。经过险路者。即是三界之险有。六趣之迷津。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者。即是意根能起随念计度之分别。常引导五根入于善恶。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即得解脱者。若了一心。则无外境。眼不为色所劫。乃至意不为法所劫。即当处解脱。所以华严经颂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即是于一心中。能了万法。互生互灭。无有自性。万境皆空。不为所怖。即是以无畏施于众生。于此根尘怨贼。即时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者。六根都会一心。即是俱发声言。才了唯心。诸境自灭。即是称其名故即得解脱。以无法对治。不生欣慼故。所以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如法华名相云。经云。色涅槃。受想行识涅槃。此中亦尔。色法华。受想行识法华。经云。色非染非净。色生般若生。色性虚微名妙色。体。自离假名为法。色无尘垢。借喻莲华。文字性空。目之为经。经者。以身心为义。如来在乎阴界。阴界即如。何异之有。略统始终以为心要。启发心路。名之为序。悟心将发。达本来空。即是悟佛知见。一色寂灭。一切色亦然。一切声亦然。即是十方佛同说法华。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此是何物法。并是眼法。乃至意法。身心皆寂灭。佛子。行此寂灭道。即是佛也。所以古师云。妙法者。是如来灵智体也。或名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大方广者。是一心所证之法。佛华严者。即一心能证之人。摄所归能。人法冥合。皆是一心。大者。即是凡圣一心真如体大。以真如性遍一切处故。方者。即是真如相大。能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广者。即是真如用大。能生世出世间诸善根故。佛者。是一心无作之果海。华者。是一心万行之因门。严者。是一心妙用之庄严。经者。是一心真如无尽之妙理。如破尘所出之卷。仰空所写之文。乃至八十卷中。所有长行短颂。一文一字。如善财所见五十三位善知识。若人若神。或男或女等。一一皆是自心逐位所证法门。如三乘说解而非行。如说人名字而不识其人。若此宗镜一乘之理。说者。即行即解。如看其面。不说其名而自识也。或託事说。或立况说。若大乘中所明。託事以显法。即以异事而显异法。多是一事表一法。如室表慈悲。衣表忍辱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无尽德。随一事即摄无尽。以称性为事。事何有尽。从真起相。相复何穷。又三乘所说教门。但以别教而诠别义。所以得理而忘教。若入此圆宗者。而教即是义。以一法才兴。即一切无边万法。皆悉同时具足相应故。此一法外。更无余法。所以经云。知从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别演说。以一切法种种义。究竟皆是一义故。以一心能生一切万法。演出无边义趣。展即遍满法界。还摄种种法义。归于一心。不动一心。而演诸义。不坏诸义。而显一心。即卷常舒。如来于一言语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即舒常卷。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如草木四微。从地而生。还归地灭。犹波浪鼓动。依水而起。还复水源。故经颂云。佛智通达净无碍。一念普知三世法。皆从心识因缘起。生灭无常无自性。故清凉疏云。华严经者。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也。或名维摩经者。此云净名。即是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此心弗澄而自清。弗磨而自莹。处凡而不垢。在圣而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所言名者。以心无形。但有名故。文中所说。以四海之淼瀰。摄归毛孔。用须弥之高广。内入芥中。飞佛土于十方。未移本处。掷大千于界外。含识莫知。日月悬于毫端。供具现于体内。腹纳劫烧之焰。火事如然。口吸十方之风。身无损减。斯皆自心转变。不动而远近俄分。一念包容。无碍而大小相入。天台疏云。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鼈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此是明不思议之大用也。正以实慧与真性合。故得有斯莫测之用。此如大智论偈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若须弥高广。内于芥子而无增减。亦不迫迮。不觉不知者。具不思议解脱者。迹居依报之境。得自在也。此义难解。有师言。神力能尔。今谓不思议性。非天人修罗佛之所作。神力何能尔。有师言。小无小相。大无大相。故得入也。今谓小是小。大是大。是自性小大。不得相入者。小大大小。既是他性之小大。何得入也。今解。华严经。明一微尘有大千经卷。观众生一念无明心。即是如来心。若见此心。则能以须弥入芥子。无相妨也。下诸不思议事。穷劫说不能尽。皆是此意耳。所以然者。此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若观众生心行。得诸佛解脱。住此解脱。则能现如是种种不思议事也。所以然者。诸方便教。明二乘得偏真之理解脱。是思议解脱。如得玻璃珠。不能雨宝。大乘圆教。明菩萨中道圆真真性解脱。即是不思议解脱。如得如意珠。能雨大千宝也。见众生心行真性。得芥子须弥真性。一如无二如。若得芥子真性之小。能容须弥之大。得须弥真性。则须弥之大。不碍芥子之小。举此一意。可以例下诸事也。而言其中众生不觉。唯应度者乃能见之者。众生既不见小大真性之理。岂觉知也。其有得度之机。即见此事也。又若能观此真性。入观行即。相似即。因此必得如来灭度。故言乃能见之。故法华经明六根清净云。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也。经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者。正报得自在也。若会海水不思议真性。即是一毛不思议真性者。能以海水入一毛孔。于正报之身。无所妨损也。辅行记释云。且约一念刹那心所起。故言小也。即此一念。具足法身一切佛法。即是能容须弥之大。大小常遍。理事无碍。事理本来相即故。所以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只指凡夫一念刹那心。具足难思法身之体。本来相在故。是故方便教中之人。迷于相在不思议理。纵闻常住。解惑分岐。故别教道中。仍存异解。唯于圆教。始末一如。故五分法身。不逾凡质。所以云。欲见如来心。但观众生心。则诸佛众生。是名。心常契旨。有识无情。是号。法本同原。认名号而世谛成差。观体性而真门一等。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云。菩萨于净身。悉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古释云。何意不见。有我相故耳。无我即见性。了人法二空。真心自现。即是净身。于真心中。世间所有一切境界悉于中现。故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性空无伴名独。若取阴界入。即名余人。为阴所覆。不见自性。庞居士偈云。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过去既如然。现在还同一。若能达此理。无求总成佛。牛头净名私记云。经明于一毛孔中见摩耶身。摩耶胎中行无量步。如不可说微尘世界阔。一日行无量步。是何物法门。亦作室中容三万二千师子座说。又作须弥入芥子说。涅槃经中。作藕丝悬须弥山说。大品中作针锋上无边身菩萨名说。只是一意。一解千从。当于观智心行中求。若事相上看终不得。经云。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明一切法。当体自解脱。色大故般若大。色如虚空。万法例尔。故知诸佛凡有所说。虽约事言。皆是即相明宗。终无别意。故法华经云。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宗一法矣。

灵辩和尚华严论问云。大小净秽。相各差别。云何而得大小相即。

答。性非性故。如像入镜中。像如本而镜中现。镜如本而容众像。俱无增减。以无性故。一念入一切世界不思议住故。是故心藏功德无边。或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即是本心不动。喻。若金刚。般若真智。乃灵台妙性。达此而即到涅槃彼岸。昧此而住生死迷津。文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起念即是住着。心若不起。万法无生。即心遍一切处。一切处遍心。如是了达。顿入自宗。故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以心遍即法遍。以法即佛故。以智通即境通。以境即心故。如华严经云。如来成正觉身。究竟无生灭故。如一毛孔遍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当知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何以故。如来成正觉时。无处不至故。是以若不悟自心遍一切处。则心外见法。颠倒轮回。岂得称正遍知成善逝之者。如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以瞥有一毫起处。悉落见闻。从分别生。俱非真实。若不达无相即相。则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即无相。则成唯心大觉。既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离相思真。不即不离。觉性自现。又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悟心成佛。乃至三宝四谛。并从心出。觉此名佛。轨此名法。和此名僧。金刚辩宗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一切如来悟心之门也。了无明之妄心。即妙慧之真心。故曰悟心。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悟三世之妄心不可得而有真心。故曰悟心。般若不坏假名论云。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者。如人有目者。得无生忍也。日光明照者。决定了知诸法无性。见种种色者。悟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无所得等。菩萨如是行不住施。速成正觉。得大涅槃。释曰。云何行不住施速证菩提。以了一切法即心自性。不住于法。寂照无涯。成触目之菩提。得现前之三昧。若住一法。为境所留。失心智之光。入愚痴之闇。金刚经义云。常见自性。念念不离。故云佛在。正见性时。恒沙数劫只如今时。故名尔时。知心是佛。即是佛付嘱。了。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只是一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更住何法。故言不住。若离心别有法可得。即生执心。住于法相。即是无目之人。故称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修此法者。现世成佛。十方合为一相。见一切佛及诸众生。本无差别。见三世之事。状如弹指。此岂不是希有之法。又如诸了义经中云。听法之众。从十方世界外来者。即是悟心为来。若迷此宗。乃远在他方之外。如华严论云。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来者。明从迷入信。故号为来。言彼世界。中有佛。号不动智者。为明不动智佛。是十方凡圣共有根本之智。明于此。智能起信心。故号之为来。此不动智佛。一切众生。常自有之。若取相随迷。即尘障无尽。若一念觉迷达相。即净若虚空。但为随迷称外。悟处言来。而实佛刹本无远近内外等障。亦无去来。无边佛刹。不出毛孔微尘之表。今致远近。意令初信心者。心广大故。言其从彼世界中来。又明从迷悟入。故言为来。是以入宗镜中。理当绝学。百氏之说。一教能明。万化之端。一言可蔽。或云。香积云此有四十二恒河世界者。即是经历四十二位心地法门。成云。散华璎珞。空中成四柱之宝台者。即是常乐我净一心四德之涅槃。所以华严经云。此华盖等。皆是无生法忍之所生起。或佛言彼时鹿王者。即我身是。即结会古今。明自心一际之法。或教中凡有空中发声告示。言下息疑者。并是顿悟自心。非他境界。或法华移天人于他土。即是三变心田。或维摩取妙喜来此方。斯乃即秽明净。或丈室容于高座。宝盖现于大千。未离兜率已般涅槃。不起树王。而昇忉利。执手经无量之劫。登阁见三世之因。释迦眉间出菩萨身云之众。普贤毛孔。示诸佛境界之门。小器出无限之嘉羞。仰空雨难穷之珍宝。不动此处。遍坐道场。十刹宝坊。合为一土。闻经于五十小劫。犹若刹那之时。现通七日之中。舒之为一大劫。乃至恒沙法聚。无量义门。举一例诸。俱不出自心之法。故知菩萨随世所作。皆表一心。故净名经云。不舍道法。现凡夫事。如华严经云。一念于一切处。为一切众生示成正觉。是菩萨园林。法身。周遍尽虚空一切世界故。又云。一切菩萨行。游戏神通。皆得自在。是菩萨宫殿。善游戏诸禅解脱三昧智慧故。是以正报依报。皆成佛法。所以净名私记云。取妙喜来此土者。辩于净秽无二也。彼界虽来入此土。亦不增减。本性如故。虽来毕竟不动。何意如此。好自思之。故知万法施为。隐显往复。若事若理。皆不出一真心矣。

如是解者。称可佛心。发智明而若千日照空。摄众义而如百川归海。毕竟更无一法现于心外。及在心中。乃至下及众生无明。上该诸佛种智。皆是无生性空妙旨。如摩诃般若经云。尔时释提桓因。及三千大千世界中。诸天。化作华。散佛菩萨摩诃萨比丘僧及须菩提上。亦供养般若波罗蜜。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华。悉周遍于虚空中。化成华台。端严殊妙。须菩提心念。是天子所散华。天上未曾见如是华。此华是化华。非树生华。是诸天子所散华。从心树生。非树生华。释提桓因知须菩提心所念。语须菩提言。大德。是华非生华。亦非意树生。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汝言是华非生华。亦非意树生。憍尸迦。若是非生法。不名为华。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言。大德。非但是华不生。色亦不生。受想行识亦不生。须菩提言。憍尸迦。非但是华不生。色亦不生。若不生。是不名为色。受想行识亦不生。若不生。是不名为识。六入六识六触。六触因缘生诸受。亦如是。檀波罗蜜不生。若不生。是不名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不生。若不生。是不名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不生。若不生。是不名一切种智。故知万法都会无生。千途尽归宗镜。如先德云。今佛之三身十波罗蜜。乃至菩萨利他等行。并依自法融转而行。即众生心中有真如体大。今日修行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修行引出报身。由心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由心中有真如法性自无悭贪。今日修学。顺法性无悭。引出檀波罗蜜等。所以华严经颂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又颂云。金刚铁围数无量。悉能置在一毫端。若明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此初发心。以大小无性。广狭随缘。若能明见至大无外之相。即至小无内之相。皆是一毫端心地法门。名为见道。故云菩萨以此初发心。如是解者。不易凡身。生如来家。成真佛子。义海云。生佛家者。真如法界无生。菩提涅槃为家。如见尘无生无性时。即此智从无生法显。即为生佛家也。经颂云。于法不分别。是则从如生。又云。普于三世佛。法中而化生。但契义理。即名生佛家也。是佛之子。亦名为佛出现也。故知凡挂文言。尽为心迹。乃至称为真如。亦名为迹。若能寻迹得本。自然绝迹归宗。或迷迹徇尘。则为失本。所以了之者。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昧之者。本迹俱迷。随情自异。故大宝积经云。我证菩提无差别迹。何名为迹。真如法性二俱名迹。诸法实际亦名为迹。无生无灭亦名为迹。今时多执方便言教之迹。失于一心正义之本。是以宗镜所示。皆令寻迹得本。虽遍引言诠。殷勤委细。同指于此。故天王般若经云。利根性人。说文知义。若能说文知义。见法识心。方入宗镜中。顿消疑虑。则不用天眼观。彻见十方界。不用天耳听。遍闻法界声。不假神足通。疾至十方际。端坐寂不动。诸佛常现前。如般舟三昧经云。何因致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三昧如是。跋陀和。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戒完具。独一处心。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是间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在众菩萨中央说经。一切常念阿弥陀佛。佛告跋陀和。譬如人卧。在于梦中。见所有金银珍宝。父母兄弟妻子亲属知识。相与娱乐。喜乐无比。及其觉已为人说之。自念梦中所见。如是。跋陀和。菩萨。若沙门。白衣。所闻西方阿弥陀佛。当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日昼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阿弥陀佛。于觉不见。于梦中见之。譬如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亦不见外。亦不用在冥中故不见。不用有所蔽碍故不见。如是跋陀和。菩萨。心当如是念时。诸佛国界。名大阿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闢。目亦不蔽。心亦不碍。是菩萨摩诃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是间终。不生彼间佛刹。尔乃见。便于此间坐见阿弥陀佛。闻所说法。悉受持得。从三昧起。悉能具足。为人说之。如上所说。皆是顿入之门。以备上根。非为权渐。今则傍明佛旨。略赞经文。大意并依先德解释。即何理而不尽。何事而不穷。然更在后贤智眼明断。以佛意深奥。一句能生无量义故。

问。如上所说。芥纳须弥。毛吞巨海。既唯一心。须弥为复入芥子。不入芥子。若言入。经何故云。须弥本相如故。若言不入。又云。唯应度者见之。

答。若有所入处。即失诸法自性。若言不入。又成二见。又或云。小是大家之小。大是小家之大。或云。芥子须弥各无自性。此皆是以空纳空。有何奇特。故知未入宗镜。情见难忘。局大小于方隅。立见闻于妙道。致使一真潜隐。万法不融。今明正义者。所谓入而不入。即识须弥之本相。不入而入。解了诸法之自宗。还原观云。所言入者。性相俱泯。体同法界。入无入相。名为入也。经偈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华严经云。悉入法界而无所入。若别有一入处。则入时失本相。不得说种种诸法。以当体自虚。名入法界。无别可入。则不坏种种。又经云。虽诸法无一无异。而说一异。故知要由事相历然不入。方得相资相遍耳。若入则失缘。则无诸缘各异义。不入则坏性用。不得力用交彻。则无互遍相资义。若具入不入。则成俱存无碍义。具此三缘。方成缘起。了此缘性。则能变通。遂乃方而能圆。小而能大。狭而能广。短而能长。无非我心神德自在。则触目皆是须弥入芥。举足住不思议解脱矣。故古人云。纳须弥于芥中。掷大千于方外。皆吾心常分也。岂假于他术乎。则是众生全力。非待证圣方具。所以诸佛于不二法中。现妙神通。菩萨向无性理内。成大佛事。故信心铭云。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极小同大。忘绝境界。傅大士颂云。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海坦然平。敲氷来煮茶。是以一法为宗。千途竞入。五岳峥嵘而不峻。四溟浩淼而不深。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圣。

问。如何是坦然平处。

答。千寻沧海底。万仞碧峯头。日出当中夜。华开值九秋。

问。如上所说。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诠。理事分明。如同眼见。云何又说非心非佛。

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诠。直表示其事。令亲证自心。了了见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诠。即护过遮非。去疑破执。夺下情见依通。意解妄认之者。以心佛俱不可得故。是以云非心非佛。此乃拂下能心。权立顿教泯绝无寄之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亦是一机入路。若圆教。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有遮有表。非即非离。体用相收。理事无碍。今时学者。既无智眼。又阙多闻。偏重遮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奴郎莫辩。真伪何分。如弃海存沤。遗金拾砾。掬泡作宝。执石为珠。所以经云。譬如痴贼。弃舍金宝。担负瓦砾。此之谓也。今当纂集。正为于兹。且心之与佛。皆世间之名。是之与非。乃分别之见。空论妄想。曷得真归。所以祖师云。若言是心是佛。如牛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兔无角。并是对待强名边事。若因名召体。豁悟本心。证自真知。分明无惑者。终不认名滞体。起有得心。去取全亡。是非顿息。亦不一向离之。妄起绝言之见。亦不一向即之而堕执指之讥。如华严论云。滞名即名立。废说即言生。并是背觉合尘。舍己徇物。若实亲省。现证自宗。尚无能证之智心。及所证之妙理。岂况更存能知能解有得有趣之妄想乎。近代或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门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鹿作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只要门风紧峻。问答尖新。发狂慧而守痴禅。迷方便而违宗旨。立格量而据道理。犹入假之金。存规矩而定边隅。如添水之乳。一向于言语上取办。意根下依通。都为能所未亡。名相不破。若实见性。心境自虚。匿迹韬光。潜行密用。是以全不悟道。唯逐妄轮回。起法我见。而轻忽上流。恃错知解。而摧残未学。毁金口所说之正典。拨圆因助道之修行。斥二乘之菩提。灭人天之善种。但欲作探玄上士。傚无碍无修。不知返堕无知。成空见外道。唯观影。迹莫究圆常。积见不休。徒自疲极。如孔子迷津问渔父。渔父曰。人有畏影恶迹。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静处以息迹。愚亦甚矣。何不一心为道。息诤除非。自然过量超情。还淳返朴。若以道自养则不失。以道济他则不诳。以道治国则国泰。以道修家则家安。故不可顷剋忘道矣。所以道德经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日以衰薄。而乱之首。庄子云。五色不乱。孰为文彩。五声不乱。孰为律吕。白玉无瑕。孰为珪璋。残朴以为器者。工匠之罪。毁道德而为仁义者。圣人之罪。君能焚符破玺。贼盗自止。割斗折衡而民不诤。圣人生而贼盗起。圣人死而贼盗止。故知仁义礼智信。而利天下者少。害天下者多矣。曷如开示如是不思议大威德广大法门。普廕十方。群生等润。可谓深达妙旨。冥合真归。如香象渡河。步步到底。似养由驾箭。一一穿杨。尽为破的之文。皆是穷源之说。此是圆顿义。非权宜门。如水月顿呈。更无来去。犹明镜顿照。岂有初终。如首楞严疏钞云。若闻此经。即悟得。微尘毛孔一切众生。皆在我本觉中。推一切物皆无自性。则除无明。无明若除。一时顿证。则是顿得。不从修得。如观音入流亡所。阿难自庆不历僧祇获法身等。并是顿也。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

      丁未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

 

上篇:宗镜录(100卷)

下篇:万善同归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师初住同安崇胜禅院。开堂日。宣疏...

佛制比丘六物图

佛制比丘六物图 大宋元丰三年夏首余杭沙门元照于天宫...

角虎集

角虎集卷之上 古越云顶山一壑沙门 济能 纂辑 白云峰...

如净和尚语录

如净禅师语录序 五家宗派中。曹洞则机关不露。临济则...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一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离奈城...

佛说决定义经

佛说决定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

西方合论

重刻西方合论序 儒以三纲五常,奠乾坤而正人类;至于...

佛说七佛经

佛说七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

佛说妇人遇辜经

佛说妇人遇辜经 乞伏秦沙门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佛说辟除贼害咒经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

后出阿弥陀佛偈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

佛说太子墓魄经

佛说太子墓魄经(开元录云:沐魄或慕魄) 西晋月氏三藏...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

暑期百万佛号闭关经历及感悟

闭关经历 去年暑期,因缘和合,我参加了庐山东林寺八月...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是《六祖坛...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