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妄识心本来就是空

慧律法师  2012/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道我们这一颗真心是本来具足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大修行人,你就知道怎么下手。

你看到善、恶,你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善,引起你的动念,这一颗是意识心;你嫉恶如仇,你的动念这一颗是意识心。

为什么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所以,真心才是修行的依据,你修行用错了方向,会很惨,会很麻烦的,你每天都在重复情绪的高潮、低潮,看这个人对、看这个人坏。

真正持戒的人,是不会看众生的过失的,现在修行人有一个通病,比如说我今天练不倒单,他就觉得自己很不得了,我练这个不倒单,然后看到别人倒单睡了很久,就认为:你这个业障深重,你要像我这样不倒单!

诸位,不倒单本来是要破除五阴,降伏自我,超出现三界的,真心是无心,真心无念、无相、无住,可是现在练不倒单,却拿这个不倒单来骄傲自己,就卡在一个有不倒单而变成自我安慰、自我高超,变成是法不平等,有其高下。

诸位,我们今天日中一食,很好。你今天不倒单,师父赞叹你;你今天日中一食,我也赞叹你;但是千万记住,所有的修行,包括持戒清净,都是为了降伏自我,不是跟别人比较,比较是生灭法,降伏自我是清净法,修行一定要弄对方向!

所以,真修行人不见众生过,若见众生过,自非却是左。因此,真正进入修行状态的人,所有的过失,都在内心的起心动念,真修行人,只会看自己的过失,只会冷静检讨自己的过失,不会去看众生的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

时空为何是我们的错觉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学习《复盛机师书》这篇文章时,...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你首...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如何来对治散乱心呢

当年老子曾经预言,过度沉溺于物质刺激,人会昏迷、散...

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

【佛教词典】阇维

(仪式)梵语,一作茶毗,亦作荼毗,又作阇鼻多,谓僧...

【佛教词典】十二行相

四谛各有示、劝、证的三种行相,合之便是十二行相。...

有三种「火」在干扰我们的生命

我们从因缘果报的角度來观察生命,发觉生命有很多的差...

福从俭中来

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玄奘法师梦中得诸佛指点:佛经不可随意删减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想让自己不断成长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

讷堂道人尺香斋的启示

讷堂是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的字,古者名以正体,字以...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

活着的水

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