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昌臻法师  2013/04/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个窗口。我们一天到晚都通过这个窗口在接受外界的信息,所以思想里头妄念纷飞呀。现在就是要你把这六个窗口一下关闭。摄,就是收摄,就是关闭,把这六个窗口关闭住。关闭住就是一心,这个就叫"一心"。"净念相继",净念就是念佛。佛念起来了,妄念就控制下去了。这就是"不乱"。

这个做到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一心不乱"。这个六根里头,最困难的是意根和耳根。意根啊,当然我们大家都有体会,你早晨只要一醒来之后,脑子里头没有停过,很不好控制啊。耳根也不好控制。眼根好控制,我闭着眼睛念佛嘛,就不晓得外面的境界了。耳朵不行啊,你闭着眼睛,人家在说话,你的心念就被声音拉去了。

所以,"心念耳闻",把这两根收到了,其他的四根没得问题。要掌握这个方法,就是"心念耳闻"。心头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就是说:念头从心头起,心头清清楚楚的;口头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又回到心头,回到八识田里。从心头起,然后又回到心里头、回到八识田作为金刚种子。我们到了临命终时,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念佛,妄念没有起来,就往生了。所以这个非常关键啊。我们就是要这样子念。心头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然后就回到八识田。如果听不清楚,妄念来了!马上你要注意听!听清楚了,妄念就被赶跑了。

关于念佛有没得秘诀,我想引证两位大德的开示。一位就是印光大师。他这样说,如果有人说:我有念佛的秘诀,我单独传授给你。他说这个肯定是外道!印光大师说:佛的悲心,唯恐我们没有搞清楚。所以净土法门,从理论、原则到具体的方法,说得一清二楚。难道他还保留一手吗?那就不是佛。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去想什么秘诀。

但是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有没有秘诀?有!秘诀就是四个字:竭诚尽敬!这话怎讲呢?就是:诚恳到了极点、恭敬到了极点。这个就是秘诀。在战争年代,头顶上敌人的飞机在投炸弹,我们趴在地上的,我是亲身经历过这一段生活的,那念佛当然就至诚恳切。还有,五逆十恶的人,临终看到拿链子来套他了。平时当然说这都是迷信、假的。

那阵念起佛来当然就至诚恳切到了极点。至诚恳切到了极点,这个就叫一心嘛。妻室儿女呀,在临命终时都带不走的。到了临命终时,国家元首也好、亿万富翁也好,跟一无所有的叫化子,没得区别。可能叫化子还好过一点,因为叫化子他东西少,挂念还少些。所以谛闲法师说:念佛的秘诀就是一个"死"字,生死心要切。我们这些人平时都是把这"死"字忘了嘛。以为还要活好多年。但是,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啊。古书上有两句话:"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

昨天还在街上骑着马游街,今天,已经睡到棺材里头了。常有的事啊,这并不稀奇啊。这个就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念佛的方法。方法没有什么别的,不要去乱听。什么什么秘诀啊,那些都是外道,欺骗人的。我们相信大德的开示,至诚恭敬的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昌臻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弘一大师《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昌臻法师:学佛从做人下手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

【佛教词典】定所引色

(术语)又曰定果色。为法处所生色之一。由定力变出之...

【佛教词典】有后生死

为七种生死之一。谓第十法云地之菩萨,未断最后一品之...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慈悲分三种境界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

短时间的修行就能把无量劫的轮回解决

净土法门下手的方法又极为容易,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

《三宝歌》浅释

大家都很熟悉《三宝歌》,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给自己留些余地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

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已经明心见性,何必还要再求生净土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