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能戒除淫心,则难出离生死

传喜法师  2016/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能戒除淫心,则难出离生死

现在的人,深怕别人不爱你,殊不知“忆念爱染意乐触”都是障碍。

过去有三位修行人在深山中修行,某晚,三人围炉夜话,一人说:“这一世我们在深山中修行,没有人知道我们,下世我要做大才子,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的名声。”

第二个说:“你做才子,那我要做佳人,让全天下都知道我风华绝代。”

第三位修行人说:“你们两个在山里住得不耐烦了,发这种愿,下世你们到了世间,千万不要迷掉啊!下世我还是做出家人,做高僧,我去度化你们吧!”

下世果然他们都转世了,成了名动天下的大才子苏东坡、才貌双全的苏小妹和金山寺的佛印禅师。

有一天,苏东坡带着妹妹到庙中礼佛,苏小妹下跪拜佛时,露出一只脚踝骨。在场的五十名男子看到后,都生起贪心“天下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这一念贪心起,被方丈佛印和尚观察到了:“五十个人生贪心,那她以后要投胎五十世给这些人做老婆,五十世脱不了女身。这还了得!”

老禅师就幻化成苏小妹的样子,当场肚痛身亡。当大家念经超度时,尸体腐朽发臭,还从尸体上爬出五十条蛆。生贪心的五十个人,一人面前爬了一条蛆,这些人的贪念当下熄灭。禅师慈悲,替苏小妹破解了情缘。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女子穿衣要脚不露踝,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别人看到了起心动念。

现代科学认为男女的爱染意触受荷尔蒙分泌影响,而人如果一直安住在智慧的念头中,人的大脑垂体分泌物就会减少,分泌物一减少,人的男女贪欲就会减少。可见用智慧就能够照见、扼制男女的贪欲。

男女不论美丑皆是四大合成,九孔长流不净之物,“薄皮之内,纯是不净。外有四大,变为饮食,充实其内。谛心观察,从足至发,从发至足,皮囊之里,无一净者。”世人喜爱的容颜也终会老去,唯留白骨一堆。

淫心不除 ,尘不可出。“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学佛了,如不能戒除淫欲心,就难以出离生死断轮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两件事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

【推荐】破除淫欲之魔

破除淫欲之魔,要观照男根、女根的不清净。那么男根不...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

截断世人生死路,别开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们讲讲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订西方公据》后面,收...

居士今日要务,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

《与茅静远居士书》是省庵祖师写给茅静远居士的一封书...

蔡哀侯一念邪淫,为自己召来大祸

蔡哀侯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名叫献舞,为人好色轻浮,娶...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当哲学研究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虚心谨慎,怀有谦恭之心

一般古老的庙门槛都很高。庙门大开欢迎十方,为什么门...

为何一直强调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问: 为什么《金刚经》一直强调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传...

家人抽烟又喝酒,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抽烟又喝酒,您说我应该怎么...

超越虚妄的「我」

当深深静下来观的时候,确实发现我是虚妄的。就像我们...

【佛教词典】一因

(术语)一个之原因也。俱舍论六曰:一因生法,决定无...

【佛教词典】觉岸

(譬喻)比迷于海,譬觉于岸。佛也者,到于悟岸者也。...

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问: 《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

图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

闻过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人生只有使用权

我常说「人生只有使用权」。 当付出时就会得到欢喜,...

人生在世,留一点帮助别人

佛经里有一则譬喻故事,在印度有两个妇人,同时得到一...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竭诚致敬能获佛法利益

持经利益随心论,以今人受持经典,了无敬畏而发。欲得...

「怨恨恼怒烦」是疾病来源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

念诵楞严咒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吗

楞严咒属于佛陀的最佳咒语,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