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大安法师  2013/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并非阿弥陀佛不慈悲、设置了种种条件限制我们往生,而是我们自己净土虽然易往,但是秽土难离。

首先是我们有自己的家亲眷属,我们割舍不下他们,这种亲情的纽带联系,牵绊了我们往生净土的决心。但是割舍不下也必然要散的,世间相聚是偶然,是无常,散伙是必然,相聚那一天,就意味着散。生生世世我们不知有多少父母兄妹儿女,今天即便当面相见,你也绝不肯相认。如若惦念,不如救度他们,而想救度他们,首先要自己得救,往生西方净土。如果自己不肯信愿净土,则溺水之人救人,不做如是想。

其次因为我们这个世界,衣食并非自然生成,需劳作经营,这就导致我们会对辛辛苦苦积攒下的资生用具产生留恋。但是,佛陀教导我们,财富为五家共有,水、火、盗贼、官府、败家子,虽五家,却无一家是自己的。但是众生往往是对这样的身外之物割舍不下,不知对家人而言,各人各有各人福,他有福德,自然衣食无忧,他若缺乏德行,万贯家财也是非他所有,留也留不住。而对自己而言,往上净土,一切资生用具随念而化,但在慈母身边,何来衣食之忧?

这是众生贪恋世间,对临命终时这个五浊恶世主要存在的两种挂牵,导致虽念佛而不能往生。世情浓,则道意淡,这是此消彼长的规则。为什么佛陀说以苦为师?苦才能引发自己的厌离心,佛陀时代的声闻弟子年老,佛陀建议去住精舍,但是弟子说如果我去住那样舒适的地方,则道心必然消减,证道遥遥无期,佛陀赞叹,如弟子行持若此,则佛法不衰。我们被人侮辱,衣食堪忧,孤苦伶仃,才会决意一心净土。如果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车有房,全家其乐融融,则被幻境所迷惑,贪恋世间种种,温水煮青蛙,虽慈母盼归,然浪子往生无期,这是往生净土之难。

净土往生之易,净土的修行是一个特别法门,是易行道。净土横超三界的胜益是任何一个法门无法比拟的。如虫拱竹节,其他法门要从竹子的根部一节一节往上爬,直到破梢而出。唯净土出离,是横穿竹节,不论罪业多重,但有净土信愿,必令众生当生出离火坑,少却了一节节突破的千难万险。殊胜之别,悉然显现。此谓净土往生之易一。

其二,不论众生罪业多重,但有信愿,悉能往生。亟待拯救的众生多数是属于罪业深重的,那些一闻千悟,根深道隆的根性,毕竟是少数。一定要救度金字塔的底层,这才是佛陀普度众生的理念。而平等普度,唯净土法门实现的最最彻底。我们虽然都是三途种性,但慈母航母巨轮,决定能承载再大的业石。

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唯精进得入。世间学一门技能,尚且要刻苦钻研,何况在这一生出离苦海轮回,更不可懈怠放逸。虽慈母阿弥陀佛慈悲,不设难关限制众生往生,但是我们绝不可把阿弥陀佛的慈悲,当做自己浪费生命,放逸懈怠的机巧。阿弥陀佛越慈悲,我们更应该报难报之佛恩,精进念佛,恳切求生净土,将来倒驾慈航,专弘净土,救度更多的苦海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圣严法师《看清执著和固执》

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固执或是执着,到底什么是执着...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问: 平时有人说,做人需要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学佛...

人生五个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地藏菩萨...

《净土十疑论》白话译文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慈大悲为事业,如果想救度众生...

请把开心当成一种习惯吧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悟大师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但是对净土...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佛教词典】灭法智忍

梵语 nirodhe dharma-jāna-kānti。观三界之四谛而发...

【佛教词典】摩罗

(动物)Māra,译曰鳄鱼。名义集二曰:摩罗,善见云鳄...

如何判断真心与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是永远混在一起的。我们现在修行...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吃饭也是修行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放生与救济贫苦患难者哪个重要

原文: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

【推荐】一信之后,永不再疑

一信之后,更不再疑。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一信,在...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