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大安法师  2014/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悟什么?

大安法师答:谈悟,无论是渐悟还是顿悟,不要有一个“能悟”和“所悟”,在能、所里面就永远不悟——就是耽误。实际上归无所得,不由他悟,好像你回到家里什么都没得。“以无所得故”,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把有所得的心放下。那怎样无所得?我们放下分别、执著。因为我们佛性本具的东西不能现前,就是有分别、执著。所以我们要把一些分别的东西彻底放下。原来我们执著“有”,这个“有”要以“空”来破;破了空你又执著一个空,这也不对;空也得放下,空空亦空,一空到底。

这个自性就是禅宗讲的“向上本分”——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我们自性本具的清净心是不染一尘的,是不离一法的,是没有“二”的对待的。但说这些东西,仍然还是在语言当中,我们很难去表述。“心行处灭”,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自性;“言语道断”,这就是我们本具的光明的展示。我们要契入到“心行处灭”,心就是我们的念头,把它灭了——没有妄想、杂念,清净了。

我们一个凡夫了解外部世界,包括表述一种世界,都离不开主、客体,谈那个“除”,我们有个“能除”、“所除”。“我要除掉妄念”,那你的妄念能够除得掉吗?实际上妄念,你要照见它自性本空,既然是妄——虚妄嘛。这个妄念是从哪儿来的?也是从自性的真空里面显现出来的。它是真空自性显发的“水泡”——像大海一样显发的水泡。

那个水泡怎么显发?是有风才能显发。我们有贪、嗔、痴——无明的“风”,才显现了我们的妄想、杂念。但妄想、杂念全体就是我们的真如“大海”显发的情况,它们是一体的,是不二的。所以我们千万别把它搞成个能、所,有一个妄念——我把“妄念”消灭了,才能显发“真念”。要知道妄念的全体就是真念,就是真理。

那怎么样销解这种妄念?念佛法门就是以一念转换、摄受万念。因为我们一天到晚的妄想、杂念非常多,像急流水,用天眼来看,都看不清楚有多少妄念,所以面对这么多妄念,我们先以“一”来对“多”,就用一个念头来收摄。所有的妄念你不管,你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的背景还是有很多的妄念;虽然有很多的妄念,但你这句“阿弥陀佛”的力量大,阿弥陀佛就能收摄、收摄、收摄。这第一,这是一对多的关系。

再就是染和净的关系。我们的念头都是污染的,都是恶念,那就要用清净的念来转化污染的念。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念是清净的念,这叫以净念换染念。那么这样转换,慢慢我们心就比较清净。原来妄念很多,现在妄念就比较少;原来妄念很粗糙,现在妄念比较细。

那这样念多了,即使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念头也是妄念——只要有念都是妄,真心层面是无念、无相、无住的,但是我们做不到无念、无住、无相,就借助一种念先转换过来,打一个“楔子”进去,然后慢慢的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现在还有能念和所念,最后能念的心了不可得,所念的佛号开始是历历分明,以后这个所念的佛号也了不可得。这时候能念和所念的这种空性就现前了。

空和空,是没有对待的,没有矛盾的。“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心、佛、众生都是同一真如,这个时候我们的无量寿、无量光就现前了。

你证到了寂灭的无量寿,那么无量光就有了。“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净极”就是心清净到极点,你的寂定的心体之光就通达了。这种“净极”就是寂的功能,光就是照的功能;寂就是无量寿,照就是无量光。我们念这个阿弥陀佛为什么就是念这个心?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寂照;寂、照不二就是我们本具的佛性,就是真如,就是实相。能够把这个佛号的全体功德彰显出来,我们每个人也都是阿弥陀佛——不是一个人所独具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能用念佛机代替助念吗

问: 弟子所在的县,既无寺院又无居士团体,亲人去世...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经常面对灾难事件而又没办法帮助他们,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120的护士,经常面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而...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问: 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问: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大安法师答: 拜佛是...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问: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佛教词典】因境断识

【因境断识】 p0592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二页云:云...

【佛教词典】二柱

(名数)续多论曰:佛法有二柱能持佛法,谓坐禅学问。...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人有八种德能

《阿毗昙论》讲人有八种德能: 第一, 人聪明。你看人...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

长眉罗汉施神通度吝啬妇人

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

星云大师《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

精进修行的卖花人

佛陀所说一切法,不离因缘因,就是万物生长的源头;缘...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

关于死后葬法及其意义

人生世间,直同幻化,纵寿百年,亦弹指顷。其生也随夙...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