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信心就像如意宝稀有难得

大安法师  2017/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心就像如意宝稀有难得

谈这个信心的功能作用,我们也常常会引用《华严经?贤首品》那段偈颂,在偈中也确实是把信心的内在德能诠释得非常到位: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信心是道元,“元”是本来之义,是一切道的本元。就好像黄河、长江的源头一样,没有源头,中间和下游的水是没有的。这个元还有首、第一的意思,在一切善法当中,这个信心是第一善法。它是一切功德之母,这个“母”就是有生长的意思,有养育的意思。所以,修道要积累一切功德是离不开这个本元,离不开这个母亲的。信心就是这个本元,就是这个母亲,所以它才能够生长养育一切的善法,包括世间的善法、三乘的善法、圆教的一切善法。那这个信心能够断除一切怀疑之网。由于他的信心是以般若智慧作为它的体性的,而众生的怀疑是以它愚痴黑暗作为它的体性的,而这个怀疑是我们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与生俱来就有这个怀疑,所以这个怀疑就像网一样把一切众生笼罩了。所以信心就能断除怀疑之网,让一切众生出欲爱之流——爱流。我们众生都是执著物欲,像激流水,所以我们就三界出不去。那出爱欲之流,信心最终是要打开、指示获得那种大涅槃、大菩提的道。所以大乘圆教的信心是指向大乘涅槃的,大乘佛果的。

所以,信心就像如意宝,它稀有难得啊!

现在讲中国人信仰真空,确实是这么回事。在极为功利的物质的社会当中,怎么可能去信仰一个这么超越的佛的境界的东西?那是很难的。所以“甚难得”啊!正因为难得,才难能可贵。你能获得这个信心,你就获得了生命当中的如意宝珠。它是一切珍宝当中最殊胜的—— 一切珍宝之王,它是极为稀有的,它是极为清净的,它是极为高贵的,它能够含蕴着诸多的功德的。所以讲信心具有这样的殊胜的德能,它也不是这一世就能获得的。所以为什么讲善根呢?能信佛法僧常住三宝的功德,尤其能信一个佛的果地上建立的净土法门,没有多生多劫的善根,那是很难的。因为它不是众生的境界之内的事情,也不是我们心意识所能够琢磨得清楚的事情。所以《涅槃经》讲这个信心的功德,讲如果一个人过去已经供养过半恒河沙这么多的诸佛,发过菩提心,那么他在五浊恶世闻说大乘经教,不会诽谤。只是不诽谤,没有其他的功德。不诽谤大乘经典,都有供养半恒河沙诸佛的善根。如果你曾经供养过一恒河沙诸佛,并且发过菩提心,然后在五浊恶世闻大乘的经教,那就不仅不会诽谤,而且会信受,愿乐。所以对净土法门——这是大乘圆教——蕅益大师判是圆顿中至极圆顿之教,能够信受,能够信乐,去依教奉行,那你说善根有多厚!

在我们的一般的概念当中,都比较强调修行,往往对形而上层面的信愿的功德,没有什么概念。由于没有什么概念,于是就可能会视而不见。但大乘经典是非常强调信心的功德。《法华经》有一品《如来寿量品》,这一品经也是由迹显本。释迦牟尼佛告诉与会的大众:你们不要以为我是成佛四十余年,我乃是久远无量劫以前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了。那这个缘起是当时地下踊出了很多很多的大菩萨,那弥勒菩萨很惊奇:这些大菩萨从哪来?受谁教化?这些无量的大菩萨说:“我们都是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那弥勒菩萨、与会大众就很惊讶,那释迦牟尼佛成佛就不是四十余年吗?他怎么会教化这么多菩萨呢?那由这个疑问就引出了《如来寿量品》。

释迦牟尼佛告诉与会的大众:“我不仅仅是这一期成佛的,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那成佛的时间有多长呢?大家看看这个比喻,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他比喻,比如说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这是很大的数量,你到了那由他阿僧祇这个数量概念就是菩萨的心量,凡夫根本就把握不了什么是那由他,什么是阿僧祇。那五百千万亿可能还能把握,但是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有这么多三千大千世界,把这么多三千大千世界都抹成微尘。然后往东方过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这么一个距离,下一个微尘,然后再过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的刹土再下一点,然后把所有的原来抹成微尘的全都下完,那你说这个世界有多少?我们想破脑袋,或者用这个地球所有的电脑集中来算,都算不清楚。那就把点和没有点的这么多世界全都碎成微尘,那一个微尘是一劫,那释迦牟尼佛: “我成佛以来,比这个劫数还要超过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来寿命是这么长。

这里就谈信心了。如果有众生闻到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 因为在《寿量品》里面谈佛是永不涅槃的,佛只是示现涅槃,只是对那些钝根小机来示现的。如果佛长久在世,这些钝根的人就不生稀有难遭之想,他就是懈怠、放逸、憍慢,所以为这些人来示现涅槃的。但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是常住不灭的。那如果能够相信佛的寿命无量,常住不灭,对这桩事情乃至能生一念的信心,生一念的信解,就这一念的信心,功德无有限量。那功德无有限量,仍然我们会觉得这是很抽象的概念。佛很慈悲,对这个一念信心的功德无有限量具体来对比一下。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为了佛的一切种智的佛果,然后他修行。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这么长的时间来修五种波罗蜜,就是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那这个功德是不是很大呢?那一定很大啊。他修五波罗蜜,而且修行的时间是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这么长久。这个功德虽然大,但是比前面讲的信佛的寿命无量的这个一念信心的功德,那是“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那这告诉我们,因为这一念信心是般若智慧,它超胜你修那么长劫数的福德的程度。

所以净土法门的信,佛为什么再三强调这是难信之法,这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它是要有善根。宋译《无量寿经》讲: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是故汝等闻斯义。如果不是往昔无量劫修过福德智慧,于这个净土正法,今生是闻不到的。只是无量劫以来曾经供养了诸如来,所以才在这个灵鹫山的《无量寿经》法会上闻到了念佛往生净土的这个法义,这个闻里面包含信 —— 闻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多生多劫还没有解脱

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积的...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信乐涅槃得解脱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舍利...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化城喻

佛陀开示大众:比丘们!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刻已到,座下...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

弥陀名号声声唤醒梦中人

《观经》告诉我们: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推荐】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

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

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首先通途佛法讲信,净土法...

如何供养才如法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包括你到他方世界去供养净土...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仰山四藤条

(杂语)公案。传灯录十二,晋州霍山景通条曰:师初参...

【佛教词典】曼荼罗通三大

(术语)六大四曼三密如其次第,配于体相用之三大,是...

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

胎儿没成人形之前堕胎算犯杀戒吗

我们看真实的人乘,开始是五戒。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

红枣最补血的吃法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父母对儿女的爱

有一个婆罗门娶一个太太很美,非常的美,但是家境很贫...

求神应先求己

过去,有一位贫穷的人起了一个念头:我应当到天神庙去...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