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大安法师  2021/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重法的态度。

东汉末年,自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二大师开创译经事业始,净土经典次第迻译。隋唐以前,《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等广为流布,读诵讲说者,亦日渐增多。净土三经常合刻流传之,认为此三部经典,如鼎三足相辅相成,读诵《阿弥陀经》可入信门,读诵《无量寿经》可入愿门,读诵《观经》可成就三昧门。三经整合而修,净土资粮可完备。

晚清魏承贯居士,益以《华严·普贤行愿品》,合刊为《净土四经》,付梓流通。其叙言述云:“《普贤菩萨行愿品》,乃《华严》一经之归宿,非净土一门之经也。普贤告善财五十三参,遍游佛国,得无量法门,皆证道之实,而末后独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者,盖以经中十大愿末,皆结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则是并法界微尘数佛、微尘数众生而念之也。

人以为念尽法界微尘之生佛,卒归于弥陀,而不知自性弥陀之一心,本周乎法界。云栖所谓倾华藏海水,入西方一莲华中,曾不满莲之一蕊也。尽法界为一念,故为念中之王。修净土而不读《行愿品》,则其教偏而不圆,故以殿四经之末,为净土之归宿。”表明欲入毗卢性海,先归净土玄门。净土一门,一代时教之总持,法界众生之归地。魏承贯居士有鉴于此,亦属慧眼独具,难能可贵。

印祖对魏承贯居士《净土四经》的列示,亦加以允肯。印祖曾云:“此一卷经,为《华严》一经之归宿。华藏世界海,净土无量无边,而必以求生西方为圆满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原自肇起《华严》。”又云:“净土法门得《华严》一经,遂得如大海之横吞万川,如太虚之总摄万象耳。”故将《行愿品》列为净宗根本经典,抉择允当。

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纳入净土根本经典,乃印祖之首倡。印祖一生弘扬净宗,对这段经文尤加推敬。或殷勤开示奥义,或书写经文,或赞颂势至圣德。自行化他,敬受奉行,开示问法居士云:“《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

印祖在《净土五经重刊序》赞云:“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这样,印祖于1934年最后确定净宗五经为根本经典的格局,以圆成净土法门之一大缘起。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世亲菩萨造,简称《往生论》,乃古印度诸多论书中专说净土教的唯一经典。译成流布我国以来,一直受到历代祖师大德的推重,与净宗五经并列而成净宗之要典。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经印祖楷定后,得到中外净业学人的认同。时当末法,有欲当生了生死出轮回者,悉应熟读详研五经一论,自行化他,庶不负历代祖师精选择取之婆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多诵经少念佛这样对吗

问: 最近从北京来一位年轻的女居士,叫我们这些老居...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

四十八大愿——(第24愿)供具自皆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推荐】供养地藏菩萨能获得十种利益

未来和现在的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

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

问: 请问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因宗门下佛来佛斩...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

【佛教词典】阿跋耶祇厘

(堂塔)Abhayagiri,译曰无畏山,在锡兰古都阿 罗阤补...

【佛教词典】智见无著无碍

又阿罗汉比丘于三世所知事,不能起心即解故智见有着不...

如何才能生起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观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佛学漫画】佛为什么要救恶人

昙鸾大师言: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

【推荐】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

教化儿童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

药师法门的特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玄奘、义净法师等译...

素食大潮奔涌不息

素食(vegetarian)的字源来自于拉丁文Vegetus意思是...

父母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问: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师答:...

觅心了不可得

参禅人,不信参禅之人开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